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2020-06-04周慧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有效对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周慧

摘 要: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即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秉承“生本理念”,推进教学工作,尽可能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其中,课堂上的有效对话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对话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28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道德品格、健康人格和学习态度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研究科学的教学模式,力争做好语文教育工作。纵观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课堂有效对话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不利于语文教育稳定推进,因而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及时加以完善。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语文学科教学观念落后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须积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保证教学效果。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还有诸多小学语文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课上很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不仅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此外,还有很多教师对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按照教材完成相应的授课内容便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然而,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无法保证。例如,有些小学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很多教师都是一人兼数个学科,自身的教学水平根本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学校对有效对话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后,“生本理念”作为重要的教学观念被教师所关注,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观察,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确实符合了生本理念的要求。但仍有很多学校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不够重视,不仅缺少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也没能对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把握有效对话进行考核,从而使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保证。

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对话的策略

1.保证平等对话,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以此保证对话的有效性。所谓对话平等,实际上是教师不能以“高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而是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平等的对话能够打消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逐渐乐于积极发言。值得强调的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实际上也突出了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新对话模式,保证对话质量

从有效对话教学理念提出以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在致力于做好语文课堂交流工作。但部分教师表示沟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学生抵触与教师进行对话。对此,教师必须尝试创新对话模式,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交流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到对话中。

首先,教师可以实施启发式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适当地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放弃以往直接讲述的方式,不要直接为学生介绍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性格,而是可以适当穿插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层层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文章内涵,掌握重点知识。

比如,在讲解《影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

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影子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影子有哪些特点?”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实施开放性对话。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路,很多教师会对学生有限制。但这一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想法,应用开放式对话模式,推动学生思维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讲解《难忘的一天》这篇文章时,当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问学生“你对于时间有哪些理解?”“你会如何应用自己的时间?”在开放性的问题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3.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要想加强有效对话的效果,就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除了在对话中要保持温和的语气,打消小学生心中的顾虑与不安外,还要尽可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多媒体创设对话情景,从而让更多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这样既保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交流会,将语文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彼此分享教学经验,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積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其中,课堂有效对话作为现阶段的新型教学理念,必须对其进行贯彻与落实。本文从保证平等对话、创新对话模式和加强教师专业素养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进步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宋高先《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9期。

[2] 郑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5期。

[3] 程华《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学周刊》2017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有效对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中职英语课堂中“有效对话”的研究
有效对话,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