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開車過久坐骨神經痛多種方法教你越過難關

2020-06-01王厤溱

台商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療下肢疼痛

王厤溱

40歲的方先生,住郊區,平常開車往來上海上班,一天塞車時間過久瞬間突發右側腰痛,彎腰困難,並伴右臀腿酸麻脹痛,經西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給予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治療,如若不解建議手術治療。方先生覺開刀風險大,轉來中醫就診。經過針灸、推拿整複治療後,疼痛減輕,活動漸漸恢復,下肢酸麻脹痛減輕,夜間睡眠轉安。經一個月持續治療後,左右轉側彎腰都不受限,下肢疼痛改善,生活恢復正常。

春冬季在中醫門診中,類似方先生這樣因久坐少動,塞車導致負荷突然增加致坐骨神經痛發作的患者不少,輕者以腰痛為主,下肢症狀輕;重者夜間疼痛明顯,各種方向活動均受限,下肢酸麻脹痛,緩解期易反復,需要長期保養,才能避免病情復發。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臨床多發病,在骨傷科病發率約占40%,多發生在40~60歲人群,由於發病原因及受壓部位不同,可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幹性坐骨神經痛2種。現代因為上班久坐工作繁忙、交通時間延長,很多司機、上班族也在年輕時就發病,臨床表現為以坐骨神經循行和分佈區域的持續性或陣發性疼痛、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周圍神經疾病,產生腰及下肢疼痛,病程長的可出現肌肉萎縮。

中西醫如何治療

西醫:1.保守治療:採取牽引、康復治療及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糖皮質激素等手段。或以臭氧注入向椎間盤突出部位或椎間孔,除無菌性炎症,還可以減少免疫複合物沉積達到抗炎、抑制免疫反應等作用,緩解坐骨神經痛臨床症狀。2.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或病史超過3個月,或首次發作疼痛劇烈,下肢症狀明顯,或合併馬尾神經受壓,或下肢肌肉萎縮或合併椎管狹窄者,建議採取手術治療。

中醫:坐骨神經痛是屬於中醫的腰痛範疇,針灸是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其他如耳針、腹針、火針、委中放血等也都是療效確切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

中醫內治以行氣活血、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袪風散寒、補益肝腎等不同方向根據患者體質,予以治療。如黃芪桂枝五物湯、腎著湯、加味消髓化核湯、舒筋健腰丸等,分別從益氣養血通絡、補腎溫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不同方向治療,都取得不錯的療效。

推拿整骨讓錯位的腰椎複位,減輕神經壓迫,整脊經X片觀察骨盆移位的加以矯正,可以解除局部肌肉的痙攣和矯正骨盆移位對血管、神經的壓迫,從而促進局部血循環和炎症消退,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比起西醫手術,中醫治療的確可以達到很好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採用。

運用整脊手法,矯正骨盆脊柱錯位,放鬆背部肌肉,改善坐骨神經痛神經的壓力,複位腰椎,一般第一次治療即能緩解腰背疼痛,往往2~3周,下肢症狀緩解即能正常行走,一個療程,5周至10周左右多半能恢復正常作息。如本案例的方先生,治療後基本已無劇烈腰痛及下肢放射疼痛症狀,當然局部仍偶覺不適回診保養。

坐骨神經痛保健操

1.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可以緩慢拉伸腰椎,舒緩背部肌肉僵硬。

2.單膝牽伸

牽拉一側膝關節直至感覺到下腰部及臀部適度的牽伸,另側膝關節重複相同動作,可以拉開骨盆與腰椎間隙,緩解疼痛局部壓力。

3.中腰段牽伸

胸部朝地面,盡可能的前伸上體,伸展背肌,舒緩壓力。

4.下身軀幹旋轉

雙膝并攏至於胸前,從身體一側向另一側活動,下落至床面,舒展背肌,緩解疼痛。

日常保養常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壓力增加,開車時間過長,常常讓坐骨神經痛極易復發,注意坐姿端正、仰臥睡姿,柔軟筋骨,這裡列舉幾個保養重點,調養並進,預防再發。

1.熱敷:熱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加強局部炎癥水腫吸收,促進腰部及下肢功能的恢復,一天可以2~3次。

2.作息:提早休息,注意避寒保暖,盡量避免彎腰,減少提拿重物,避免再次傷害韌帶肌肉組織。

3.藥浴:如用中藥杜仲泡澡,原料:杜仲50克煎水(大火煮沸後小火30分鐘)後取藥汁,倒入泡澡水中即可,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

4.食療:飲食上可適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穀物,如糙米、燕麥、蕎麥、小米等,及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黃豆、黑豆、紅豆等豆類食品,以利神經關節營養有助康復。

5.自我鍛煉:初期不宜太劇烈,慢慢加強擴大運動角度,尤其是抬腿、拉筋等動作,每天數次,每次數分鐘。

猜你喜欢

治療下肢疼痛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正視治療師不足問題 締造傷健共融社會
下肢最怕“凉、麻、痛”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院舍治療VS社區治療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