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大误区躲开贫血

2020-06-03丁香医生

好日子 2020年3期
关键词:补铁动物性缺铁性

丁香医生

嘴唇发白就是贫血吗?

如果没有在寒冷刺激、饥饿的情况下,持续的皮肤发白的确是最常见的外在表现之一。贫血的本质是人体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容量减少,所以在身体上会出现一些表征。

除了嘴唇发白,根据贫血程度不同,在每个人身上表现都会不太相同,出现以下6种症状,都有可能是贫血:

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活动耐力减退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皮肤黏膜、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是最常见的客观体征。此外,还可有皮肤干燥无光、毛发干枯和过早灰白,以及一些典型的体征,比如匙状甲、牛肉舌、镜面舌等。

心慌气短、头晕眼花;

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减退,手足麻木感觉异常;

食欲不振,吞咽困难,异食癖;

其它:伤口愈合缓慢,容易感染,月经失调,水肿等

“贫血”只查血常规还不够

如果你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初步检查获悉是否贫血、贫血的程度以及贫血的原因。贫血只是症状,找到病因更重要。举例,我们常见的一类贫血原因是红细胞生成减少,比如营养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前者可以通过补充营养解决,而后者则是因为骨髓造血能力出现了问题,需要专门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解决。

检查小贴士

对应门诊:血液科,或妇科/产科、儿科;

常规检查:血常规

指标解读:在血常规中,血红蛋白( HGB )测值用于判断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程度;贫血性质重点看两个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进一步检查:

很多时候,查血常规只是第一步,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指标特征安排进一步的检查,以便于确认贫血的真正病因。比如,不均一性小细胞贫血,因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需要进一步查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如果铁蛋白减低,则基本可以诊断缺铁性贫血。但是!还务必要进一步认真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比如胃镜肠镜检查、妇科检查等。这里仅作举例,缺铁性贫血通常 MCV<80fl(小细胞贫血),RDW-CV>15%(不均一性贫血)。具体指标判断可由具体科室医生给出诊断。

我国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群,贫血的标准是:

6岁以下儿童,HGB<110g/L;

6岁~65 岁男性,HGB<120g/L;

6岁以上女性及65岁以上男性,HGB<110g/L;

妊娠期女性,HGB<100g/L。

贫血的程度:

轻度贫血,HGB低于正常下限 -90g/L;

中度贫血,HGB89~60g/L;

重度贫血,HGB59~30g/L;

极重度贫血,HGB<30g/L。

不是所有贫血都需要食补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查出贫血,回家补血补铁就好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对于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病因(原发病)的治疗,二是针对贫血的对症支持治疗。

给大家举个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的例子:首先特别强调去病因治疗。比如痔疮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貧血,一定要治疗痔疮;月经量大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应该同时看妇科,协助对月经量大进行诊疗。其次才是补铁治疗。比如服用铁剂,或者静脉输注铁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

不是所有的贫血都需要食补。反过来说就是,食补不是对所有的贫血都有用。

经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能从食补获益的主要就是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混合型营养性贫血等。除此之外的贫血,正常健康饮食就好。

食补要“对路”,忌讳滥补。

比如缺铁性贫血食补,日常应注意适当多进食血豆腐(猪血、鸭血、鸡血等均可)、牛羊肉、猪肉瘦肉等,新鲜蔬菜水果搭配食用。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含量不但极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是食补的最佳选择。植物性食物,比如菠菜、黑木耳等,铁含量虽然在素食中算高的,但与动物性食物仍有很大差距,而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化学结构不同于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要低很多。因此,素食不能作为主力。同理,红枣、红豆、红糖水……这些补铁效果都非常一般,只是民间传说与误解而已。

食补是辅助治疗,不能替代必要的药物治疗。

简单说,不论是普通食物,还是非常昂贵的“保健品”,在治疗疾病方面,与药物的治疗作用相比,都基本没有可比性。不能迷恋于食补,而放弃必要的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补铁动物性缺铁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补铁要科学
孕期补铁 莫入误区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浅析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培养方法的研究基础
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贫血有何区别
“铁锅炒菜能补铁”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