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教学更有效

2020-06-01任志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疫情学校教师

任志梅

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教育运转的常态和人们生活的状态,步入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模式。但是在线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下教学的线上化,不仅体现在空间、技术环境、教与学方式的极大不同,在理论上更有联通主义、新建构主义、多媒体理论、认知心理学、脑科学、认知负荷理论的支撑,以及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科学理论的建设与应用。在实践层面,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以及具体的区情、师情、家长素质和学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实效,非常时期激发教师的非常神采,非常时期彰显学校的非常担当。

树立正确的在线教育观念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容理解地加快了教育领域工具和技术变革,教学模式和学校形态的改变,但是前提还是人的观念的转变。

一是全面育人观。“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停课不停学”指的不仅是在线教学,更多的是指居家学习,教育人要上好现实这堂最好的大课。

二是学生中心观。所谓“停课不停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什么。如果说,传统课堂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那么在线课堂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导。教师要以差异化居家环境中的学生立场为中心,牢固树立以生定学,以学定教的思想。

为此我们在2月初就对学生的终端学习工具、居家学习环境、学习是否有人监护及监护人是谁、是否报有社会机构网上学习培训、家长是否是医护工作者等有关信息,使用问卷星进行调查。以便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管理。

我们还引导教师为了“学生的学”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服务与预设:为老师在线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微课、测试题、课后作业);采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换一种方法或提供例子以帮助其理解;在线教学时为学生精心设计好问题;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多种教学策略;适当调整课程设计以支持个性化学习;能够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能够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能够控制和预设学生在线学习中不良行为的发生;建立起有效的在线课堂管理模式;能够明确自己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期望;能够对在线教学中具有违抗性的学生做出很好的反应;能够设法鼓励在线教学中表现出低兴趣的学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帮助在线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

三是亲师信道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何让学生隔空在云端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我们号召老师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居家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劳动、锻炼和心理健康。

四是联通交互观。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交互,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个体交互,更有着人与资源、人与技术、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广泛交互。在线教学的联通性,是学生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转化的重要媒介,是保证在线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由此,网络虚拟与物理实体空间、人、技术、资源等构成了在联通主义视角下相互交互和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环境,完全以学生个体为核心要求的学习环境将迭代升级为群体学习环境。

探索多样的在线管理策略

云端管理关乎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线上教学关乎学生,学生关乎家庭,家庭关乎社会。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线上教学取得实效,不耽误学生,使教师、学生、家长立体交互;如何让线上管理为学校文化注入灵魂,不因居家办公而影响团队凝聚力和戰斗力。

1. 指挥快捷高效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领导干部超前思维,顶层设计,构建学校钉钉办公系统中管理组织架构,形成校级首脑—级组领导—教研组长和级组长—级组群—学科群的云中指挥系统和“附小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延期开学领导小组”微信群。确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精神贯彻落实的畅通无阻和精准高效。

2. 培训力求赋能

(1)感言评比赋能向心力。为了让生长教育深入人心,为了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理解、认可与憧憬,每年2月14日我们都在教师中开展“当生长遇到春天”的感言征集。内容有三个方面:附小印象、校长声音、同伴力量。

(2)系列讲座赋能思想力。此次培训涉及主题有新教育通识——新教育实验概述;研发卓越课程——课程,让教师站起来;家校合作共育——全员家访:就想爱你多一点;多维立体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等。14天近30场精彩报告,让教师们对学校文化形成、完美教室打造、课程建设开发、教师专业成长、家校合作共育、未来学校的样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赋能技术力。全新的工作方式需要云中平台与信息技术做支撑。为此,学校制定了利用疫情契机加快未来学校和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计划,迅速启动骨干教师、年级组长、全体教师层面的信息技术培训。

(4)经验分享赋能行动力。把每个孩子都放在眼里,让孩子的每个方面都能和谐发展,教师例会上我们安排老师就组织线上学习、小组答疑、班级社区交流、云端班级管理、非常时期家校沟通等问题进行交流。

设计丰富的抗疫生长课程

1.空中项目与主题引领年级课程管理

疫情期间,学校执行扁平化管理,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通过跨学科的项目与主题学习增强级组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如四年级的“新冠肺炎”主题,探究学习围绕病毒是怎么来的、如何传播、怎么预防、抗击疫情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事迹、“逆行者”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等问题展开,让疫情这本大书,一页页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三年级的“武汉”主题,让孩子全面了解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并用手绘图表现出来。

我们还有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如“小工匠”课程,一年级小小美食家、二年级小小工艺师、三年级巧手做玩具、四年级小小服装设计师、五年级小小工程师、六年级小小建筑师等。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减少灌输管控,促进深度互动;留足空间,让孩子自主自律地学习;促进跨学科整合;关注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2.主播阅读与分享优化班级社区管理

在延期开学的一班一策管理中,年级层面教育观念、策略、方法要一致。每一位校级干部都负责一个年级,中层负责几个班级,年级组长、骨干负责几个老师,不断优化班级社区管理。

如五年级1班的靳桂香老师设计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整本书阅读项目来带动学生的线上学习和阅读。她以“如何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推动全体学生整本书阅读?”为驱动问题,先在班级内招募了5名成员组成运营团队,将这个问题抛给团队,先让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实施进行设想。运营团队的成员根据各自所长迅速自然分工,构成了由运营总监、技术总监和带读主播等职位的团队。然后在靳老师的辅助之下,他们确定了班级整本书共读的组织方式是每晚通过钉钉直播带动,通过招募主播并设计核心问题组织同学们讨论来实现深度阅读的目的,同时,根据同学们的阅读经验和阅读兴趣确定了共读书目为《城南旧事》。运营团队在全班内招募了录播志愿者,把当天需要讨论分享的章节用喜马拉雅读书的方式录制给全班同学聆听,解决了阅读材料的问题。为从根本上提升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继而在全班直播讨论的过程当中实现深度学习,运营团队设计本章节核心话题的任务。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完善,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整体素养,把这个真实的任务做得风生水起,其乐融融。这也是“停课不停学”、成长正当时最好的注解。没有学生会被落下,没有学习不会发生,教育就是顺势而为,成长就会呼啸而至。

疫情是灾难也是契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不管延期开学的日子何时会来,我们求索的信心和勇气不减,带着干部、老师、学生、家长用创造性的云端实践与创新迎接校园胜利会师的那一刻。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怀柔区位于北京城区东北部,是全市面积第二大区。青龙峡、黄花城水长城、慕田峪长城及古代的渔阳郡首府位于其境内。2014年APEC会议在雁栖湖举行。怀柔区是北京市科技文化高端产业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卫生区。怀柔区当前正加快构建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其中“1”是指以生态涵养为核心,“3”是指包括科技创新、会议休闲、影视文化等功能要素的融合建设。随着区域功能的新定位,怀柔区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推动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猜你喜欢

疫情学校教师
战疫情
最美教师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