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科普工作与高校科协责任

2020-06-03韩祥宗刘畅

学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教融合

韩祥宗 刘畅

[摘 要]当前,科教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变革模式,这是高校科普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作为科学普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普工作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该文围绕科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普工作,以重庆大学科协“大学科普”为例,探讨高校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教融合 科普育人 高校科普工作 高校科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4-0054-06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作为实现创新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翼,要明确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巨大作用,并将其放在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对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工作重大意义的充分肯定。科教融合是连接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历经多年发展,科教融合经历了从理念到教学模式的演进。科普工作是推进科教融合理念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8.47%,相当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1]。一个国家得以进入创新性国家之列,其中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该国拥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公众要至少达到10%的比例。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一、科教融合已成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变革模式

纵观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科教融合已成为其中举足轻重的热点模式之一,同时,科教融合也是高等教育思想发展转变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高等教育近40多年发展改革的历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科教不断融合”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指出,高等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研究的重视,并加强教育相关环节的强化工作,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科研和教学的互动,由此观之,当前,科教融合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大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本的包含大学、教师、学生三者的学术共同体[2]。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科教融合的内涵首先应立足于科学研究育人这一基本理念,并树立“科研即教学”这一思想。其次,教学也是一种学术。马海泉等学者认为,科教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耦合关系”,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教学学术能力”[2]。“教学学术能力”体现的是一种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承的能力,比如高校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院士曾指出,高校的科研人员应接受一些必要的科普训练,努力将前沿科研成果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方式传授给学生,带动学生投身科学研究。从此意义上讲,科教融合理念丰富了高校科普工作的创新内涵。

在国内科教融合典型案例中,当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教学特色广为人所称道。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曾表示:“科教融合是中科院的核心命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中,“科教融合”成为了其中的首句。纵观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科教融合作为我国“十三五”时期高校办学理念“质的飞跃”,成为高等教育得以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更会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路径”[3],因此,必然成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科教融合引领高校科普

让一流科学家做一流科普工作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协第三届主席钱学森曾对大学生科普和研究生培养时提出大学生毕业之前,应完成毕业论文和1篇科普作文,共2篇文章,研究生毕业前,应完成专业版本和科普版本的研究报告。专家们强调,唯有一流的科普工作,才会形成一流的科技软实力,才能真正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而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高校科普工作的创新内涵在于它有效推进科教融合。科普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所谓“科学必然要科普,科普必然应科学”。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活动,科普恰恰是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宣扬科学精神的学问[4]。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普资源优势,聚集了大量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等人才资源,使高校科普成为科学普及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科普是科教融合理念在高校的重要抓手之一,高校教师通过教学学术能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受益的科学普及。在高校科普工作过程中,科教融合进一步得到深化,有效缓解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张皮”的问题。

三、科教融合推动科普育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规定:“从2019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要发一篇中文文章和中文论文才能毕业,最低也要在媒体或者期刊杂志上发表一篇科普文章,甚至是科技新闻报道都行”。同是2019年6月,深圳市通过科普条例,条例要求中小学逐步实行科普教育学分制,研究生开展科普活动也能算学分,将科普學分制写入法规。这两则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及高校科普工作的热议。

(一)科普育人——高校科普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规和深圳市科普学分制的探索,使我们看到了高校科普教育的未来。高校开始重视科普素质培养,鼓励高校学生将前沿的科研成果撰写为科普文章及论文,引导学生将科研成果发表在中文期刊,让科学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让科学技术普及到全体公民,这是一个良好示范和一次有益尝试。

近年来,随着科教融合的不断推进,聚焦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大学本位的回归。“双一流建设”“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化的科学知识,更要有全面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高校应开设科普类课程,并把科普类课程和专业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科普育人的浓厚氛围,推动学生产生自觉、主动的科普行为。将学习科普课程、撰写科普文章、参与科普志愿者活动、参与科普竞赛等与学分挂钩,通过明确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从事科普活动。同时,将弘扬科学家精神纳入到大学科普教育中。2019年6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让大学生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科研报国之志,积极投身科研,为国家科技发展奉献青春与智慧。

(二)开展高校科普工作,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中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科普作家高士其曾说,“科普应是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将科研与科普相结合,才是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工作者。”但现阶段由于高校内部绩效评价制度等原因,高校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事科普工作便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正在悄然滋生。

为了支持和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主动加入科普工作队伍,积极开展各项科普工作,高校应给予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的地位,优化内部职称绩效考评制度,把科普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绩效分配等的重要参考条件;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在科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一定鼓励和支持,落实科普专项经费拨放与科普成果转化,从而引导高校内部将相关政策具体落实到高校科普工作者身上。

职称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心病”,2019年6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标志着科学传播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新的职称评价通道就此开辟。首批科学传播高级职称于2019年8月9日启动申报评审,这将为当下国内加快科普人才培养建设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建议各地区及高校设置科普或科技传播系列的职称评聘,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四、科普育人是高校科协的使命

科普是科协的看家本领,是党和国家赋予科协的使命和职责[5]。高校科协作为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由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群众组织,在高校党委和行政联系高校科技工作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我国2300多所高校中,900余所成立了高校科协,部分省份也成立了诸如协会、研究会、联盟等一系列省内高校科协间的联合组织,为科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把高校科协的工作职能比作人的一只拳头,学术交流如“拇指”一般,是高校科协的首要任务;深入发掘和推荐优秀科技人才是高校科协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如像“食指”般强劲有利力;依托高等学校各项优秀资源资源,开展大学科普相关创新作为高校科协一项重要任务,如“中指”之长;服务支撑(挂靠)学会作为高校科协的所必然要完成的任务,就好像“无名指”之功;此外,高校科协理论研究的有效开展是高校科协工作中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如同“小指”之效。而这五项高校科协的基本任务,也就组合形成了高校科协“五指理论”[6],有效助推了高等学校内部机制改革创新。

