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骨面型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拔牙治疗后唇部软组织变化的临床研究

2020-06-04邹崇飞邓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下唇角型切牙

邹崇飞 邓怡

Lauris 等[1]的研究表明上下唇在面下1/3的侧貌美观中占据重要地位,正畸治疗通过拔牙改变上下切牙在颌骨内的水平位置和轴倾度来改变上下唇的位置,从而提高患者侧貌的美观程度。在正畸治疗前对上下唇的变化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往的研究发现治疗后唇的变化与性别、牙颌面形态、种族有关,本研究以59 名不同垂直骨面型双颌前突拔牙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垂直骨面型是否会成为前牙与唇部变化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2007~2018 年双颌前突的成人女性患者 59 名,年龄 19~35 岁,平均年龄 21.7 岁。纳入标准:①每位患者牙列完整,拔除上下颌 4 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上下颌均选用强支抗; ②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均在自然头位下拍摄,软硬组织影像均很清晰,唇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头颅固定于眼耳平面上; ③治疗前拥挤度≤4 mm; ④治疗前上中切牙突距≥6 mm(U1C-A mm),下中切牙突距≥3 mm(L1C-Pog mm); ⑤磨牙关系为安氏Ⅰ类;⑥无正畸、正颌或颌面外科手术等治疗史、无外伤史、无缺牙史、无牙周疾患。排除标准:唇部不良习惯者。

按照Downs 分析法MP-FH角度分为3 组:FH-MP≤25.6°,为低角组,共 15 人;25.6°

1.2 测量方法

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 X 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使用几何画板进行坐标系建立及头影测量分析。为避免误差,所有头颅侧位片均由同一人在第一次测量后1 周进行第二次测量,使用配对t检验,显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后,取2 次测量值的均值。主要参考平面:建立以蝶鞍点S为原点的X、Y轴坐标系(图 1)。所有测量项目有12 项,其中骨组织指标6 项,软组织16 项,牙性指标15 项(图 2)。

图 1 头影测量参考平面

1:SNA; 2:SNB; 3:ANB; 4:MP-FH; 5:NA-PA; 6:LFH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先作配对t检验分析,然后检验3 组治疗前后各相关测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进行皮尔森相关性经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当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见表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3。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后前牙均得到内收直立,代表上下前牙垂直向移动的UI-X、 LI-X、 cU1-X、cL1-X,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治疗后前牙内收的同时没有发生伸长。

表 1 3 组间各项软组织指标治疗前后的对比

注:①P<0.05,②P<0.01

表 2 与上唇矢状向变化相关的牙性指标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Tab 2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ntal indexes related to sagittal changes of upper lip

变量βSEwaldP值95%CI上限下限(常量)-0.5441.6054.4510.001-4.0112.923低角组UI-Y0.8620.2333.7020.0030.3551.369cL1-Y0.5700.2482.2960.0400.0291.111均角组(常量)UI-Y-0.5580.8100.7840.1190.7126.8290.483<0.001-2.2520.5661.1361.055高角组(常量)LI-Y-2.7270.4951.7130.135-1.5923.6750.1320.002-6.3790.2080.9240.782

表 3 与上唇垂直向变化相关的牙性指标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Tab 3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ntal indexes related to vertical changes of upper lip

变量βSEwaldP值95%CI上限下限低角组(常量)cU1-X-0.4430.8202.5830.1480.5594.6970.586<0.001-3.9840.5023.0981.138均角组(常量)cU1-X-0.0640.8071.7770.120-0.0365.1590.972<0.001-3.7230.5503.5951.065(常量)-1.6891.212-1.3930.185-4.2890.912高角组LI-X0.5680.1922.9570.0100.1560.980cL1-X0.4830.1252.3380.0330.0710.895

本研究中代表颌骨垂直向情况的MP-FH在低角组有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骨性测量指标都没有明显改变(P>0.05)。表示低角组在治疗后下颌平面发生一定的顺时针旋转。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cU1 thickness 3 个组治疗后减小,P<0.05。在低角组中,Pog-Pos减小,LL-B'-Pos、ULL、LLL增加,P<0.05,表示低角型患者治疗后下颌垂直高度的增加,上下唇长度的恢复,使其颏部形态更加立体,面下1/3软组织更加和谐。在高角组中,LL-B'-Pos减小,P<0.05,表示高角型患者治疗后其下唇和颏部形态均得到改善。3 组患者中,治疗后上下唇随前牙内收而直立,鼻唇角增加,上下唇均位于E线后方,面部软组织侧貌均得到较大改善。

