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探讨

2020-06-03吴冰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

吴冰昕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品德修养。小学生未來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只有强化小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素养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出发,在管理工作之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保证小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6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合理开展德育教育,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开展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重要活动的领导者,班级学习的引路人,班级日常的组织者,其进行小学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为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之下,班主任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式和理念,以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原则

1.渗透性原则

从常规角度来说,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思考能力和个人认知均处于发展过程中,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变革,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未成熟,所以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成长,若是影响严重,还会对小学生处理事务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由于小学生年纪小,缺少成熟的判断能力,所以只有在对其进行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水平,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辅助小学生正确人生观念的树立。

2.针对性原则

在开展一般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若是班主任仅从书本内容出发,比如思想品德课程的开放,虽然课程中会融入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教学方式死板枯燥,且仅从书本出发,缺少教育教学的目的性特征,仅流于形式,若是时间长久,还会导致小学生学习出现厌烦情绪。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严格依照针对性原则开展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扩大教育范围,以更好地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开展对应的心理健康疏导,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榜样性原则

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学校教育又属于对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小学生经常会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心理问题出现的机率也会随之提升。小学生的模仿能力也比较强,为更好地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时间充足的前提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以改善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如:班主任在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课程《詹天佑》为例,教师可在教学后,让小学生感悟詹天佑吃苦耐劳,热爱祖国的情感,以此对明确小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拼搏的心理状态。又比如对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进行介绍过程中,可以对其舍己为人,坚强不息、为革命事业贡献终身的情感,丰富小学生的心理情感与感悟,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班主任也可以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设定班会主体为“困难让我成长”,让小学生阐述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如何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在班会课堂上,小学生就会想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以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为例,由于题目很难,自己解决难度比较大,所以学生主动向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请教了这一问题的解法,并要求自己的家长拟定一道类似的题目,自主完成了解答,以此掌握该类型习题的解决方式。通过这一班会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迎难而上的品质,纠正其在遇到学习问题时逃避的心情,改变了其学习的消极情绪,能够通过请教别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思维品质。又比如,教师必须合理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学习氛围压抑,学生的学习压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减少学生由于课堂压抑,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抑郁情绪,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舒适、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班级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小学阶段必须丰富班级活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班级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视野,增长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室必须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教室可以定期开展“我为我‘家做贡献”的校园活动,定期组织小学生到旅游景点、敬老院等场所志愿活动,对旅游景点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为需要除草的花朵除草,为老人清扫地面,以此使小学生在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丰富业余生活,拓展交友渠道,改善孤僻心理状态,使其乐于帮助别人,养成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立文明标兵,以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又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绘画竞赛、班级手工活动及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鼓励组间成员互帮互助,交流彼此制作或者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以帮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善谈的良好品格,以此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品质。

3.师生关系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除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长以外,与班主任的相处时间也比较长。对小学生的小学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均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要是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融洽,喜欢教师的讲课方式,那么这一科目的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于小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的学习科目,学生大都缺少学习积极性。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内心,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以此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间深入课堂内部,与学生沟通相关学习心得体会,分享生活中的趣味事情,可以为学生讲故事,为学生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编排音乐剧或者舞蹈,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外,针对学习状态或者精神状态异常的学生,班主任要尽早发现,并合理沟通,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王明宇经常萎靡不振,课间也不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那么在大课间,教师可以以寻求王明宇帮助为理由,邀请其与自己一起踢毽子或者跳绳,以降低学生的防备心理,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与学生沟通其最近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经调查了解后,发现王明宇父母关系不融洽,所以内心烦闷,睡眠质量也不好,上课时也会惦记家里情况,从而出现这一现象,那么教师需要对王明宇进行鼓励,并开展家访或者电话沟通,调节家庭矛盾,以辅助家长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可见,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愿意将心事与教师分享,才方便教师帮助学生调节不良心理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属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人员,必须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在教学活动、班级活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敏玲《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3期。

[2] 季晓莹《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速读(下旬)》2019年第2期。

[3] 魏倩、朱宁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方案分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年第8期。

[4] 李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明日》2019年第13期。

[5] 陈秀荣《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探索》,《好家长》 2019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