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凸显的出版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0-06-01张立红

出版广角 2020年7期
关键词:出版业纸质抗疫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加速了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给出版业的创新出版带来新一轮挑战,也为出版业带来融入出版国际化的机遇。文章从出版业面临的四个挑战入手,从强化社会效益、创新出版、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分析疫情下出版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优质业态,为世界输出暖文化等观点。

【关 键 词】疫情;数字化出版;社会效益;暖文化

【作者单位】张立红,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7.005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出版业对此既有心理预期,也有将“黑天鹅”看作机遇的共识,并由此引发反思:疫情之下,我国出版业面临哪些挑战?疫情后人类的思维模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版业作为文化引领行业有哪些机遇?疫情带来的数字化冲击会给出版业带来哪些变化?疫情后出版国际化的路径在哪里?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印厂和物流的原因,纸质书出版和线下书店经营被按下“暂停键”。根据《出版人》杂志报道,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对全国5500多家实体书店、3400多家网络书店的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线下书店销售码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71%。但是,数字化图书的阅读量却大幅增长,下载量和利润也出现较大增长,其中有声书表现最为突出。疫情防控期间,有声书的用户量大增,到4月初,仅“上海援鄂医疗队战‘疫日记”在喜马拉雅FM的累计播放量就约达1500万次。有声书走出利基已成为事实,图书直播及短视频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复工之后,出版业如何找到突破点,认清挑战,寻找机遇,是出版人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疫情之下出版业面临的四个挑战

1.线上销售从优势体验变成替代性体验

2020年2月开始,线上销售从优势体验几乎变成了替代性体验,导致纸质书销售又一轮低潮。越来越频繁的线上书店促销,使读者养成了低折扣购书习惯,迫使出版社以利润换销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蔓延,国内疫情防控压力依然明显,各种非常态将迫使线上书店持续低折扣促销。当低折扣风暴升级触及产业底盘时,就会对产业经济产生致命影响,严重伤害出版业的文化生命力。

2.重启工作状态面临压力

这次疫情对伏案工作的文字编辑似乎影响不大,然而,家长孩子同时在家办公学习的模式却严重影响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在全面复工复学之前,编辑很难进入全面工作状态。出于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担忧,一些出版从业人员,尤其是营销、发行及渠道等岗位人员萌生了转行的想法,这些对整个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超过疫情本身,也是出版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3.大众图书选题策划面临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让出版业认识到,内容编辑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模式需要不断更新。疫情防控期间,某大学出版社此前出版的一本科普书因为涉及食用果子狸内容而被大众质疑,出版社为此做出迅速反应,立刻下架该书并发布道歉声明。

大众图书,无论是纸质书还是数字书,一直以来肩负着培养大众人文素养的重任。清华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在抗疫心理讲座中提到:“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原因的灾难,我们总有一种基本的冲动,那就是想要去看、去打听,直到我们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短期内几乎没有专家能充分解释当下,也不能推测未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与人们渴望确定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照,给出版业带来严峻挑战。

4.数字化转型中的文化坚守

与纸质书相比,纸质期刊已经实现较为充分的数字化转型,走向全媒体和融媒体,而纸质书数字化转型正从简单的内容数字化转向精准的知识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进出版数字化,随之而来的是编辑必须完成对纸质书承载的文化基因的认知迁移,加深对数字化图书的文化感知,克服对转型的恐惧,提升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必须在价格战与免费模式的多重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令两者互相促进;必须在深耕纸质书还是投入数字化出版中进行抉择,为自己的职业找到新的出路……只有直面这些问题,出版业才能走出文化危机。

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出版业的社会效益将会在数字化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低价、便捷的形式接触优质内容。这虽然会导致出版业平均利润降低,但数字化带来的社会整体阅读水平的提升和文化资本上扬,使得编辑的职业意义更加凸显,也使业态趋于稳定。

二、疫情防控期间出版业的应对策略

1.强化社会效益

创造社会效益一直是出版业的主导方向。国内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呈现负增长,但整个行业却以极大的热忱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体现了出版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1)免费开放网络图书资源

此次疫情中,出版業的反应速度可以说是惊人的。武汉封城后不到一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慕知悦读”平台就免费开放了300种电子书资源进行知识防疫,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同时也为居家防疫的居民提供丰富的免费电子阅读和观赏内容。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月4日,北京地区的54家出版社开放了多种融媒体、全媒体免费阅读资源,并列出了详细的清单,方便读者使用。3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蔓延,中国多家出版社向多国开放了多语种的免费电子书以支持全球抗疫。如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新冠肺炎防护手册(工作场所)》(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ual for Workplace)在塞尔维亚官方网站开放电子书免费阅读,并同时捐出纸质版权帮助塞尔维亚抗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向抗疫一线捐赠纸质书

方舱医院建立后,京东、当当和武汉大学图书馆、漓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向方舱患者捐赠了数万册图书。不仅如此,人民文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还邀请了数十位作者进行网络直播,从文学、心理学和科普等方面帮助读者进行知识防疫和心理防疫。

