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的麻醉方法选择

2020-05-31李剑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普通外科芬太尼血压

李剑锋

(朝阳市第二医院麻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心血管疾病合并普通外科疾病手术临床需根据患者机体状态、不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麻醉方法,达到提高麻醉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目的[1]。若麻醉药物、麻醉方式选择不佳,受患者代谢能力的影响,麻醉效果无法充分发挥或手术中增加心脏负荷,提升血压,故为有效解决此该问题,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麻醉药物效果充分发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3]。本次随机选择1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实施舒芬太尼麻醉、瑞芬太尼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100例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分为两组(随机表法),即每组50例样本。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0±10.5)岁,体质量46.20~82.45 kg,平均体质量(64.32±14.25)kg;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2.0)年;肝脏类手术患者10例,肠胃手术患者1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9例,阑尾炎手术患者12例,胆道手术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12例,高血脂患者13例,高血压患者12例,糖尿病患者1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0±9.5)岁,体质量46.18~81.25 kg,平均体质量(62.05±15.15)kg;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6±2.1)年;肝脏类手术患者12例,肠胃手术患者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11例,胆道手术患者9例;冠心病患者13例,高血脂患者11例,高血压患者14例,糖尿病患者12例。精密、细致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均符合研究标准(P>0.05),患者及其家属在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研究目的等情况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上报医院伦理委 员会获批后可实施研究。研究纳入:依从性较好患者,但需排除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麻醉禁忌证患者等,避免影响整体研究效果和研究准确性[4]。

1.2 方法:纳入研究100例患者均于入院后实施常规血压、心率、生命体征、血常规、血脂、血糖、血流指标等检查,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具体病变组织后实施麻醉和手术治疗[5]。术前常规禁止饮食,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常规面罩给氧,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6]。对照组;舒芬太尼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6,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2 mL∶10 mg,剂量:0.1 mg/kg)+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10970027,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 mL∶25 mg,剂量0.3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mL∶50 μg,剂量0.35~1.4 μg/kg);麻醉维持:舒芬太尼(剂量:0.35~1.4 μg/kg)+异丙酚(国药准字H20010368,生产企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0.1 g,剂量4~8 mg/(kg·h),持续静脉泵入)[7]。实验组:瑞芬太尼麻醉,咪达唑仑(剂量0.1 mg/kg)+阿曲库铵(剂量0.3 mg/kg)+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mg,剂量1 μg/kg);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剂量1~2 μg/kg)+异丙酚[剂量4~8 mg/(kg·h),持续静脉泵入][8]。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评估:观察患者麻醉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程度。

1.3.2 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等。

1.3.3 麻醉效果评估:依据应激反应状态、肌肉状态进行评估,①显效:术中未出现应激反应,肌肉组织可正常拉伸,且手术操作顺利在预计时间内完成;②有效:术中出现轻微应激反应,肌肉组织可正常拉伸,未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③无效:术中出现明显应激反应,手术未在预计时间内完成[9]。

1.3.4 血压波动情况评估:依据心电监护仪血压水平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SPSS22.0,计量资料(临床指标、血压波动情况)用t、()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用χ2、%进行检验、表示,3组数据资料对比,P值区间在0.00~0.05,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血压波动情况:两组临床指标、血压波动情况评估,见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血压波动低于对照组。

2.2 麻醉效果:两组麻醉效果评估,见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表1 临床指标、血压波动情况()

表1 临床指标、血压波动情况()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估[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恶心1例(2.00%),呕吐0例(0.00%),头晕1例(2.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对照组:恶心3例(6.00%),呕吐2例(4.00%),头晕5例(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10/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6.0606,P=0.138。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类型,该类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多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功能均出现衰竭现象,对各组织的正常运作产生一定影响,外科手术多发病较急,一旦确诊医师多建议实施手术治疗,但受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体内代谢速度、心血管疾病性质、病情的影响,致使麻醉类药物进行体内后代谢较慢,对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产生影响[10]。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麻醉效果为94.00%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血压波动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这与谢燕斌等[11]研究一致。分析: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明显增加麻醉危险性[12]。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均属于苯哌啶衍生物,前者属于短效麻醉药物,且药效发挥较快,其进入机体后60 s内便可达到血-脑平衡,且该药物不依赖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发挥效果,故安全性较高,且随着近年来对该药物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镇痛作用,有效提高麻醉效果[12]。后者进入机体后起效较慢,但其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且该药物使用后会增加肌肉痉挛发生率,且对呼吸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会明显延长气管拔管时间[14]。

综合上述,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既可提高麻醉效果,又可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且术后患者血压波动较小,还可以缩短气管拔管时间,故该麻醉方法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得到证实。基于本次研究时限、样本数量有效,未对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进行采集,为提高临床参考价值,后期需加大研究时间和研究样本。

猜你喜欢

普通外科芬太尼血压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敬请关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官方微信平台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