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好“责任田”,莫荒“自留地”

2020-06-03郑文庆

江西教育B 2020年5期
关键词:责任田麦子论点

郑文庆

或许大家都有发现:身边的一些教师,既不缺综合荣誉,又不乏各类奖项,公开课也上得好,但每到职称晋级或评选“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时候,却苦于拿不出一两篇像样的文章,甚至因此失去了机会。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撰写教育专业论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而发表论文更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与此同时,许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笔者在浏览他们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博客的时候,发现他们写的一些原创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构思独具匠心,立意深刻高远。

在许多老师看来,教育教学论文是极为严谨、规范的,要有宏大的主题,有鲜明的论点,有翔实的论证。他们觉得论文枯燥乏味、深奥晦涩,不敢也不愿意去涉足。其实,写教育专业文章没有那么复杂和高深,也未必一定要写高大上的、专业性那么强的教育教学论文。老师们在第二个8小时“捣腾”一些修身养性、休闲消遣的文字的同时,如果把其中一些关乎教育的主题,加入一些典型案例,融入一些思想理念,就能成为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教育叙事或教学随笔,这就可以向报刊投稿,也可以拿去参赛,最终成为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这样的文章,并不见得比那种纯理论性的教育教学论文缺乏价值与意义。

一线教师应该从个人的成长空间中,开辟出一块教育教学写作的“自留地”,可以把平时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段、参加优质课比赛打磨的经历、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课题研究中的疑惑与探索等加以梳理、总结和提炼,形成接地气的教育科研成果。长此以往,即使抛开发表、获奖的功利目的不谈,这对自我专业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毋庸置疑,对一线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正业”,教育写作是“副业”。若把课堂教学比作“责任田”,教育写作就是“自留地”。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思考,没有借助文字表现出来,那可能只是蜻蜓點水、浮于表面,不能发现、揭示蕴含其中的本质规律;假如我们动笔了,就要考虑论点是什么,哪些论据、案例最能支撑论点,还要拟定写作提纲、查找资料、再现教育教学情境等。经历这一过程,就会使教育教学思考更加深刻。因此,教育写作的意义不言而喻。

“落地的麦子是不死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就获得一次生命。一篇习作就是一粒麦子,一本教育期刊就是一块土地。教师可以在写作中思考实践,在写作中碰撞交流,在写作中完善提升。因此,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既要耕好课堂教学的“责任田”,又要种好教育写作的“自留地”,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播种施肥,必然会有丰厚的回报。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猜你喜欢

责任田麦子论点
麦子熟了
同心抗疫 守好疫情防控“责任田”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守好工作“责任田”筑牢安全“防火墙”
麦子的回忆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