(3)高效出版抗疫图书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84家出版社利用ERP等在线办公系统,借助多家电子书平台,联合数百位专家及相关防疫部门,在印厂停工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推出150种防疫新书的电子书和音频。目前,各个出版社已经初步建立了自营数字化渠道,复工后还应建立社区零售网点,将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融入读者日常生活,真正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免疫力,持续增强社会效益。

2.加速职业能力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版企业抓住时机,较好地进行编辑培训。从2月初在线办公阶段开始,一些出版社就利用直播平台对编辑进行分阶段培训,指导在线办公的编辑进行自我管理,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借助疫情资讯引导编辑以更开阔的视角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个人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为疫情后全新的文化时代做好职业规划;组织编辑认真反思,充分认识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是未来职业人士的首要素养,通过反思来加强编辑应对复杂信息的能力、选择作者和稿件的能力与数字化办公能力。

3.抓住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第44次CNNIC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达8.54亿,网民人数和移动端阅读数字再次大幅增长。在《人民日报》等主流融媒体带动下,我国融媒体快速发展,2020年底将普及到县级地区,由此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力。

相对而言,纸质书的数字化转型大多还处于内容直接数字化层面,虽有创新但进展缓慢,远不能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强力带动了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出版业应借助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数字产品热度,从有声书、APP、小程序、短视频、在线直播、立体电子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体系化调整,要尽把免费模式带来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借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抓住疫情后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机遇。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自建专职团队、外包和混包等模式推进。

(1)自建专职团队

出版社可以自建专职数字化团队,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制定数字化转型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研发多元数字化产品,注册抖音、喜马拉雅FM及钉钉账号,创意整合内容资源,推出多元、系统、精准的内容体系,实现产品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营销推广数字化。

自建数字化转型专职团队,能使出版机构专业化程度更高,系统更完善,资源整合更便利,数据更完整且复用价值更高,从而提高内容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在与外部合作中保持优势地位。

(2)外包或混包

为了专注内容优化,很多出版社将排版、封面设计等工作细分并外包,外包后图書的设计排版更为精致,手感也越来越好。同样,出版社可以保持原有传统出版板块,进行精耕细作,而将数字化板块整体外包。随着网络学习的风行,出版社应积极探索与数字化教育专业团队合作,将教育类产品的数字化生产、运营及推广外包,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后的全新教育出版业态。

如果出版社由于暂时不具备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本建立自己的专职数字化团队,可以向专业数字化团队学习,或灵活地与不同团队合作,采用混包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需要将内容重新整合以适应移动终端呈现,提升表达内容资源的能力和新媒体营销推广能力,这也是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4.积极创新出版

此次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和由疫情引发的出版数字化转型,不仅让出版业多年来“只知有读者,不知读者是谁”的状况发生改变,也使得未来的选题策划更为精准,触达读者更为迅速。

(1)提升科普类图书的科学性

多家数据综合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纸质书还是数字化产品,抗疫类科普书的点击率和阅读量都位居一位,心理类图书排在第二,这与笔者两个月来的跟踪调查相吻合。出版业要从这次疫情中发现并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提升科普类图书的科学性。哈贝马斯认为,未来人类将生活在不确定中,并警示经济学家要谨慎发表观点,以免误导大众。对出版业来说,出版和推广目前市场上需要的科普及心理类图书,将有助于帮助读者找到促进彼此成长的交流方式,团结友善地面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挑战。

笔者在十多年前出版《智能简史》时就预感到AI的发展将带给人类巨大危机,并开始研究人类超越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笔者发现,想象力和感受力是人类目前超越人工智能的两大重要能力,而科学、艺术和古文化是这两大能力的重要知识源泉。简单地说,科学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最佳沟通方式之一,人类产生误解和迷茫时,可以通过科学化危为机,共同进步。疫情的暴发将促使出版人更重视规划这类选题,帮助读者获得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匹配的感受力与想象力。

(2)全媒体、融媒体出版和营销

疫情下,全媒体图书崭露头角。清华大学出版社1月25日就开始集结社内多方力量,全面启动应急出版流程,第一时间以微信公众号、电子书、有声书、直播等融媒体形式向公众发行了《战“疫”心理防护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手册》《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营养膳食指导(漫画版)》等多部抗疫图书,实现了防控和疫情的无缝连接;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在多家直播平台上进行了20场“爱心抗疫”现场直播及开设网络免费课程,为读者在线解答疫情期间的抗疫心理、亲子教育及亲密关系等众多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2月初就开启了有声书、短视频和直播课程等融媒体推广活动,各种媒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起到了良好的推广效果。融媒体推广促使人民文学出版社抖音号粉丝在疫情期间暴涨,达到40万。疫情后期,该社很多专业编辑也上阵直播,在纸质书销售低谷的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图书《我的原野盛宴》取得了优秀的销售业绩。

