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6-06史立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 应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法,研究分析沈阳市生物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現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旨在为一线生物学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生物学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师综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024-03

1 概述

小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某个时期(通常为一学年或一学期)基于课堂教学现状,归纳梳理出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及需要迫切澄清认识的问题,开展研讨分析,提出对策并开展行动与反思的研究过程。小课题研究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以多种形式、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具体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对于小课题的选题及研究范围界定的认识比较模糊,研究思路不明确,对研究数据及材料系统处理比较欠缺,研究报告撰写不够规范,等等。所以,强化对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科学引领,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执行能力势在必行。

2 研究目标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研究形式,对沈阳市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现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教师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在线电子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实地调研和课堂观察,研究分析课题实施过程及效果[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沈阳市初中生物学教师,根据行政地域划分为11个调查区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公立初中生物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

研究步骤

1)问卷设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征求学科专家意见进行修正,形成问卷初稿。通过网络发放问卷30份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结果,针对部分题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问卷编制。根据调查目标,调查问卷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包括32道题目。

①教师基本信息,涵盖所在学校、职称、学历、教龄等,以便下一步分析小课题研究的具体信息。

②教师小课题研究现状,包括教师的态度、参与程度、选题的确定及成果呈现等。

③小课题研究的困难与需求,包括科研培训、学校管理以及建议等。

3)问卷调查过程。发放30份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再修订,形成正式问卷。正式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份。

4)信、效度分析。

①信度。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数理分析,信度为0.768,大于0.5,表明问卷具有可行性。

②效度。利用SPSS 20.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效度为0.683,大于0.5,表明本问卷具有有效性。

4 结果与分析

优势  近年来,小课题的研究已经在沈阳市各个初中广泛开展。小课题开展过程中,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基于研究的问题意识有所加强,参与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小课题研究这一形式表示认同,且取得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推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问题

1)教师方面。沈阳市初中生物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整体有待提升。首先,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意愿强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热情很高,但科研能力水平较低。多数中学生物学教师尚未掌握小课题研究的规范和基本流程,不能自主合理地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工作。一些教师虽然具备相应的教育科研知识,但缺乏实施教育科研的能力。其次,部分初中生物学教师科研反思的自觉性及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者对小课题研究的认识和积极性较高,但是实际科研过程中反思总结工作不够深入,缺乏改进对策的及时跟进和总结提升,造成小课题研究虎头蛇尾、草草收兵。

2)小课题研究实施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首先,沈阳市中学生物学教师小课题研究大多选题方向和目标正确,但具体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课题名称表述含混、课题宽泛、难度过深、超出初中教师自身的能力范围等。其次,生物学教师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参与度还不够高,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缺少过程监督、指导与评价,并存在小课题研究无实质性进展或中途停滞等现象。最后,小课题研究成果虽然类型呈现多样化,但内容不够充实。由于一些教师的反思总结工作不够及时和深入,导致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理论高度及实效性也相对较低。另外,小课题研究成果能公开发表的数量占比较少,其成果推广的范围也有较大的局限性。

3)学校方面。

①小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制定与实施不够完善。多数学校虽重视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工作,但在教师科研评价制度、小课题的专家引领与指导、成果验收及推广等方面比较薄弱。部分学校在对教师考核时并不考虑小课题等研究工作。有的学校虽然将科研工作纳入教师业绩评价指标,但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由此造成小课题的研究形式大于效果。

②学校科研条件匮乏。中学科研资源匮乏,项目经费来源少,审批额度低,图书资料及信息资源等方面配备不足,使得生物学教师科研工作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开展教育科研举步维艰。

5 建议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1)加强自学和自我反思。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自学,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积累科研知识并提高科研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自我反思是适合于一线教师提高研究能力的另一重要有效途径。通过课例研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研究和思考,遵循“行动—反思—研究”的原则,使小课题研究更有成效。

2)掌握和正确运用科研方法。正确科研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准确地找到科研問题,还能够节约科研时间,且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和行动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际运用来不断归纳、总结、反思、改进,提高自身科研素质。

3)合理选题。首先,小课题选题最主要是它的真实性,真实并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并整理教与学的问题,建立起自己的问题资源包。其次,小课题的选题要符合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题目可以考虑生物学教学重点与难点突破,也可从班级管理等角度入手。最后,小课题的选题要有实用性,遵循“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理念[2],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小课题研究要求研究范围小而具体。课题组应先将教学实践中的相对宏观的问题进行细化分解,使之成为几个相对集中的小问题,再将它们分解为具体的问题。最后,确定要研究的小课题的题目,由此通过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处理方式,使研究工作目标明确,有利于小课题中重难点的突破。

4)研究与教学相融合。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经常出现教学与研究相分离的现象。教师基于“课例”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这也是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师喜爱和乐于选择的研究方式。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将课题组提出的具体措施通过课例实施并验证,其他教师则采用直观的生物学课堂观摩与研究思考,将这些课例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其系统化、理论化。

学校的监督保障

1)建立小课题研究的科学保障机制。首先,为生物学教师营造适合于小课题研究的外部氛围,保障教师有自主的科研时间,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在科研经费方面,学校可以给予适当的资金资助,也可以采用以奖代拨的方式。学校图书馆应充实科研参考书籍和报纸杂志,有必要的话可购买线上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账号等,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2)建立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评价制度。初中生物学教师的科研工作评价应是过程性的而不是结论性的,学校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对于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重视教师研究过程的监督指导,建立并执行过程与成果并重的评价制度,综合考量、全面评价教师的日常教学表现、教学业绩和科研等方面工作,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助力成果凝练及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凝练撰写和经验总结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经验到理论概括的过程。研究成果类型有很多种,如教学案例、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与著作等,要做到题目表述清晰、逻辑清晰、数据处理科学、参考文献规范。学校可以组织课题汇报总结,将成果公开展示,供其他学校和地区的教师观摩学习、分享经验。学校应建立科研档案库,便于搜集、查阅和评价科研工作;也应支持课题组将成果发表到区级、市级、省级以上的期刊上。

高校的专业引领  发挥高校专家在提供理论支撑以及实践引领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师的科研水平。中学可尝试通过“合作、引领、行动、反思、再实践”的研修一体化模式[3],合作开展小课题研究。“合作”是指高校、区市教育研究院及中学三方的合作。“引领”是指高校专家、教研员等专业人员,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行动、反思、再实践”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公式,是以真实的“课例”的形式实施,并验证对策是否有效。在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后,中学教师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并改进对策,再通过实施改进后的策略,使小课题的研究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睿曦.沈阳市初中生物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2]钱红,史立平.基于URS理念开展中学校本教研策略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3):24-26.

[3]钱红,史立平.URS模式下中学生物学课例研究的探索[J].中学生物学,2019(7):35-37.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URS理念下中学校本教研高校引领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JG18 CB409)。

作者:史立平,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教学论(110034)。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