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0-05-31钟远惠廖敬良杨艳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躯体营养状况食欲

钟远惠 喻 俊 王 昭 廖敬良 杨艳芬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龄问题是社会重要问题。老年人营养状况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体现,个人营养状况与老年人身体健康、抗病能力及寿命有密切联系,合理的营养摄入对老年人非常重要。提升老年人营养状况能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避免一系列疾病及其他不良后果[1-2]。我院收治重残、三无、低保等民政对象,大部分患者长期住院治疗,且老龄化严重。为了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我们尝试开展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首先将此次研究方案报送医疗道德委员会批准,对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老年患者、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均签署自愿书,保证此次研究是所有参与者真实意愿的表现。采用整群取样法,于同一时点选取我院9个普通病区住院5年以上具有认知能力、精神症状稳定(PANSS评分<60分)的237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1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83±9.74)岁。精神分裂症173例(73%),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9例(8%),双相情感障碍45例(19%)。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85例(36%),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152例(64%)。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对研究对象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总分≥20分为营养状况良好;总分<20分为营养不良)。营养状况良好老年人有138例(83.64%),营养状况不良的有27例(16.36%)。男性92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为(71.34±9.04)岁。

1.2 方法及工具:使用自编调查表调查入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疾病诊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蛋白质摄入、罹患躯体慢性病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健康和营养状况及饮食重要性了解情况等。其中,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骨质疏松、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炎或增生、慢性支气管炎、颈椎病、慢性胃炎及其他),存在1项及多项慢性病即为有慢性病,存在0项慢性病为无;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体育锻炼包括太极拳、散步、气功、体操等活动。娱乐活动包括:唱歌、跳舞、书法、扑克等。生活方式良好是指不吸烟、生活规律、无暴饮暴食,有1项或多项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反之则为生活方式不良。

1.4 评价指标:微型营养评估法,根据MNA总分进行营养状况等级评定,共18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价、膳食问卷、主观评价。总分为30分,总分≥20分为营养状况良好;总分<20分为营养不良。焦虑抑郁评定: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测评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老年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罹患躯体慢性病需要服用大量药物以及负性情绪分别有37例、66例、56例,而且对健康和营养状况了解不多(25例)、不懂饮食重要性(29例)也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原因。见表1。

2.2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社会学、罹患慢性病及合并负性情绪情况:根据统计,发现可能会影响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包括:罹患躯体慢性病、生活方式不良、家庭支持度差及合并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见表2。

2.3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不良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罹患躯体慢性病(OR=6.716)、生活方式不良(OR=1.248)、家庭支持度差(OR=2.808)和 合并焦虑抑郁(OR=1.683)。见表3。

表1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n(%)]

表2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社会学、罹患慢性病及合并负性情绪情况(n=237)

表3 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经过MNA量表统计显示,237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中营养状况不良的有27例(11.39%)。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不良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合并慢性病需要服用大量药物、存在负性情绪、对健康和营养状况了解不多、不懂饮食重要性等。罹患躯体慢性病、生活方式不良、家庭支持度差、合并焦虑抑郁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不良的危险因素。

罹患躯体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子。躯体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远不如前,口腔咀嚼能力及胃肠道功能衰退,对食物的敏感性下降,但味觉阈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老年患者对食物的摄取和对营养的吸收[3]。而在本研究中,年龄不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子。老年患者合并躯体慢性病,尤其是合并多种慢性病,一方面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食欲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引起药物诱发性营养不良。此外合并躯体慢性病后,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而患者食欲却明显下降,营养需求与食欲出现矛盾,因而导致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不良[4-5]。

生活方式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子。合理适当的运动对于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非常有利,对于改善老年患者食欲下降有重要促进作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机体活动量,提高能量消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欲和营养摄入。此外,适当的运动还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对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有提升作用,因此对于营养摄入和营养物质吸收有促进作用[6]。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久卧,机体代谢缓慢,食欲不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适当的娱乐活动,例如唱歌、跳舞、书法、扑克等能帮助老年患者快速融入生活群体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乐观的心境,能有效提升食欲和睡眠质量[7]。吸烟严重危害健康,老年患者很大一部分都存在长期的吸烟史,长期吸烟对肺部等影响很大,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8]。

家庭支持度也是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家庭支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家庭支持度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购买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高蛋白食物,而家庭支持度低的往往不能买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食物的选择和营养的摄入[9]。而且家庭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况。配偶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社会支持,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婚姻状况的期望值低于年轻人,但老年人需要感情依附,完整的家庭、良好的婚姻状况可以有效减缓生活的困境以及心灵上的孤独感,得到一种情感支持[10]。子女通常没有时间探望陪伴老年患者,一个良好的婚姻伴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丧偶、单身的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食欲下降。

焦虑抑郁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危险因子。很多老年患者面临很多心理问题,例如相对封闭的住院环境、社交活动范围受限、与配偶及子女关系隔离疏远等都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情绪。自身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交感神经影响食欲,抑制胃肠蠕动,减少消化液分泌。而且不良情绪还可能引起胃肠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加之老年患者本身消化系统衰退,这样极容易引起老年性便秘,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1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加需要子女的探望,他们物质上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极度贫乏,他们迫切希望子女的探望和陪伴,而很多子女却常常忽视这一点,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关心不够,少来医院探望,造成老年患者内心孤独抑郁。

综上所述、罹患躯体慢性病,不良生活方式、家庭支持度差及合并焦虑抑郁是影响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建议老年患者积极防治躯体慢性疾病、加强锻炼、多参加娱乐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偶及子女多予关心、陪伴,多给与老年患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增强老年患者对饮食及营养重要性的了解,以此改善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躯体营养状况食欲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莴笋开胃增食欲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搬家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