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2020-06-03邓逸钰

科技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

邓逸钰

摘 要:对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判断,有人认为它是下一代的计算平台,有人认为它是颠覆传统产业或者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还有人认为,它是连接传统产业深度转型的必由之路。无论如何,虚拟现实产业已经步入全球最尖端行列。面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机遇。审视当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探索新的发展出路,才能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人才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实践培养;素质培养

一、虚拟现实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2019年10月,工信部发布《2019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体系相关传感、交互、建模、呈现技术正在走向成熟。由于VR产业链设计领域眾多,并在多行业领域中呈现出愈加成熟的融合态势,由此带动了VR行业人才需求的井喷。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先行力量,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据世界最大的求职网站之一Indeed于2019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游戏行业在过去五年间对虚拟现实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井喷现象。2014年至今,每百万就业岗位中的VR人才需求比例已经增加了1314.44%。

随着VR时代的来临,在中国也有近50万的人才缺口。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早,成果显著。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布局了VR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VR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布局,部分影视行业和培训机构展开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大部分VR从业者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等相关影视行业转型而来,在行业技术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其培训方式的局限性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还是有一定差距。面对迅猛发展的VR产业出现的人才供给匮乏现象,人才供给是关键,高校必须首先行动。但高校面对VR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材、师资等系统性建设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可借鉴经验。因此,各高校在影视专业人才培养资源基础上,创建新的虚拟技术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创新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VR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是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导向。

二、虚拟技术人才创新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虚拟技术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专业培养标准的落实。从理论落实到实处,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针对虚拟技术专业的特征和人才需求,其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展开,因此在课程体系的组成中应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组成。通识教育除了通识基础课程外还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以此在学科知识上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教育主要是指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这是从事行业的核心能力,此体系的建设将决定学生从事虚拟技术行业的职业能力;实践教育课程是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课程的融合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中适应虚拟技术这个应用型行业的发展特色和要求,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当具备几方面的价值取向:满足培养目标的根本价值、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价值、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独有的特色价值、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具体来说,应该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充分调研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及方向,绘制出课程关联图并据此细化课程知识点,梳理虚拟技术的专业边界、课程边界、关联知识等,并注重核心课程的设计,构建基于VR行业发展的、涵盖学科知识、职业能力、专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在目标明确的课程体系学习中,要注意既要符合VR行业发展的趋势及需求,也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课程体系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和更新。

(二)构建虚拟技术人才创新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实践是新型应用型专业的本质,在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核心部分。实践是检验人才的根本方法,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实践教育是促进VR这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贯穿于VR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以培养具备融合思维、综合能力素养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构建中,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是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融合本质。在实践环节中注重校企联合,强化企业参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和实训项目贯穿的形式,形成实验实训项目。在项目内容上注重实践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实践过程及方法与行业流程衔接等实践要素。与企业共组研发团队,在真实项目引领下,进行新型专业的综合实践。

(三)构建虚拟技术人才专业素养体系

未来产业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新兴产业的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层次,因此人才的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塑造是未来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VR专业人才的培养亦不例外,高校在VR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对新型行业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终身学习、跨界融合、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塑造,是对人才品质、素质、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过程,是人才综合实力的重要提升。虚拟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当下技术探索的急需,更是时代发展的导向和引领,因此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素养体系的构建是必要的评价标准也是重要的培养方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迫切需要新型行业人才支撑,文化建设的新技术支撑力量其重要来源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这就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专业学科建设。

在社会发展的变革趋势和影视行业的需求之下,新战略、新需求给予了高校专业建设明确的导向,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一)搭建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践行创新教育模式,有机整合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工作室等环境,为学生提供VR实践实训机会,建立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平台;政府参与协同共建大学生VR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将创新实践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使创新成果具有产业价值,把学生转变为创造者、创业者;依托行业协同建设企业内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人才提供衔接行业的条件和機会;多方协同共建虚拟技术研究中心,对技术的应用及师资展开技术、产品、产业的研究与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服务引领地方经济转型。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社会的共赢。形成教育培养模式与产业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以赛代练跨专业组队参加学科竞赛

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最终主要表现在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在实践竞赛中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和学科基本素质。虚拟现实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锻炼,以赛代练,通过竞赛的锻炼进而增强面对复杂问题和专题问题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在跨专业的组合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融合观念。以赛代练的创新培养模式,快速有效实现有效的特色培养目标。

(三)提升虚拟技术人才的服务社会能力

服务社会能力是新型产业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面临发展、社会面临需求的当下,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的重要举措。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型前沿专业,其优势是可视化、生动化,这种具有沉浸式的、高体验感的、互动式的技术手段,如何在各行各业发挥更有效的价值,提升社会服务的实际能力,是行业服务社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的重点不仅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要提高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也是增强教育竞争力的关键。

四、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形成与完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高难度的系统性工作。提升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质量,要凝聚多方共识,开展多样化探索。关于新型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积累有限,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直接经验,要在不断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改革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积累虚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果,建设更加全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并引领国家战略性虚拟现实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项目:本文系北京开放大学校级课题《终身教育理念下影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虚拟现实技术人才为例》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X2018007)

*通讯作者:龚佳丽,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