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叙事视野下的红色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

2020-06-04程慧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形象红色旅游

程慧福

摘 要:文章以解读建筑与叙事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载体——红色建筑遗产的叙事性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城市地域文脉的营造特性,基于对建筑叙事的认识,探寻当代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同时,文章结合“延安1938”主题街区设计案例,探讨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建构、外在形象设计和叙事信息的整合与传播路径。

关键词:建筑叙事;红色旅游;形象;文化认同

建筑是历史的反映,即每一栋建筑都忠实地再现了它的时代和地方,融入了下彼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近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它们穿越了过去和现在,是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艰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红色文化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记忆,外在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断裂,加之不同年龄的游客们对其理解和认知的代际夹层,造成了普遍性的“失忆”“失语”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红色旅游与教育活动,有助于当代青年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本文以红色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将叙事理论导入纪念性建筑之中是既可行又必要的。同时,对红色建筑叙事设计和内部空间的线索编辑,有利于促进红色旅游的场所体验和形象塑造,重拾革命记忆,凝聚地方智慧,树立文化自信。

一、建筑叙事的内涵解读

建筑与叙事之间的对话早已有之,无论是从原始棚屋到雅典卫城的建造,还是中国园林的亭台曲径或其中的匾额题词,都呈现着建筑以不同空间形态演绎时间之美与文化寓意。所谓建筑叙事学,是将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构成和转译建筑,这其中便包含了两层概念。它通常以建筑形式和空间要素的编排与解构叙事文本,亦或侧重建筑的叙事性表达,不一定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是文本、手绘或是展现某一空间思想的影片[1]。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叙事是文本化了的时间艺术,而建筑同绘画、雕塑一样,重在空间维度的艺术表现,它们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即是都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2]。我们既能从文学小说中想象到气势恢宏的场面,同样当与似曾相识的场景交会,过往的事件与情境亦可浮现于眼前。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解读红色旅游内涵的重要载体,将建筑转译为另一种叙事语言,便于游客深度理解,让文物建筑在开放中“活起来”,进而彰显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

雨果曾言,“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建筑不仅为人类提供居所,同时也记录着事件、民俗和礼乐,折射出一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面貌。因此,透过建筑外在表征感知其内涵、人文特征和精神意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将叙事引入历史纪念性建筑的保护和空间更新之中,以新的视角解读传统建筑,也能更好地推进红色旅游的内涵挖掘和形式创新。

(一)建筑中的时空叙事观

空间中的光影随时间流转,再现时间魅力与动态之美,赋予建筑以无限活力和视觉体验。而关于历史建筑中的时间叙事思考则是从保罗·利科在考察叙事行为对时间的塑形研究中开始,他认为历史叙事是对过去的真实再现,且叙事情节沿纵向结构编排[3]。如今,为更好地融入周边场地,建筑被赋予了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或以经典形象的重塑与回归,或承托历史信息、事件及人物,通过整合外在形象与内在语义来实现时间在建筑叙事过程中的历史性意义。

红色建筑正是革命时代影像记忆的“刻录机”,以一种纪实性的叙事形式,承载的是往事,而旨在复活和唤起人们心中的红色记忆。正如我们通常在革命纪念地所看到的陈列文献、历史遗物,这类直接诉诸于直观的空间物象更易触发观者对那段历史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英国学者哈斯克尔在其著作《历史及其图像》中指出,“观看”比“阅读”能更有效地帮助人们理解历史。

因此,建筑为记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照,它不但演绎着历史的变迁,同时亦构建了过往与今时的情感纽带。时间叙事是历史建筑的主旋律,与时代精神、文化传承紧密联系,建筑艺术被赋予了新的审美角度和时空维度,变得更加易读。红色旅游应以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充分挖掘其特有时空叙事性,让文物“活”化场所叙事信息和表现形态,从而有助于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二)叙事进入空间的路径

叙事进入建筑空间的路径相对较多,而历史性建筑的叙事结构由于其特定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公益性,空间逻辑和情节编排多以革命发展的历史时间段为脉络线性布局,且以一定时代主题或主导思想、领导集体为主轴划分板块,多条支线从属并行。除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也有设计师在文化博览建筑中大胆运用网格式,以适宜可选择的文本网络来对照历史线索的发展进而加深观者的深度参与感和多样体验。