均角组中,上中切牙每内收1 mm 可以使上唇产生0.810 mm 的内收,下中切牙每内收1 mm,下唇内收0.865 mm。低角组中,上下中切牙每内收1 mm 分别可以使上唇产生0.862、 0.570 mm 的内收,下中切牙每内收1 mm,下唇内收0.927 mm。高角组中,下中切牙每内收1 mm 可以使上唇产生0.495 mm 的内收,下中切牙、上中切牙颈点每内收1 mm,下唇分别内收0.850、 0.560 mm。在均角组中,上中切牙每伸长1mm 分别可以使上下唇产生0.807、 0.466 mm 的向下移动。低角组中,上中切牙每伸长1 mm 分别可以使上下唇产生0.820、 0.459 mm 的向下移动。高角组中,下中切牙点、下中切牙颈点每压入1 mm 分别可以使上唇产生0.568、 0.483 mm 的向下移动,上中切牙每伸长1 mm,下唇向下移动0.677 mm。

3 讨 论

双颌前突分为:① 双牙-牙槽骨的前突(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指上下前牙前突而上下颌矢状位置却在正常范围之内,可视为牙量-骨量不调,即前牙拥挤的一种代偿性前突排列形态,其畸形特点是上下切牙唇倾、唇突度增加,在许多族群,尤其是非裔美国人和亚洲人中有明显的表现[2];② 双颌骨前突(bimaxillary protrusion)是指上下颌骨同时前突并伴有上下前牙前突。本研究中选取的59 名双颌前突患者,以不同垂直骨面型将其分为3 组,在低角组发现,患者的颏唇沟深,而高角组患者颏唇沟浅,还有的患者颏唇沟角可呈180°,表示其颏部呈一斜坡状,没有颏唇沟形态。通常认为,双颌前突时SNA、SNB均大于正常值,ANB角正常或增大,呈骨性Ⅰ类或Ⅱ类,但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三组患者SNA、SNB均属于正常值范围,ANB大于正常值而属于骨性Ⅱ类,与1985年学者在研究高加索人中双颌前突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时的研究结论一致[3],均说明下颌相对来说位于较后缩的位置,因此,不是所有的双颌前突患者SNA、SNB角都大于正常值。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因随着上下切牙的内收使上下唇突度减小,鼻唇角NLA减小。在本研究中,低角型患者颏唇沟角LL-B'-Pos通过拔牙矫治后增大,在高角型患者中减小,NLA 3 组中患者治疗后均增大。

由于高角患者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使其颏部后缩,侧貌更显突,而且高角型患者的上下颌骨密度较低角型低[4-5],在治疗中容易出现后牙前移,支抗丧失,所以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相对于低角患者来说,对支抗的要求和垂直向控制更加严格,临床上常使用微种植体支抗、高位口外弓、TPA、Nance托等辅助装置。在本研究中,3 组患者治疗后前牙得到充分内收,高角型患者的垂直向高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前牙的直立使高角组颏唇沟角减小,颏唇沟加深,颏部形态较治疗前突出,低角组MP-FH角度和颏唇沟角的明显增加,也使其颏部形态及面下1/3软组织更加和谐,所有患者的鼻唇角明显增加,侧貌得到较大改善,而且内收后的上下唇均位于E线后方,符合Rickitts审美标准[6]。低角患者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能使其关节结构趋于协调和稳定,有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缓解[7]。

以往的研究[18]表明,在安氏Ⅱ类1分类的90 例患者中,低角组下唇基部厚度、下唇长度小于高角组(P<0.05),多数测量项目的性别间比较显示男性大于女性,特别是上唇基部厚度和上、下唇厚度(P<0.0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由于垂直生长型的差异,使每个组中主要影响上下唇矢状向、垂直向移动的因素和相关比例不同。提示在制定双颌前突治疗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的不同形态,以及与上下唇移动相应的前牙因素和回归方程,对拔牙矫治后唇部的位置变化有一定的预测和判断,从而设计不同的矫治方案,以提高患者对矫治效果的满意。

猜你喜欢

下唇角型切牙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两个梦的争执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38例切牙管囊肿的X线三维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