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分析
——基于福建省非农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

2020-06-02林奇清

关键词:意愿农民职业

林奇清, 鄢 奋

(1.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7; 2.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7)

一、调查缘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了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路线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城乡差别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城乡是否能可持续统筹发展的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但是当下中国乡村正面临着“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结构失衡、整体素质下降”[1]等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职业农民的总量和结构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不匹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为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现实难题,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预示着中国农民开始从身份向职业转变。201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被当作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人才支撑,强调“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与国家渴求农业人才并存的另一个现实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近年来,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18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是 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而2019年的数据再创新高,将达到834万。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持续增多的应届毕业生还要承受企业裁员和缩招的双重压力。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因此,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无论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还是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到目前为止,相关文献多是对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实证研究,缺少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职业目标进行研究,更多的是研究基层就业或返乡就业创业的,而对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研究更是缺乏。郑兴明等(2015)通过对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实证分析,指出农科类大学生愿意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比例偏低,但服务三农的潜力较大[2];赵培芳(2016)基于对山西省高校的调研,得出结论认为专业越偏重于农科,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越强烈[3];黄枫燕(2018)将农科类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两类人群返乡就业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前者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更甚于后者[4];张燕(2018)则对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机制与选择路径进行研究,指出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拉力环境正在形成。[5]

就大学生入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影响亚洲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有“工作满意度”、“职业效能”以及“自我效能”[6]。还有学者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并不能保持一个“理性人”的思维,就业的认知偏差让他们产生非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就业决策难度的加大。[7]陈兵红等(2013)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出“发展前景是决定性影响因子,能力享赋是根本性影响因子,薪酬期望是关键性影响因子,国家需要是特殊性影响因子,对‘三农’的认知等其他因子是一般性影响因子”[8]的结论。徐宝晨等(2019)强调要提升人们事农意愿,需要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农业职业化资格准入制度。[9]

二、调查样本的选择和特征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

从专业对口视角看,农科类大学生因为专业所学,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与职业农民的职业匹配度相对更高。但是,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和分类看,不难理解新型职业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其人才结构应该是多元的。

2017 年 1 月《“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定义新型职业农民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作为一种职业,新型职业农民包括三大类型:一是生产经营型,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他们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二是专业技能型,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他们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并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三是专业服务型,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他们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

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既需要大量掌握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所需专业知识技能的农科类人才,也需要吸引不同专业出身的非农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本文选取非农专业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非农专业大学生的事农意愿。

(二)问卷过程及样本特征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19年1月至3月在福建省包括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九所本科院校进行调研,选取各校经管类、文法类、理工类为代表的非农专业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问卷共设计21道题,包括求职意向、对新型职业农民了解情况、入职意愿及原因以及对策和建议四个方面的问题。 问卷通过线上网络填写和面对面作答两种方式进行。收回问卷763份,剔除错答和漏答的无效问卷,共筛选出718份有效样本,样本有效率为94.1%。在有效的718份样本中,男生与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6.23%和53.77%;农村生源学生占55.43%,城市生源学生占44.57%;从专业类别的分布看,经管类、理工类、文法类学生分别占37.33%、33.54%和29.13%。因此,本次调查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描述

三、主要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

从表2中的样本数据看,15:35 2020-6-2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呈现明显分化。扎根型即“愿意以此为长期职业”的有89人,占12.39%;过客型的居多数,占比58.08%,其中138人表示愿意“但可能不会长期从事农业”,279人表示 “如果在城市找不到理想工作,可以考虑去农村寻找机会”;而排斥型,即明确表示“不愿意,无论如何都会争取在城市就业”的有212人,占 29.52%。

不难看出,“职业农民”作为新兴职业,非农专业大学生对其信心还有待提升,更多的人持观望态度。

表2 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类型及特征

(二)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

1.非农专业大学生的择业考量因素

大学生的择业考量因素,即影响他们职业决策的因素。我们以“您在选择未来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为题开展调查。问卷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非农专业大学生择业考量因素

从图1可以看到,90后非农专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前三个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和能力、行业前景;而薪酬与福利被排在了第四位。调查结果说明,出生于物质生活条件富足起来的90年代的新生代大学生,求职就业更加看重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趋向塔尖位置的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2.非农专业大学生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因

在对愿意入职的非农专业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愿意入职的主要原因排前四位的都是:农村未来发展机会多、农村的情感归属、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有吸引力,以及城市就业压力大,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非农专业大学生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因