红色建筑中的叙事介入在考虑其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就红色记忆的叙事载体来看,除了文献史料、影像、文字书信、公告等,还有战斗中的武器、生产工具以及一些成果实物。据此可知其叙事介入的途径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是通过纪念建筑中的空间演绎和组织对历史情景、故事片段的再现,以更好地唤起历史记忆,构建集体文化认同;二是将象征革命的历史符号、历史材料和包含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的形象设置其中,满足一定的主题表达和情景互动;三是将地域性建筑装饰、构造艺术融入到场所叙事之中,实现空间的在地感和红色旅游文化的耦合,从而丰富游览内容和多样形式,完善景区景观感知与评价体系,提升游客的满意度[4]。

因此,建筑叙事理论拓展了红色旅游的故事解读、记忆重塑、参与体验的时空维度,不仅能再现建筑图像和时代精神,还表达了其内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更是在文物建筑保护基础之上的活化更新。

二、红色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叙事策略

古人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形象”一词源自古人在漫长岁月中观天象地的活动行为,是人们对事物外在形态的一种感知和认识[5]。红色旅游旨在传承与发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型教育活动,有利于加深人们对革命精神和艰苦岁月的回顾与理解。因此,红色旅游形象,较之于城市形象、城市理念更有时代感和历史性,其形象具有鲜明的政治可识读性,但依赖于物质形态的提炼、塑造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以“事”为核心,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效益。红色建筑的空间叙事设计和信息整合也应站在“事”的高度统筹“物”和“场”的营造,从而在旅行中获得更富意义的阅读、观览和体验[6]。

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叙事策略在尊重相关史实的基础之上,主要是从营造叙事载体的时间特性和整合历史信息的空间路径入手,也为红色旅游文化开拓与创新提供新的方案。

(一)基于叙事载体的红色旅游形象塑造策略

中国红色革命建筑是为纪念和缅怀领袖人物、历史事件的特定场所,其空间中的结构、材料、肌理、色彩、路径、功能、信息、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历史性叙事展览的诸项要素。红色建筑以象征共产主义强有力的标志符号、视觉形象及空间语言进行跨时空的叙事表达,而红色旅游的有效开展与深度体验更离不开叙事载体的优化组合。

语言是建筑叙事表达的主体,是实现空间对话多样性和深时性的必要条件。若较之叙事学中经典三分法(语汇、语义和文本),建筑叙事亦可有三层内涵,即主题/符号、双重语义和句法/结构。纵观建筑发展史,红色建筑遗产与历史性场所因其叙事表征的双重特性,我们既要保护好建筑外在的物质形态与空间结构,更需挖掘其隐含的历史故事和内在的文化意义。活化利用历史遗留的物质实体,从而建构和还原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政治意识情态,有利于塑造经典的红色旅游形象,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面貌,为讲好红色故事提供新的策略。

红色建筑叙事的主题及其功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为适应红色文旅的客观需求与时俱进。如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及书记处小礼堂,曾经作为中共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其余活动组织的重要场所。如今,它已卸下了原有使命,成为中共在抗战时期领导机关的象征,礼堂内部的陈设如旧,且在廊道、休息厅等置入相应历史背景的图文影像,以辅助场所实现建筑中的历史叙事。

(二)基于叙事信息整合的红色记忆传播途径

红色旅游形象是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播活动的视觉识别系统(VI)之一,通过选择和整合代表性的建筑及空间叙事信息,可以快速、准确识读其红色记忆密码,对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建构城市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面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困境、大众认知水平较低、文物建筑的破损和珍贵史料的遗失等问题,抢救、挖掘红色记忆及其当代价值是极其迫切的。因此,基于建筑叙事信息的关联与整合,搭建空间场所与历史故事、集体记忆之间的桥梁,提出可行的红色文化保护策略与传播途径是很有必要的。红色旅游产品与服务迈向精品化、规范化、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各地区域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当代红色旅游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核心是规避其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注重空间信息的内在性、历史性和深时性的采集、关联与整合。

通常,以建筑为叙事媒介,其信息的整合方式有主题释读、结构安排、修辞表达及情节设置等。类比文学叙事手法和文本构成,红色历史建筑叙事信息编排以顺叙、倒叙、插叙、闪现、并置为常用技巧,符合其时间、空间意境表达方式呈现于建筑之中,从而有利于红色记忆的历史解读和广泛传播。

红色建筑遗产作为承载革命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物质载体,让其叙述历史故事、重塑代表人物形象,首先要采集其空间信息,包括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如延安鲁艺红色文化体验区整改及文艺纪念馆工程,该项目于2017年开工建设,园区内部除原有保护建筑,还将配套建设新的文艺纪念博览建筑和主题公园。鲁艺园区规划设计以纪念延安文艺为主旨,通过合理的网点布局、路线编排和区块协同来建构具有延安地域特色、时代感的红色综合文化旅游体,将游、学、玩、乐等方式进行整合,让游客在其中获得景观(载体)中的人文信息。这些载体包含建筑本身的材料、门窗、匾额和构造物以及其空间内史料(文字、图案、书信、刊物等)物料,也有配套的街道家具、文化小径、雕塑小品等人文景观要素,通过对其文化意义、符号元素的提炼、整合,便于游者学习、获取和感悟其文化和历史信息。

