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同侧经腹腔与经后腹腔入路的差异

2020-05-31黄泽宝李晓铭刘耿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入路腹腔分组

黄泽宝 李晓铭 刘耿锋

(揭阳产业园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71)

腹腔镜手术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肾上腺切除术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1]。在实际治疗中可供选择的入路方式也比较多,不同医学研究人员对于手术入路选择所持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其中争议较大的主要有经后腹腔入路以及同侧经腹腔入路两种[2]。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4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同侧经腹与经后腹腔入路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4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3.3±1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1.6±3.2)kg/m2;肿瘤平均直径(3.7±0.9)cm;皮质醇增多症患者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5例,嗜络细胞瘤患者3例,无功能性肾上腺瘤7例;实施同侧经腹腔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43.6±10.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1.5±3.4)kg/m;肿瘤平均直径(3.6±0.7)cm;皮质醇增多症患者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6例,嗜络细胞瘤患4者例,无功能性肾上腺瘤6例;40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B超检查、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组织检查均符合肾上腺系统疾病[3];患者均无任何泌尿系统手术史;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参与要求以及手术中治疗方案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者药物过敏情况;患者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同期实施其他手术治疗。

1.2 方法:研究组实施同侧经腹腔入路手术治疗,手术中实施全身麻醉,手术体位为侧卧位,自患侧腹直肌外侧缘平脐水平作穿刺点建立人工气腹,完成后将腹腔镜及套管置入,观察腹腔内情况后,分别于腋前线肋缘下方、锁骨中线肋下约2 cm各置入套管用于操作,再于剑突下3~4 cm偏患侧置入套管,放入分离钳用于协助将肝或脾牵开,充分显露术野,完成后根据患者手术方案以及实际病情状况进行切除操作,完成后于术区放置引流管。对照组实施经后腹腔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操作中的麻醉方式以及体位与对照组相同,但手术中需要将患者腰部弓起,对患者患侧腋线中线髂嵴以上2 cm位置进行穿刺切口,该切口的长度约为1.5 cm,完成后使用血管钳对肌肉层以及皮下脂肪层进行分离,直至腰背筋膜位置,完成后向后腹腔内注入600~800 mL气体,腹膜扩张后插入10 mm套管用于置入观察镜,人工气腹建立完成后分别于腋后线以及前线肋缘下放置套管用于手术操作,在腹腔镜观察下进行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放置引流管。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分析,()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测,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²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40例患者手术治疗中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总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总时间,分组计算对比各项均值。详细统计40例患者手术后肾损伤、肝损伤、出血的发生情况。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40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4],评分项目包含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为0~100,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2 结果

2.1 分组对比患者各项手术指标:40例患者治疗中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总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对比来看,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分组对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40例患者手术后肾损伤、肝损伤、出血的发生率对比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分组对比40例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4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1 40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分组对比()

表1 40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分组对比()

表2 40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组对比[n(%)]

表3 40例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组对比(,分)

表3 40例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组对比(,分)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肾上腺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在实际治疗中可供选择的入路方式也比较多,不同医学研究人员对于手术入路选择所持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其中争议较大的主要有经后腹腔入路以及同侧经腹腔入路两种,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后腹腔镜手术是相对主流的术式,但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和腹腔层面解部的发展,在实际手术中,我们发现经腹腔比经后腹腔有更多的优势,特别对于大的肿瘤来说,优势更明显,现讨论如下:

3.1 经腹腔入路。能够全面观察患者腹腔内的基本情况,操作空间大,血管、组织显露清楚,可以更快地找到并处理肾上腺中央静脉,对于嗜铬细胞瘤可以更好地控制术中血压变化,减少心脑并发症的发生。经后腹腔入路方式在其手术操作中,操作空间较小,一旦出血容易造成术野不清,对周围组织误伤,有时操作切破后腹膜,气体进入腹腔内,可以进一步压缩后腹腔的空间,造成手术困难,出血增多[5-6]。

3.2 经腹腔入路,可省去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的时间,医师操作体位也比较舒适,更能顺利完成肿瘤组织切除操作,一旦出现出血,止血更加容易,手术操作时间缩短,虽然对患者腹腔内其他脏器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快康复理念的实施,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对比组没有明显差别,同时因为减少了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提升[7-9]。而经后腹腔入路,虽然可以减少对肠道的干拢,但需要时间建立腹膜后操作空间,而且医师操作的体位相对不够舒适,一旦有出血,止血相对困难,出血增多。

3.3 对于较大的肿物,因为显露切除更加困难,所以经腹腔入路手术更有明显优势,可以更好显露,很容易就找到肿块,并分离肿物周围的血管和组织,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好于经后腹腔入路[10-11]。

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就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难度,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来看,差别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经腹腔入路手术在肾上腺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40例患者就手术后肾损伤、肝损伤、出血的发生率对比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肾上腺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中配合经腹腔入路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肝肾系统造成的损伤,降低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40例患者手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腹腔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更佳,术后各项生命指标的恢复速度更快。

综上可知,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患者治疗中选择相适合的手术方式对于手术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腹腔入路手术在其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手术之劳效果更佳,且手术安全性更佳,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入路腹腔分组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