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风险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作用

2020-06-03王晓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本院导管发生率

王晓丹

【摘 要】 目的:探究风险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将近期在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中的出血发生率以及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效果更好,组间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风险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对于感染的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风险护理;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弥散、对流等方式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去除,并且对患者血液当中存在的内源性、外源性毒素进行清除,还能纠正患者酸碱失衡,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使患者的机体恢复平衡状态[1],以免引发其他相关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坚持的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出现导管感染等各类风险事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血透治疗期间,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为了深入探究风险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作用,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于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1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43.1±4.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2.7±4.8)岁。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模式实施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卫生管理、基础健康教育、穿刺护理、导管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成立风险护理小组。于科室内以自愿报名的方式让护理人员参与小组管理,依据护理人员的护理优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位工程师和医生,组长由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各小组依据护理特长分别负责对应的护理内容管理。2)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专业知识培训,项目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诊疗指南、营养状况评估、透析充分性评估、护理风险与问题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案等。3)定期对患者的各项脉搏、血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测,适宜地抬升瘘侧肢体,在运用敷料实施包扎期间,不应太紧,保障其干净与干燥[2]。在开展血液透析期间,保障导管得到更为稳固的固定,告诉患者不要随时进行拔管,如果产生了不适感,要马上告诉医护人员加以处理。4)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简单的语言告知患者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5)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穿刺准备工作,调节患者透析体位,在穿刺过程中按照规范性的流程操作,另外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观察,判断是否存在肿胀症状,并且对患者体液变化进行观察,定时记录出入量,对患者全身症状进行改善,避免在患者同一部位进行穿刺,并且更换进针部位。在穿刺完成后,需要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液体的出入量,对药物进行有效控制。在透析完成后对穿刺点进行无菌操作,尽量保持穿刺部位的松紧程度,如果渗血则需要采用弹力绷带。6)质量反馈。由各个小组组长,于每月末将本组具体的护理状况作数据汇总,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总结,全面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讨论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之后全面落实,并于每个季度结束时汇总小组的工作狀况,于科室内开展全组会议,总结出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情况,依据各小组实际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奖惩[3]。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透析中的出血发生情况以及导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

2)应用本院门诊自制的问卷对本次研究中入选患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分为高度满意(评分≥98分),中度满意(评分≥80分且<98分)以及不满意(评分<8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结果为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发生13例透析中出血(26.0%),15例导管感染(3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共发生2例透析中出血(4.0%),2例导管感染(4.0%)。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透析中出血发生率以及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效果更好,组间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

对照组中高度满意、中度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4例、11例、15例,护理总满意率为70.0%;观察组中高度满意、中度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38例、10例、2例,护理总满意率为96.0%。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得极为广泛,但是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4]。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更全面、更具针对性,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先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再将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依据各个小组的护理特长安排其管理对应的护理问题,明确各个小组的职责,以此确保各类护理问题都得到针对性的处理,以此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5]。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风险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对于感染的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有莲.风险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感染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08):156.

[2] 杨辉武.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风险及应急预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8(02):202.

[3] 潘妍君,陈柳清,陈章幸,等.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9):194-195.

[4] 孔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22):116-118.

[5] 杨凤,温洁冰,罗建仪.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68-170.

猜你喜欢

本院导管发生率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飞机高压导管布置探讨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导管人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