这说明,我国农业、农村的卓越发展成就让不少大学生看到了农村未来的发展机会,而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的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返乡就业和创业的系列政策,较显著增强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信心。另外,新农村建设也让不少从农村走出来的或生长在城市但祖籍在农村的大学生因为乡土情怀和对家乡发展的信心,让他们对回乡就业抱持一份支持农村发展的情感。这是在过去其他同类研究中鲜少看到的一个新增因素。

3.非农专业大学生不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因

课题组在讨论问卷设计时,对大学生不愿意入职的原因曾做过预设,认为农村环境差、农民社会地位低、农业劳作辛苦会是最主要的三大障碍。但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预设并不成立。非农专业大学生拒绝入职职业农民排名前四的理由有:个人不喜欢、去农村无用武之地、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以及预期经济收入低。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非农专业大学生不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因

对照图1、图2和图3后进一步确认,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很重视个人兴趣、从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的空间。

4.非农专业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和态度

职业选择是以认知和情感的交互作用为基础,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的认知和态度很大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基于此,我们在问卷里设计了两个相关问题。对于 “您关注和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吗?”这个问题,仅有5.57%的被访者表示“经常关注,有一定了解”,而53.9%,即超半数的被访大学生表示“不关注,也不了解”。由此看来,非农专业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第二个问题是 “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前景持什么态度?”37.47%的被访大学生持乐观态度,只有4.6%的被访大学生持悲观态度,还有17.55%的大学生表示因为不了解所以对发展前景的预测表示“不清楚”。而更多的大学生(占比40%)的态度是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及大学生对职业农民认知的提高,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四、入职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

(一)模型解释变量及说明

CIP(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即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将职业选择视为以认知和情感交互作用为基础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搜集自我及职业的相关信息;使用决策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在信息搜集与分析过程中随时觉察与调整不合理的信念。虽然这个理论存在局限,即把决策当作了机械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忽略了人的感受。但此理论提醒我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支持系统、决策信念、决策方法等是影响人们职业选择的重要原因。

基于CIP理论和样本分析,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为尽量回避主观性较强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操作性较强的影响因素,将意愿影响因素的变量分为两大类:一是内在因素变量,包括性别(x1)、生源地(x2)、是否为独生子女(x3)、专业类别(x4);二是外在因素变量,包括: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程度(x5)、对预期经济收入的满意度(x6)、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x7)、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x8)、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x9)、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x10)、重要他人的支持程度(x11)。对各个变量的说明详见表3。

表3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二)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运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依据模型回归结果,对影响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因素分析如下。

1.大学生内在因素的影响

性别因子的影响系数为1.024,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性别因素对于入职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即男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较明显高于女大学生。这一结果与调查统计结果相一致。43.82%的被访男大学生表示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而女大学生的意愿相对较低,仅为26.13%。

生源地变量的影响系数为0.825,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生源地变量和性别变量一样,对于入职意愿具有正向作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生源地是农村的非农专业大学生意愿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数占比是34.91%,较明显高于生源地是城市的大学生的22.99%。

专业类别因子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入职意愿,影响系数为正,为0.283。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理工类、经管类和文法类三个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率依次是31.7%、26.6%和18.3%。这说明这三个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入职意愿受到专业对口、人职匹配等观念的影响都比较明显。但相对而言,理工类大学生对自己在农村寻找到发展机会,并能学以致用的信心程度要高于经管类和文法类大学生。

“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个变量的影响系数为0.371,符号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个变量影响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但影响不显著。

2.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程度

在1%置信水平下,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程度变量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入职意愿。影响系数为-0.438,表明如果大学生对入职农村、成为职业农民会影响自己长远发展产生担心,其入职意愿就会明显降低。

3.对预期收入的满意度

此因子的影响系数为0.425,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统为正值。说明对预期收入越满意,入职的意愿率越高。样本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预期收入低”是大学生不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排名第四的重要因素。这说明非农专业大学生对于农业生产和经营收入的预期偏低,而这种低预期较显著影响其未来从事这一职业的意愿。要说明的是,预期收入,既包括薪酬也包括社会福利。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显著差距由来已久,且至今未得到消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

4.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

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36,且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满意程度与大学生的入职职业农民的意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样本数据显示,被问及“你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原因”时,56.4%的人认为“农村未来发展机会多”,还有 38.36%的人愿意入职的原因是“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有吸引力”。当然,在“不愿意入职”的原因调查中,也有34.2%的人认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因此,我们既要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需要完善政策,提高大学生对惠农政策的满意度,为大学生入职职业农民排除障碍。

5.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

对农村环境满意度的影响系数为正值,是0.136,表明大学生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住房、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越满意,入职意愿也会相对越高。但此变量未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对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不是起主导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6.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

