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画”难为易

2020-06-01许敏燕

教育界·A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

许敏燕

【摘要】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应用混淆是最为突出的。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只是处于机械地公式套用层面,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面对这样的现状,文章决定从“根”上下手“治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画图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

【关键词】数形结合;运算定律;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尽管整数乘法和小数点的移动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然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类错误,简便计算这部分错误更为明显。在一次练习测试中,本班41名学生的计算错误令笔者感到震惊:7道小数乘法简便计算题,只有7名学生全对。通过对剩下的34名学生进行错因的分析,其中计算方法掌握不当的学生竟占63.4%。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决定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改进教学。为了更为精准地定位学情,对本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专项简便计算练习。共8题,40名学生(1人请假)参加测试,只有5名学生全对。对35名学生的错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情况如下。

第1题:0.8×0.25×0.4×12.5,错误5人。错误举例:0.25 ×0.4=1;10×0.1=10;12.5×0.8+0.25×0.4。错因分析:对25×4=100不敏感;小数点移动有问题;与分配律混淆。

第2题:56×1.25,错误8人。错误举例:8×1.25=100;8×8×1.25;8×1.25×7×1.25。错因分析:小数点移动有问题1人;方法不会5人;与分配律混淆3人;对125×8=1000不敏感2人;56拆分错误2人。

第3题:0.25×149×1.6,错误19人。错误举例:0.25× 0.4=1;149×0.4=596(3人);1.6=0.4×0.4(4人);1.6=4×4(3人);1.6=0.8×2;1.6=0.4×1.2;262.85×1.6;0.25×1.6÷2×149;0.25×0.4+149×0.4;0.25×1.6×149;0.25×1.6×149=0.4×149;0.25×0.4×149+0.4。错因分析:小数点移动有问题;有8人对拆分1.6出错;对25×4=100不敏感;不会拆分有2人;与分配律混淆有2人。

第4题:234×10.1,错误8人。错误举例:10.1=10-0.1(2人);234×0.1=2340;2340+23.4=257.4;234×10=234(2人)。错因分析:拆分10.1有问题2人;小数加法、小数点移动有问题3人。

第5题:9.8×7.16,错误18人。错误举例:9.8=9+8;9.8= 10+0.2;9.8=9.8+0.2(2人);71.6-1.432=57.28;0.2×7.16= 14.32;10×7.16=716;0.2×7.16=2.132(=1.732);9×7+8×0.16;9.8×7+9.8×0.16(2人);9.8×(10-2.84)。错因分析:9.8拆分有问题4人;小数点移动问题2人;小数减法出错7人;小数乘法出错2人;分配律有问题3人;方法不太妥3人(先拆7.16再用分配律)。

第6题:6.1×3.6+3.6×3.9,错误3人。错误举例:3.6× 10=360;6.1+3.9+7.2。错因分析:小数点的移动有问题;不会分配律的逆运算。

第7题:79.9×13.7+87.3×7 9.9-79.9,错误13人。错误举例:13.7+87.3-1=10.1;(13.7+87.3-79.9)×79.9(2人);79.9×(13.7+87.3)(2人);79.9×(13.7+87.3);79.9×13.7+ 87.3×79.9;79.9×100-79.9。错因分析:小数加减法出问题有6人;没有理解1个79.9的意思有2人;没有处理79.9有2人;开始没有处理79.9,后来又补上去了的有2人;79.9的处理不是最佳处理方式。

第8题:8.8×1.259,错误6人。错误举例:8.8=8-0.8;8.8= 8×11(3人);8.8=8×0.8;8×12.5=2。错因分析:拆分8.8出错的有5人;对8×125=1000不敏感的1人。

对上述学情进行整理、统计,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教学设计(如表1)。

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实60%的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掌握出现了问题。因此,如果只是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反复的操练,学生不但不能有所改善,反而会越发糊涂。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重新认识运算定律才是当务之急。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做了36×2.5这道题(板书:36×2.5),老师把大家的方法进行了罗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

预设:“1、2分别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而3、4、5方法用错了,3应该把加号改成乘号,4多乘了一个2.5,应该去掉,5后面还得是0.5乘36。”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预设:“因为根据运算定律是这样的。”

“这样的解释还是没有说明为什么再乘2.5就錯了,不乘才是对的。看来大家都只是会做,但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道理都说不清楚。”

二、利用数形结合,理解运算定律

1.理解36×2.5的意义

(1)我们来看36×2.5这道算式,你觉得这道算式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预设:“36个2.5是多少?”

(2)他从乘法的意义进行了解释,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看。

预设1:“买36支笔,每只笔2.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预设2:“可以解决长方形的面积问题。”

(3)同学们举了不少例子,真不错,那在这些例子中,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都是在求36个2.5是多少?(板书:36个2.5是多少?)

2.数形结合,理解运算定律的应用

(1)独立探究。大家脑海里都有了一些例子,下面请你利用这些例子来有理有据地说一说为什么1、2是对的,3、4、5是不对的。现在你可是荣升为一名研究者咯,请看清楚研究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子(可以是刚才同学举的,也可以是你自己想到的),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来解释为什么1、2的简算过程是对的。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为什么3、4、5的简算过程是不对的。

(2)小组合作。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请看清楚合作要求。

①把研究结果相互交换,试着读懂其他三个同伴的方法。②如果读不懂,再请教同伴。③想一想,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

解释第1、2题为什么是对的(学生作品)。尽管从运算定律的本质含义上去解释第3、4、5题为什么是错的很难,但是有时你真的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力。

(3)全班交流汇报。现在请几个组上来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有请分享者之前,老师想对倾听的孩子们提出要求,请大家边听边思考:

①方法对吗?有什么建议?②你受到了什么启发?③对他的方法,你有什么疑问?

分享者介绍完自己的方法后问同学们:我的方法对吗?你们听懂了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你还有什么疑问?

(4)回顾小结。同学们,你还记不记得刚开始我们是怎么来解释这5个题目的对错的?我们只说了运算定律的应用,而现在我们又是怎么来解释的?举了具体的事例,画了很多的图形,有具体物品价格的图,有图形面积的,这样有理有据的解释更加直观,显得与众不同,别人更加能理解。是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①通过各种画图的方式来解释更为直观、更好理解了。②都解释了36个2.5是多少?

三、练习巩固

出示:79.9×7+4×79.9-79.9。

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事例或画怎么样的图形来说清楚这个题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36个2.5是多少?”这个例子对小数乘法简便计算进行了重新认识,相信今后你一定能有理有据地分析简算了。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创造情境、画图表示的方法,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真正理解了其数学的本质含义,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改进,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的简便计算铺路搭桥。

【參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
简析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