APP下载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模式教学

2020-06-06宋艳芳蔡一博胡秀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校

宋艳芳 蔡一博 胡秀萍

摘  要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存问题,围绕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模式教学;教学信息平台;PowerPoint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089-03

1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中职学校的教学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中职院校学习期间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为未来工作提供良好助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普及计算机技术的课程,如何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现代化教学新格局,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讲授计算机操作、办公等技术的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相关技术,奠定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现如今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学规划中的基本课程。传统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单一的学习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不相符[1]。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的普及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必须要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才能与学生达成教学共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强调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统一,作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因此,有必要从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出发,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2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存问题

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存在很大差异  作为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中职教学的核心思想。计算机应用作为现阶段各行业的基本技能,中职院校必须要明确计算机课程对理论、操作的具体要求,制订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符合当前社会需求。

中职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的学生为主,首先,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较为模糊,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并不具备自主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2];其次,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整体差异较为明显,一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过相关的信息课程教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而有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更多局限在聊天和游戏上,对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不甚了解。中职学生这种计算机基础上的差异性导致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如果教师的课程安排较为简单,就会使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太过枯燥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的课程安排较为深入,就会造成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渐丧失自信心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开展效果。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尽管中职学校已经大范围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是并没有形成专业化、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导致课程内容较为滞后,与社会需求脱轨,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首先,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更多是采取大学相关教材进行授课,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需求合理选取或编写教材,不仅教材内容较为陈旧,而且与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符。其次,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是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并没有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标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进而影响学习兴趣[3]。

3 混合模式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突出优势

混合模式教学的具体内容  所谓的混合模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多元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指过分依赖线上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强调将线上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必备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种丰富多元的教学环境,扩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混合模式教学的突出优势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混合式教学深受教师喜爱,尽管没有制定规范的混合式教学标准,但是在大学教育中,很多学科都涉及线上教学的内容。相比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突出优势。

1)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匮乏。结合线上教学后,教师能够整合网络先进教学资源,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在混合式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4]。

3)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对教学的需求情况也不同,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分层教学内容,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学习,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4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混合模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课前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围绕混合模式教学的具体内容,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混合模式教学涉及的相关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整合,通过充实的教学课前准备,为学生营造科学的教学环境。比如在进行“PowerPoint应用”这部分课程的课前准备时,涉及PPT简介、幻灯片制作的基本操作流程、演示文稿的编辑与美化、页面格式转换、图片视频链接插入、幻灯片切换、背景音乐插入等各种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课程的重难點,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必备的工作技能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部分的混合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首先,教师要制定课上教学的基本任务,这是所有学生在下节课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其次,教师通过对PPT应用涉及的相关模块内容进行解析规划,并利用线上教学网站及时完善教学视频资源,为不同模块的知识讲解准备充足的资料。

最后,教师将视频、教学任务等内容共享到学校局域网教学信息平台上,并通过发送提醒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课下预习。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制定分层模块教学、线上平台引导预习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课上学习奠定基础。

课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  课上正式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处理好线上教学和教师讲解、教师与学生、讲解和上机实训的关系,才能使得混合模式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课前阶段,教师已经对“PowerPoint应用”这部分课程进行了充足的教学备课,并通过学校的教学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完成课程预习。因此,在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随机提问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对课堂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其次,依托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设备,与学生进行课上基本教学任务对应的视频观看学习;再次,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等到学生学习完毕后,要求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总结视频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对视频中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实训操作,加深学生对于PPT幻灯片制作的印象和了解;最后,鼓励那些已经掌握基本教学任务的学生自主提前学习其他模块的知识,對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进行反复操作练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混合模式教学授课阶段,教师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学校计算机设备,有效调整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层学习,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课下开展小组强化练习  混合模式教学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构建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因此,在开展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模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混合模式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课下练习提供良好助力。

首先,教师针对“PowerPoint应用”这部分课程上课阶段的基本学习任务,为学生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课后作业并提交到教学信息平台,方便批阅。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包括基础优秀、良好、中等、一般等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由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课下集体练习活动。

最后,教师安排小组强化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自选的PPT幻灯片制作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小组内成员的学习基础不同,就能通过小组互动讨论的方法,帮助组内基础较差的学生直观了解PPT制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能够深入熟悉幻灯片制作的相关技术。同时,学生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为了使幻灯片作品更加美观、更有创意,会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PPT制作的先进方法,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要工具,各行各业的工作也越来越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成为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将混合模式教学应用于计算机课程中,并从课前备课、正式授课、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提出混合模式教学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剑飞.浅析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革新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26.

[2]孙鹏.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2020(1):72-73.

[3]张明全.关于“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9):214.

[4]丁兰菊.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64.

作者:宋艳芳、蔡一博、胡秀萍,石河子卫生学校(8320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