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周围型肺癌超声造影模式与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0-06-01罗文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鳞癌肺动脉造影

倪 丹,罗文才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四川 都江堰611830)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肺癌的发病率分别上升29.83%和47.73%,其中男性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女性居第二位[2]。胸部CT是肺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观察肺癌病灶的强化程度,了解肿瘤组织血供。但由于受到电离辐射及时间窗的限制,胸部CT不能实时动态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4]。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注入造影剂动态评价肿瘤血流灌注的新技术,是辅助诊断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可靠手段[5,6]。目前,临床上主要围绕超声造影对周围型肺癌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为研究热点,而在超声造影于细胞分化程度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次研究选取84例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老年患者,旨在探讨超声造影模式与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筛查、诊治周围型肺癌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老年患者84例,诊断依据《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年版)》[7]中关于周围型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周围肺癌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活体组织学等诊断明确;(2)患者年龄≥65岁;(3)病灶位置适合超声检查者;(4)获得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胸腹部恶性肿瘤及相关感染性疾病患者;(2)患者既往6个月内有超声造影史;(3)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患者;(4)对超声造影剂过敏者。选取的84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65-84岁,平均(73.64±3.25)岁,病理类型:腺癌36例(高分化20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3例),鳞癌29例(高分化14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5例),其他(小细胞癌、转移癌、支气管肺泡癌)1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批准者。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具体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生产厂家:GE公司,型号:LOGIQ E9),配有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记录肿瘤病灶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经肘静脉注入4.5 ml造影剂,并利用5 ml无菌生理盐水封管,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嘱咐患者均匀呼吸并保持体位。选择病灶最佳切面,连续采集3 min动态影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取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消时间、峰值强度和强度指数具体参数。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癌结节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2)观察不同分化程度下肺腺癌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3)观察不同分化程度下肺鳞癌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癌结节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由表1可见: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癌结节与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及开始增强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强分布特征、首先增强部位、填充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由表2可见: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与肺动脉早期、肺动脉晚期超声造影增强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支气管动脉期增强程度、增强分布特征、首先增强部位、填充方式等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病理类型下肺癌结节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2.3 不同分化程度肺鳞癌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由表3可见:不同分化程度肺鳞癌与肺动脉早期、肺动脉晚期超声造影增强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支气管动脉期增强程度、增强分布特征、首先增强部位、填充方式等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超声造影检查是肺癌术前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安全无创、方便快捷、可重复实施等优点。超声造影能通过造影剂使用后散射回声增强原理,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情况[8-10]。有临床研究发现,周围型肺癌多位于肺脏周边位置,当肿瘤生长贴近脏层胸膜时,超声造影检查可通过肋间观察肿瘤的结构及血流情况[11]。因此,探讨超声造影模式与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在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及后期治疗周围型肺癌中尤为重要。

表2 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36例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表3 不同分化程度肺鳞癌29例与超声造影模式的关系

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加是周围型肺癌分期进展的本质,而肿瘤增殖能力增强是实体肿瘤体积增大和肿瘤负荷程度增加的根本原因。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常伴随抑癌基因的异常低表达、缺失和促癌基因的异常高表达[12,13]。本文研究表明,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肺鳞癌与肺动脉早期、肺动脉晚期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存在差异性;提示:超声造影模式与周围型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有临床研究发现,周围型肺癌结节中,新生血管增生杂乱,走形迂曲,结节边缘及间质区微血管分布密集,而周围型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下超声征象以不均匀增强、向心性增强为主要表现[14]。赖江琼等[15]研究认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肺肿瘤内部微血管数量、形态、结构可能影响超声增强模式。此外,肿瘤的供血动脉和淋巴结等因素也影响着超声造影各定量参数。Kondo T等[16]研究发现,肺脏组织与肝脏结构相似,二者均包含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供系统,肺组织良性病变以肺动脉供血为主,而肺癌等肺组织恶性病变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残余血供机会越多,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差。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癌超声造影模式与细胞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肺动脉早期、等增强的肺癌组织倾向于高分化程度,肺动脉晚期、弱增强的肺癌组织倾向于低分化程度,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鳞癌肺动脉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