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差异化物理实验教育

2020-06-01郑哲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新课标

郑哲

摘要: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曾指出:教师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等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情教育为载体,在尊重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发展。对此,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运用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7-2

所谓差异化教学就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工程进行相关设计,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了解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探討。可以说它的运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它与生活实际、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学生融入社会发展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为此,面对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实现学生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差异化教学手段为学习辅助,在不同学习任务、不同学习目标的设置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基本上处于教师实验学生模仿、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一个被动学习过程,不仅无法落实人本教育理念,还会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厌学的心态。而差异化教学的融合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载体,对实验内容进行层次布置,既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培优带差的学习形式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分析实验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它的落实与运用不仅可以实现物理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还可以构建师生之间和谐交往的桥梁。对此,教师一定要将差异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价值,通过科学化教学策略的融入使得学生在差异化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落实策略

1.结合学情教育,分层设置学习任务,实现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行差异化教学,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进行综合考量,在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其次,对实验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在了解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目标的同时融入学情分析,展开分层学习任务的布置。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在物理实验分层学习任务的完成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物理实验内容时,旨在让学生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知识内容。为此,在开展差异化教学的时候,为实现学生物理实验学习质量的提升,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在任务分层中实现学生实验自信心的培养。好比,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透镜的作用、用途、重要参数、实验教具”等进行分析;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焦距的测量方法以及实验方案”等进行探究分析;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凸透镜成像实验什么时候成正立放大的像?等进行规律探索分析。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中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清楚的实验思路。

2.践行课程标准,开展分层合作探究,提高差异化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说到: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物理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当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教学时,可以融入分层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培优带差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在独立学习目标的完善中进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既可以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又可以实现民主教学、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和品质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学《测量物质的密度》这一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讨,以此来提高实验成功率、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认识各个实验教具的用途以及理解密度概念ρ=m/V为学习目标;对于中等生,可以让学生以独立设计实验步骤为学习目标;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以学会计算、分析、总结为目标。然后为学生提供盐水、两桶、石头等教具让学生展开物理实验。同时,为提高分层合作学习效率,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小组竞争赛,以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实验总结等为标准进行竞赛,优胜小组可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而且,教师还可以派选优秀小组代表进行实验演示和实验讲解,在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实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教学,发挥育人的价值功效。

3.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分层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的物理实验思维能力

初中生正是处于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面对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融合使用,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为考量标准,自然而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结合不同的问题引导。为此,为实现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融入分层问题引导为辅助,在问题的探索分析中实现学生物理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活动中让教学目标得以完善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物理实验内容时,对于后进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还是不需要靠力来维持呢?生活中有哪些惯性的例子?”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惯性的特点是什么?”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利用毛巾、棉布、木板、小车等教具进行实验探究,对小车受到的阻力与运动的距离进行表格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深化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与实验探究中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4.依据学生差异,融合分层评价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自信心

在差异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科学的评价,要知道初中生正是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时候,他们渴望外界的认可,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为此,在开展物理实验的时候,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可以融入分层评价的教学手段,在分层评价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例如,在教学弹力实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为载体进行综合考量,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借助分层合作互评、学生自评等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局面。而且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懂得弹力产生条件、认识生活中的弹力等为综合评价考量内容,在客观、全面、民主的评价学习中使得学生能够拥有物理实验学习的自信心。以此来实现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践行,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

三、结语

对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尊重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研读,通过分层学习任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合作、分层评价等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得学生能够在物理实验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中得到物质实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宇杰.浅议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差异化物理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7(01):173-174.

[2]严润泽.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差异化实验教学探讨分析[J].中学物理,2018(4):65-6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差异化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索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改革对学生的评价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