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酰胺结合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20-05-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总苷红斑狼疮环磷酰胺

徐 岩

(大连市友谊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大连 116000)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一直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方案,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诱发消化道溃疡、感染、高血糖等疾病,大量使用环磷酰胺会引起性腺损坏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故运用该方案治疗疾病存在一定局限[1]。对此,减少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的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白芍总苷是提取自白芍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多重、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故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对象,结合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对其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72例。入选标准: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相关标准[2];治疗时无重症狼疮表现,SLEDAI评分5~14分;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药物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血液系统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6例。单一药物组:男11例,女25例;年龄19~68岁,平均(36.75±6.23)岁;病程2~8年,平均(5.25±1.72)年。药物联合治疗组:男10例,女26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2±6.29)岁;病程2~9年,平均(5.39±1.67)年。经统计学检验,单一药物组、药物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用量为每日0.6~0.8 mg/kg,用药6周后,每周减少剂量5 mg,药物剂量至30 mg/d时,每两周减少剂量5 mg,药物剂量至5~10 mg/d后维持用药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单一药物组每半月施行一次环磷酰胺冲击,每次治疗长达2 d,第1天药物用量0.2 g,第2天药物用量0.3 g;初期治疗结束后,每月施行一次环磷酰胺冲击,药物用量2.0~3.0 g,随后根据病情状况每3~6月施行一次环磷酰胺冲击,用药剂量2.0~3.0 g。药物联合治疗组结合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进行治疗,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同单一药物组,同时服用白芍总苷0.6 g/次,2~3次/天。

1.3 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环磷酰胺总用量、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SLEDAL评分及尿蛋白;SLEDAL评分对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估[3],无活动0~4分,轻度活动5~9分,中度活动10~14分,重度活动≥15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随访1年,统计疾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两组环磷酰胺总用量及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对比:药物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总用量、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单一药物组明显减少,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环磷酰胺总用量及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对比()

表1 两组环磷酰胺总用量及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对比()

2.2 两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的对比:药物联合治疗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较单一药物组明显下降,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的对比()

表2 两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的对比()

2.3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的对比:药物联合治疗组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5.56%。单一药物组尿路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霉菌感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疾病复发8例,复发率为22.22%。药物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单一药物组,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749、4.1806,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可使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等细胞因子的数量及功能出现异常改变[4]。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难度较大,既往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的方案中,用药无效的患者可达10%~51%。研究表明[5],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治疗的局限性较大,长时间过量使用容易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发生,短时间少量使用又难以控制病情;同时,受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用药剂量的精确把握十分困难。目前,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而言,减少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用量,抑制疾病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此,寻求兼顾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药物,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热点。白芍是芍药的干燥根,含化学成分较多,经研究表明主要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6]。而提取自白芍的白芍总苷包括芍药花苷、芍药苷、芍药内酯等物质,其可以功能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地双向调节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NF-α、IL-1、IL-2的产生亦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同时能够调节Th/Ts亚群平衡,对一氧化氮、人白三烯B4的产生进行抑制。由于白芍总苷的抗炎、免疫调节的多重药理作用明显,目前多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且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近些年,有研究发现[7],白芍总苷对Toll样受体-9的上调有抑制作用,可以遏制免疫复合物沉积和B细胞活化;通过调节Foxp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改善外周耐受状态,促进Tregs、CD4+、CD25+细胞正常发育,能够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反应。临床认为[8],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使用白芍总苷,有如下特点:白芍总苷起效慢,用药时间越长,临床效果越明显;当糖皮质激素减量至5~10 mg/d,环磷酰胺达到诱导缓解剂量时,白芍总苷的用药效果会显著突显出来;对于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过量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白芍总苷具有一定的纠正作用,同时又能解决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用药不足所产生的疾病复发问题;白芍总苷具有保肝作用,可进一步避免环磷酰胺对肝脏的损害。本研究中,药物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总用量、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说明白芍总苷对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用量的控制效果令人满意;药物联合治疗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表明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发现,药物联合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单一药物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和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9-11],进一步证实环磷酰胺结合白芍总苷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结合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总苷红斑狼疮环磷酰胺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勘误声明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勘误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