除了景区场所信息的整理、载体的形象塑造,对红色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紧贴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电子商务、互动体验App等媒介宣传,使红色旅游服务与信息传播更大众化、信息化、定制化。充分发挥地方大学文创智库的积极作用,构建红色旅游纪念品、文化周边和地方特产的品牌和创意体系,从而推动创新创业、经济效益、旅游教育共同发展。

三、案例研究:“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

“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位于枣园文化广场,充分考虑延安市内用地紧缺、环境适应性等问题,主体轮廓呈环状围绕布局,复制1938年延安老城区的街衢、市井的原貌,漫步其中,不仅满足游客观赏、餐饮、游乐及购物的需要,也给人留下深刻的老延安印象與记忆。

(一)主题定位

该街区以还原1938年的老延安城市印象为主题,故取名“延安1938”,以1938年作为延安城发生巨变的历史节点,呈现当时的老城样貌,引起游者的兴趣与共鸣。其中既有传统青砖木构屋舍、黄土筑墙的老戏台,又有当时共产主义影响下的标语口号和文化信息。同时,“延安1938”标牌以在延安时期清秀洒脱的毛泽东书法为标准字,意味着当时已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给游客以深刻印象。

(二)叙事载体及文化元素表现

街区布局遵循延安老城风貌,并融入了黄土风情和红色文化,从地上入口到内部设置、细节处理都体现着浓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如地上入口标志建筑运用现代拼贴艺术将多种色块、高原风景图案与延安记忆的黑白照片组合,作为入口的“橱窗”醒目地展示了其内容及文化特色。除了运用平面处理手法将历史信息图像化、文本化,在沿街墙面、老城城垣、店铺门窗通过其材料、图案、匾额等载体叙述给参观者,使得人们对延安的红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最大程度地还原老城原貌。

赋予场所以信息的元素既有政治标语、宣传画,呈现大事件的景观小品与雕塑装置,还有反映民俗艺术、生产生活的街具、门厅,如一组“青年女子”系列雕塑静静矗立在广场上,由跨越多个时代的红军女战士、医护人员、知识青年和当代女学生构成,演绎了时代变迁中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俗文创与情景体验

“延安1938”毗邻枣园革命旧址红色景区,依托其纪念意义和游客聚合力,融入延安传统民俗艺术,如剪纸、布堆画、五谷杂粮画以及秧歌、腰鼓表演等,同时打造了多部优秀红色剧目和体验情景如红秀《延安延安》,传承了延安时期中共文艺精神和革命情怀。

(四)场景标识与命名

该主题街区有民俗体验、文创小店、美食游客等不同区块,其店铺命名包含了地名、民俗、历史等信息,如“南泥湾公社”“三五九旅军需社”“枣知有礼”“巧媳妇刺绣”等等,浓浓乡土情和时代感给人以深刻印象和趣味性。同时,场景内如军功章、语录、版画等形式的标识或符号反复出现,再现老延安的时代印记,吸引游客观望和游览体验。这一系列信息组合和载体设置的叙事策略,强化了人们对延安的情境记忆和环境认知,从而推进了“延安1938”旅游形象的特色化、效益化的塑造与传播。

四、结语

通过对革命纪念建筑的内涵解读和叙事编辑,重新审视与建构当代红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促进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游客能够更易读懂建筑,积极参与到叙事过程之中。此外,建筑本身是一种物质载体,将红色歌曲、戏剧、舞蹈、学习活动、情景体验融入其中,能够弥补建筑语言的局限性,活化红色旅游模式。

总之,建筑及其构成要素是叙事完成的重要信息媒介,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建筑图像为主体审美的红色旅游形象,通过深入分析其空间特征和语义表达,提出有效的叙事策略与营造特性,在新时代对保持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更能促进旅游体验深度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邵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4):1-7.

[2]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4,363.

[3]陆邵明,谭正.建筑中的时间叙事:以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雷德大楼为例[J].南方建筑,2019(4):72-77.

[4]陆邵明.建筑叙事学的缘起[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5-31.

[5]闫晓卓.延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张楠.城市故事论:种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建构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2004(5):8-12.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形象红色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