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你拍好作业

2020-06-01于海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师生笔者微课

于海林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师生之间往往需要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教学,微课是网络教学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方式。在师生通过网络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技术问题使教学过程受到干扰。如学生在讨论时录入文字慢,无法正常与教师沟通,学生上传的作业拍得模模糊糊,甚至图片方向还是倒着的……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帮助教师、学生解决这些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的技术问题,使师生之间的网络学习变得更加顺畅。

下面笔者以“教你拍好作业”为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

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学生是微课学习的主体,牢固树立“学习者中心”微课设计与创作理念,即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好学情调查,深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想学什么,而非自己会做什么、想做什么微课。可在微课开发之前做好调查,做好开发计划,并在微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学习者会遇到什么困惑、对什么感兴趣、想延伸学习什么,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微课内容,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笔者发现“停课不停学”时期,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信息技术问题不一定和教材上教学的内容完全一致。

延期开学第一周,笔者从班级群里收集到了一些学生上传的作业照片,发现学生在拍摄作业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作业是否正确,而提交照片的质量往往被忽略(图1)。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提交上来的照片构图上有横有竖、有正有斜;照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模糊、有的灰暗、有的曝光过度;照片尺寸不一,有的采用4:3的比例、有的采用16:9、还有的采用1:1。

图1所示的这两张学生拍摄的作业照片问题比较典型且具有普遍性。第一张作业拍得模糊、字迹不清楚,第二张作业方向颠倒。这些照片都不利于教师审阅、批改和整理,在师生网络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辨识、调整,这可能会占用师生学习交流的宝贵时间。那么,将摄影的相关概念以及拍摄技巧等作为教学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提高“停课不停学”期间师生教与学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微课的内容确定为“教你拍好作业”。

根据学生注意力水平设计学习任务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强。疫情期间,学生只能在家中由家长陪同或者是自己独立学习,学生的注意持久性和稳定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可能会有所降低。如果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往往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所以,笔者在微课设计时要做到内容少而精,围绕一个主题,将教学内容聚焦到一个或几个实实在在的小知识点上展开教学。

笔者分析了学生上交作业照片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归类,确定了微课的知识点与目标,具体安排如表1。

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生活化情景

作为教学资源,微课一般在无教师现场指导的场景下,由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坐下来专注收看,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成功的关键。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所以,微课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微课设计的重要手段,把教學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切身感知现实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碰撞交流中,激发其探究生活的兴趣,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笔者在制作微课时,微课的开始部分都是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模拟生活情景,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讲解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吸收和内化知识(图2)。

案例1:师生的情景对话

师(背景为书房):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本应开学的日子推迟了,为了大家身体健康,同学们不得不通过网络在家学习,同学们的作业也要通过网络传给老师。在接收作业时,老师常常会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

学生(背景为家):老师,我今天的作业完成了,您能帮我指导一下吗?

师:太好了,那你拍个照片发给我吧。

动画出示学生拍摄的作业照片。

师(皱着眉头):你拍的照片好像不太清楚呀!

引入课题:怎么把作业拍清楚。

吸引学生无意注意,采用多媒体手段支撑

除了兴趣以外,在制作微课时还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以保证学生注意力更持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动态的刺激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因而,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多媒体手段融入,通过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动画完美结合,让画面动起来,提升微课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刺激学生无意注意。

案例2:“如何将作业拍规范”讲解“俯拍”概念

在教学“俯拍”这一概念时,笔者先以动画效果出示了关于俯拍的文字和照片,然后播放通过“万彩动画大师”软件自带的语音合成技术生成的虚拟人声讲解“俯拍”概念。接着,播放教师演示俯拍技巧的视频(图3)。

微课的传播与共享

微课视频和相关材料制作完成后,要上传到相应的网络环境中供教师、学生使用。所以,微课作品要考虑到容量小、易传播的要求。笔者在设计微课时力求微课视频容量不超过25兆,时长不超过8分钟,满足微信、快手等平台的传播要求。制成的微课视频尽可能采取多渠道传播,一方面,将视频直接转发到班级群,让学生直接下载学习。另一方面,将微课视频上传到房山区信息技术公众号平台(房山et微学堂)及腾讯视频、快手平台,方便更多教师参考和学生学习。

有人说:“微课,效微不薄。”每一节微课虽然非常短,却能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疫情期间,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巧用其效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辅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停课不停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参考文献

郑小军 .“学习者中心”微课设计与创作原则探析[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58-66,86.

储海平,王祖凤. 关于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微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9(24): 81-84.

猜你喜欢

师生笔者微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师,别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麻辣师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