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乡村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效去除“小学化”

2020-06-01梁刚健

教育界·A 2020年4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小学化优化

梁刚健

【摘要】由于师资不足、设施落后等各种原因,乡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深入调查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优化乡村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效去除‘小学化”的建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优化一日流程,让活动更顺畅;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游戏理念;一日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主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小学化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改变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7B051)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尤其在农村,重教轻保,重知识轻能力,学拼音,写汉字,算算术题是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甚至英语、珠心算、手脑心算等课程更是成为它们招生的“法宝”。乡村幼儿园“超前教育”带来的隐患也日益严重,导致很多孩子上小学之后,产生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有效纠正乡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我们课题组从“一日活动”这个环节入手进行实践研究,總结出以下乡村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策略。

一、优化一日流程,让活动更顺畅

课题组通过对博白县、陆川县多家乡镇幼儿园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一般都是这样安排:入园→晨检→自由活动→早操→早餐→集体教学活动1→集体喝水、如厕→水果(点心)→集体教学活动2→集体喝水、如厕→游戏活动→集体洗手、如厕→午餐→自由活动→午睡→午间操→午点→集体教学活动3→离园整理→离园。其中,有些幼儿园早餐之前有早读环节,下午还有第四个、第五个集体教学活动,完全是小学版的“课程表”。这样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有以下弊端。

第一,环节多,教师和孩子像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似的,总是在赶时间,教师、孩子都紧张,越是紧张越容易犯错,教师难免会失控。

第二,教师在一日当中不停地组织孩子排队、就座、喝水、上厕,过渡环节居多,教室里总是听见教师在指挥“请第×组的小朋友排队喝水”“请第×组的小朋友排队上厕所”……孩子常常处于等待、游离和无所事事当中,造成时间浪费;而且,孩子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就会出现打闹、喊叫、破坏环境创设的现象。

第三,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环节让教师陷入急于向幼儿灌输知识和技能之中,孩子自由、自主学习和游戏的机会很少,容易滋生“小学化”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乡村幼儿园应该优化一日活动安排,一日活动流程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能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还要照顾到个别幼儿差异,因此,一日活动安排的环节越少越好,可以整合的尽量合并。比如,一日活动可简单分为“户外游戏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自主游戏活动”这几个环节。

首先,要保证每天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科学安排户外活动“夏天躲太阳,冬天追太阳”。夏季,尽量把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早上,“晨间活动+早操+户外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避免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进行户外活动;冬季,户外活动要注意预防冻伤和感冒,可以把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集体教学活动或者区域活动之后,“早操+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户外游戏活动(体能锻炼)”,保证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能够加强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其次,除去早餐和午餐,其余的生活活动,例如课间点心、午点、喝水、如厕、洗手,都可以融入区域活动或者自主游戏活动当中。孩子在出现生理需求,如口渴、尿急、出汗、手脏等情况下会自我解决,养成不依赖成人督促的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幼儿排队喝水、排队上厕所、排队洗手、排队用点心的场景不再出现,减少了消极等待,避免孩子出现枯燥无聊、烦躁不安的情绪。

再次,减少集体教学活动,增加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幼儿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区域活动最大限度满足了孩子自主通过环境、游戏材料、同伴进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去获取有益经验。因此,设置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也是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二、一日活动各环节渗透游戏理念

游戏最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一日活动中首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教师要做的事情是减少集体教学活动,每天保留一个足矣。晨间活动、区域活动、餐后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生活活动的时间要尽量充足,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尽情发挥,尽兴玩耍。还要把游戏理念和游戏精神渗透到各种活动当中,积极给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幼儿创新游戏玩法。

1.生活活动游戏化

在区域活动当中创设“加油站”“小吃街”“甜品屋”等休闲、交往区域,把日常喝水、吃点心(水果)等生活活动融入区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油”(喝水)、“品尝美食”(享用点心、水果)等活动。游戏和生活的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学会了自我服务,而且使其萌发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2.区域活动丰富灵活

班级各个区域规划要方便幼儿流动,让幼儿随时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自身的角色扮演投入另一个游戏当中,也可以把各个区域活动有效地连接起来。例如,扮演母亲角色的幼儿游戏流程“超市”买菜、买生活用品—“娃娃家”做饭—带娃娃“阅读区”看书—“理发店”等,自由切换各种模拟生活的场景。

3.户外活动多样化

户外除了创设可以攀爬、奔跑、跳、钻等大肌肉发展的活动项目之外,还应当创设角色扮演区,例如,过红绿灯、野战、野餐的场景;利用山坡、障碍物、堤坝、地沟、山洞等场景进行“打仗”;利用小溪、小桥、木屋、帐篷、烧烤场等进行“休闲活动”;创设迷宫、高台、攀爬树木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些环境的创设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游戏想象,从而促使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生成新的游戏。

4.集体教学情境化

在集体教学活动这一环节,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操作材料创设真实场景,使幼儿融入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验、实践、总结,从而避免“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例如,在“序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游戏的情境,通过玩游戏“传花花”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在导入环节以“小玩偶”(可以是小朋友熟悉的熊大、喜洋洋、汪汪队成员等)的身份跟孩子们打招呼:“我想和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小朋友握握手。”“我想和从左往右数第三个小朋友抱一抱。”“我想和从后往前数第×个小朋友……”接着在新授知识环节中,让孩子们和“玩偶”一起进行“传花花”的游戏,在游戏中感知什么是序数,并且知道序数的作用。在鞏固环节中,可以采取“连线”方式检查孩子对序数的理解和掌握。

以游戏化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很好地避免了“灌输知识,强化技能训练”的小学化倾向。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让孩子的一日活动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三、一日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主与自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对于以直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是很肤浅的,甚至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透彻地认识事物必须通过亲自实践。因此,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当中,教师应注重让幼儿自主、自理。教师要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和体验,体验失败与成功,允许犯错,鼓励改正,自我积累成长经验。

首先,在生活活动当中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不急不躁的良好生活习惯。例如,在“起床”这一环节,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在很短时间内叠好被子,整理衣物;能力较弱的孩子就需要充足的时间和耐心的鼓励才能完成,不能因为做不好或做得慢而遭到批评或者包办代替。其次,生活活动尽量让孩子自主、自理。例如,口渴了懂得自己接水喝;手脏了懂得去洗手;用餐时自己取餐(提倡班级自主用餐);大小便自己去解决;衣服湿了、脏了能自己更换;会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遇到困难懂得去求助别人(同伴或教师);中、大班的孩子可以从自我服务提升到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如主动参加晨间劳动、轮值当值日生、热情帮助同伴等。

此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很多环节也是可以让幼儿自主完成的。例如,入园时按要求自主签到,离园时能够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户外活动时能够听音乐(或指令)行动,区域游戏时自主选择区域与玩伴,自行插好入区卡。像小吃店、烧烤摊、茶室等区域,活动开始时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布置场景,结束时按照标识整理归置操作材料。部分区域材料,教师只投放原材料和半成品,幼儿根据活动需要或者图示自主制作玩具,自制成功的玩具还可以投放在其他的区域供大家玩耍。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理与自主。

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既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更需要自理、自立地成长。乡村幼儿园条件有限,家长经常急功近利,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幼教教研员责无旁贷,应该积极为广大农村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空间,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强化积极的游戏体验,有效去除乡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小学化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真自主 假主动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