高校科协要切实担负高校科普的责任,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师生及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充分调动学会专家、青年教师、学生科技社团、老科协专家等校内科普人员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校内外科普资源。建议在高校科协设置专职的科普工作岗位,在校内建设专业的科普专家库和兼职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科普信息化平台和基地。

五、高校科普育人的特色案例:“大学科普”的缘起与发展

我们可以把大学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两个部分,大学科普作为大学时期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是以在大学里开展以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的倡导、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肩负起高等学校对全社会的科学责任感为宗旨的教育。大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这两方面内容,结合形成大学“T”型知识结构模式,在现今大科学时代中,成为了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内容。

追溯“大学科普”相关研究工作的起点,缘起于重庆大学科协。重庆大学科协依托其丰厚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在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以及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大学科普”研究工作,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收获了大量宝贵的知识成果,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普创新人才。“大学科普”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其对科教融合理念的深入贯彻。

“大学科普”的科普育人实践成果,作为重庆大学科协长期以来开展科普工作独具特色的品牌,已在全国高校树立起了良好的科普形象,以最富活力的方式开辟了一条“里程碑计划”式的大学科普之路,在重庆大学学生心中种下了科普育人的种子。目前,重庆大学的科普成果已经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正如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秘书长朱素桃的评价:“重庆大学科协在推进全国高校科协发展创新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创了大学科普的先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就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专著,以及大学科普知识体系旗下的《大学科普》杂志、丛书及微博新媒体平台这三大科学文化特色平台,日益成为高端科普特色独有品牌,其在全国高校科协中的影响力已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出版《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

为探索“科学必然要科普,科普必然应科学”的科学传播原则和科学普及方法,重庆大学科协靳萍老师于2011年编写出版《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专著,拉开了大学科普一系列科教融合创新实践的序幕。该书紧扣包罗万象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科普文化,依托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完整的科学知识普及体系,启迪处在创造性科学思维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书中集纳了作者在高校科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提出了“大学科普”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大学科普”新型知识体系,影响了一大批科普创新人才的成长成才。

(二)开设大学科普选修课

2000年初,“大学科普”教学团队率先在重庆大学开设了全国首个大学科普系列课程,包括诺贝尔奖与创新、简明天文学、科学与艺术、大学科普等,培养了一大批高素养的优秀学生。2007—2009年,首次在重庆大学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大学科普”[4]。2011—2012年,在重庆师范大學开设大学科普选修课。一大批学生学习大学科普课程知识,并通过创办学生科技社团的实践,在跨学科、跨学校、跨领域的环境中成长,为培养跨学科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3年,创建重庆市大学科普基地,依托“大学科普实验班”开展工作,激励大学生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肩负起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历史责任。

(三)出版《大学科普》杂志、丛书,构建新媒体平台

为更好展现“大学科普”的理念,《大学科普》杂志、丛书及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几大平台相辅相成,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普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科普”科学传播道路。

《大学科普》杂志以“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理念”为办刊宗旨,以高端科普、跨学科科普为主要特色内容,旨在向读者传播国内外科学发现和技术热点,并创造性提出了“五科理论”,即以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大学科普的基础;以倡导科学方法作为大学科普的钥匙;以传播科学思想作为大学科普的动力;以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科普的灵魂;以恪守科学道德作为大学科普的准则。杂志力求跨越专业界限,促进跨学科交流,重点关注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科学人物事迹及各地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活动、新动态。目前杂志已出版48期,并于2011年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部分优秀文章已被哈佛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世界知名大学图书馆收录。

2018—2019年,《大学科普》瞄准高端科普选题,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科普丛书》(第一辑)共12个分册,原创高端科普作品受到了同行的肯定。分册《大国航空》于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进行了首发式,反响热烈;分册《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项目”;分册《动物世界奇遇记》入选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大学科普》新浪微博依托《大学科普》杂志的优质原创性科普文章,紧扣大学科普“五科理论”,实时跟踪国内外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热点,丰富科普知识传播形式,借助新媒体向公众更快更好地传播科普知识。目前“大学科普”超级话题阅读量已超过1亿人。

六、结束语

高校科协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科普育人是高校科协的神圣使命和职责。科教融合丰富了高校科普工作的创新内涵,是高校科协对科普创新的必要抓手。在科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科協作为高等学校得天独厚的学术组织,犹如学术交流中的无形学院,通过学术活动、科技创新等系列活动,成为高等学校师生科教融合的第二课堂。高校科协只有做到与科教融合相结合,重视相关知识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形成高校科协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科普工作,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把科学普及这一翼打造得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普研究所.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公布[EB/OL].(2018-09-18)[2019-09-06].http://www.crsp.org.cn/xinwenzixun/yaowenbobao/091R3022018.html.

[2]马海泉.科教融合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决策与信息,2016(4):93-98.

[3]李茂国,周红坊,朱正伟.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现状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63-67.

[4]靳萍.当代大学科普发展战略研究[J].科普研究,2009,4(3):12-17.

[5]王康友.在继承和创新中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普事业发展[J].科普研究,2015(6):5-9.

[6]靳萍.再论高校科协的发展与责任[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12-15.

猜你喜欢

科教融合
科教融合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学领域研究生科教融合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科学决策系统推进加强学科交叉教学
基于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机制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师系列培养模式研究
科教融合促进本科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