职业认知因子的影响系数为0.823,在1%的显著水平上影响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这表明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越高,入职意愿率就越高。有72.49%的被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几乎没有通过什么形式接受与职业农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398名生源地来自农村的被访大学生中,有64.3.%的人表示自己“不了解家乡是否有扶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因此,提升大学生对这一职业的认知和认可度,对于提高其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意义重大。

7.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

这里的社会偏见包括“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没能力的人才去务农”等世俗观念。此因子的影响系数为-0.338,统计显著水平为1%,说明如果大学生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越大,其入职意愿就越小。统计数据显示,不愿意入职的被访大学生中有39.4%的人表示“当农民受到社会偏见的压力大”。

8.重要他人的支持程度

重要他人的支持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538,在5%水平上显著。重要他人包括家庭成员、婚恋对象,以及对决策者有重要影响力的好友甚至职业偶像等。重要他人在物质,特别是精神上的支持力度越大,大学生入职意愿就会越高,也越容易克服世俗偏见和舆论压力。

(三)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

基于Logistic模型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主要受到三个个人因素(包括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以及六个职业因素(包括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程度、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满意度、对预期收入的满意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以及重要他人的支持程度等)的影响。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这两个因素对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从当下现实看,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意愿还不高,但通过与同类研究结果做纵向对比后不难发现,愿意入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们认为,吸引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能,而且可为。

五、提升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对策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来自大学生自身和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外部影响,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视角,努力采取改进措施,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提升非农专业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发展信心

国家政策对吸引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影响,问卷样本数据显示“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有吸引力”是被访非农专业大学生愿意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排名第三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以农业发展事业留人,以特殊优惠政策招人”[10],政府需要为吸引非农专业大学生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首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关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保医疗等福利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保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将土地作为市场化的生产要素,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和集约经营。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政策措施,重点在融资、信用担保、法律保护、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为大学生职业农民提供有效支持。[11]其次,建立长效职业发展机制是保障。开辟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市场的“绿色通道”,建设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网络,在农业经营主体与非农专业大学生之间搭建双向选择的就业平台,鼓励农村龙头企业、农业组织等积极招聘大学生职业农民。出台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办法,打通职业农民的职业晋升通道,确保大学生职业农民在农村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第三,吸引农村本土人才回流是重点。调查显示,生源地来自农村的非农专业大学生的入职意愿相对更加强烈,我们可以称之为“农村本土人才”。他们熟悉农村、关心农村发展,而且农村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熟悉的工作环境,因此,他们的职业稳定性也会比较高。对此,政府应当重视在校大学生的乡土情怀,通过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引导原籍大学生回乡,加大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给优秀的大学生职业农民提供更多政治上的荣誉,激励其在农业经营管理、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二)高校构建支持体系,增加非农专业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和职业准备

有学者指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是为城市服务的,带有浓厚的城市气息。[12]应该说到了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城市气息”仍然很重。除了农科专业,高校专业设置缺乏乡土气息。在调查中,72.49%的非农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任何与职业农民相关的知识”。为此,高校应抓好大学生职业农民教育工程。

首先,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改变传统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正确认识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其次,课程设置上,可面向非农专业大学生开设职业农民通识选修课,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主干课。有条件的高校,在一些理工科专业和商科专业,建立电子实验室,模拟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系统过程。利用寒暑假组织不同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调研,带领学生们感受新农村建设成就,增进与农村的感情。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农业孵化基地和实习教育基地,切实提升非农专业大学生从事现代职业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招生制度上,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可逐步建立和完善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的制度,通过减免学费、资金补助、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有兴趣、意愿高的非农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现代农业活动。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农业可以成为靓丽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当前非农专业大学生对农业的认知度普遍不高,而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调查中,39.4%的不愿意入职的被访大学生是因为“当农民受到社会偏见的压力大”,应该说,大学生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越大,其入职意愿就越小。而重要他人的支持也显著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

美丽乡村的建设、家乡情怀的拉力、社会舆论宣传和引导、社会参与的监督和反馈等都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扩大宣传的方式和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和美好前景,着力消除非农专业大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歧视和偏见。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农民”的认知,仍聚焦在“农民”这个身份上,而忽视“职业”二字,没能将其与教师、医生、会计师等视为同等的职业类别来看待。同时,在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农村,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已经跳出农门了,毕业若回农村就意味着失败。因此,社会各媒体应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与“AI工程师”等新兴职业一样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这一职业的广泛认知。舆论导向让社会关注“大学生农民”这个群体,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的典型人物的宣传和报道,宣传明星农民的事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舆论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大学生职业农民的良好支持环境。

猜你喜欢

意愿农民职业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耕牛和农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