3月5日,上海音乐出版社与上海市音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数字化策划模式,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了上百位作者联合创作出版了《出征出征——抗击疫情优秀歌曲集》等全媒体图书,并在哔哩哔哩、阿基米德等平台举行“云首发”,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媒体、融媒体图书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的重要创新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图书也要遵循严格的出版规范,以便其长期健康发展。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有声书势不可挡,短视频成为下一个风口已无悬念,这些趋势不仅将加速全球数字化进程,也赋予出版人构建优质业态,引导读者了解、适应新时代的重任。

5.共同体视角下的出版国际化

近年来,我国对外输出版权成绩显著,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仅2018年全年共输出图书版权10873项。输出去多、融进去少一直是对外输出的瓶颈,而此次中国出版业在国内外知识抗疫中却收获了良好口碑和全球美誉。

新星出版社的《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一书2月14日即与海内外读者见面,是中国第一本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故事的多语种图书。该书真实记录了一些普通的以色列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生动讲述了在灾难面前青年人的力量和抗击疫情的故事。

湖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英文版是最早在美国境内发行的抗疫图书,一周内就完成从签约、翻译到送印的全流程,3月4日开启亚马逊网站预售,并在两周内收获数条好评。3月20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塞尔维亚欧罗出版社(IKP Evro Book)签署了版权输出协议,至此,鄂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拥有17个语言版本,版权输出到全球21个国家与地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也在短短50天向海外输出13个语种,该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各国读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护。

除了纸质书,我国多家出版社还以电子书的形式向世界各地输出近20个语种的抗疫相关图书版权,一些出版社将抗疫图书的翻译及版权输出外包中国文化译研网,大大提升了版权输出的速度,个别图书甚至几天内就能与当地读者见面。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2020年一季度各大国际书展全部取消,但是各家出版社仍然设法进行“云参展”,我国越来越多出版社在Instagram、Tik Tok等海外媒体平台进行全球数字化整合、运营和推广。

三、结语

此次抗疫“大考”,将促使出版业长期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导,不仅促进了从业者综合能力的大幅升级,加快出版业全球数字化转型,推进出版国际化从输出走向融入;还促使内容阅读由从上到下向读者进行知识灌输,转向作者和读者以图书为平台进行交互式沟通,从而促进彼此独立思考,以及人类文化资本的整体提升。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出版业肩负消除文化隔阂、输出暖文化的责任,因此,提升应对不确定性未来个人能力和积累暖文化资本的创新图书板块,以及提供中国帮助的图书板块将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强出版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EB/OL]. (2020-02-06)[2020-04-11]. http://www.gov.cn/xinwen/2020-02/06/content_5475396.htm.

[2] Duncan Stewart,Mark Casey,Craig Wigginton. The ears have it: The rise of audiobooks and podcasting TMT Pr edictions 2020[EB/OL]. (2019-12-09)[2020-04-06]. https://www2. deloitte. com/us/en/insights/industry/technology/ technology-media-and-telecom-predictions/2020/rise-ofaudiobooks-podcast-industry. html.

[3] 徐潇然. 助力知识抗“疫” 清华大学出版社抗击疫情纪实[EB/OL]. (2020-02-19)[2020-04-06]. http://m.jyb. cn/rmtzcg/xwy/wzxw/202002/t20200219_297086_wap. html.

[4] 金鑫. 上海出版界抗“疫”出书总动员[EB/ OL]. (2020-02-07)[2020-04-06]. http://m. people. cn/ n4/2020/0207/c3351-13660660. html.

[5] [英] 克莱尔·阿格特. VeriSM数字化时代的服务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6] 新民晚报. 跟着主播去“云游出版社”,看看疫情期间“编辑部的故事”[EB/OL]. (2020-03-05)[2020-04-0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285858600222099&wfr=spi der&for=pc.

[7] 刘昕璐. 让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被“听”见[EB/ OL]. (2020-04-09)[2020-04-11]. http://www.why.com. cn/epaper/webpc/qnb/html/2020-04/09/content_102712. html.

[8] 尹琨.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 (2019-08-28)[2020-04-11]. https://www. chinaxwcb. com/info/555964.

[9]张立红. 想象力经济时代,人类如何超越人工智能?[EB/OL]. (2017-06-14)[2020-04-11]. http://ex.cssn.cn/t s/ts_wxsh/201706/t20170614_3549998_3. shtml?COLLCC=3650 064865&.

[10]张立红. 感受力经济时代,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超越人工智能[EB/OL]. (2019-05-22)[2020-04-11]. http://www. xinhuanet. com/book/2019-05/22/c_1210140981. htm

[11]刘小邦. 全球抗疫,各国出版界的应对方案[EB/ OL]. (2020-04-09)[2020-04-11]. https://mp. weixin. qq. com/s/KxPHdotSJr-nIxHWA_OOlA.

[12]施芳. 戰“疫” +我一个! 北京54家出版单位免费资源上线[EB/OL]. (2020-02-04)[2020-04-11]. http:// media. people. com. cn/n1/2020/0204/c14677-31570286. html.

[13] 许旸. 张文宏等一批学者的抗疫心得结集出版,十三种外语版本同步发行 [EB/OL]. (2020-04-07)[2020-04-11].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663287785435620922& 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出版业纸质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