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胱抑素C(CysC)、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0-05-31吴成之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肾小球标志物肾病

吴成之

(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德州 2511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受损等导致[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2],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消瘦、多食、多尿等,若不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并危及全身各重要器官[3]。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糖尿病肾病较为常见,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据统计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0%的患者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则占2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糖尿病肾病是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第2位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病因,所以需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促进患者预后改善[6]。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尿微量白蛋白(mAlb)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并使用ACR矫正随机尿mAlb波动[7]。但有人研究却显示,有10%的早期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尿mAlb处于正常水平,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也会恢复正常水准[8],所以使用mAlb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误诊率,还需一种更加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或方法。研究显示,血清SAA、CysC能提示早期肾损伤,SAA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报道显示其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CysC是临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理想标志物[10]。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就探讨三项联合检测(尿ACR和血清SAA、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7~78岁,平均(51.81±7.25)岁;病程1~10年,平均(4.25±2.54)年;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近期未使用降脂药物或影响肾功能药物;排除标准:①急、慢性肾脏疾病者;②急性代谢紊乱者;③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肾病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7~79岁,平均(51.85±7.22)岁;病程2~13年,平均(4.27±2.51)年;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2~80岁,平均(51.87±7.21)岁;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收集三组研究对象连续3 d的清晨尿液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检测尿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取3次的平均值计算ACR;采集三组研究对象清晨3 mL静脉血液,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检测Cr、SAA、CysC,根据中国人改良的简化肾小球滤过率(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G)=175×Cr-1.234×年龄-0.179×0.79(女性)。Cr、尿mAlb、血清SAA、CysC均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680)检测,Cr试剂盒由上海蔚霆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尿mAlb试剂盒由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SAA、CysC试剂盒由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尿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分析糖尿病肾病组尿ACR与血清SAA、CysC的相关性,并统计尿ACR和血清eGFR、SAA单项检测诊断与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表示,χ2、t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ROC评价尿ACR和血清SAA、CysC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尿ACR和血清 eGFR、SAA、CysC水平对比:健康对照组尿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P<0.05);2型糖尿病组尿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尿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对比[n()]

表1 三组研究对象尿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对比[n()]

2.2 糖尿病肾病组尿ACR与血清SAA、CysC的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组尿ACR与血清SAA、CysC由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2。

2.3 尿ACR和血清CysC、SAA单项检测诊断与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或二者联合检测(P<0.05)。见表3。

表2 糖尿病肾病组尿ACR与血清SAA、CysC的相关性分析

表3 尿ACR和血清CysC、SAA单项检测诊断与联合检测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微血管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早诊断肾损伤,积极进行预后干预,对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和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改善具有重大意义[11]。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到临床型时才会出现高血压、尿量降低、水肿等情况,但这时已经不是最好的治疗时间了,所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特别重要[12]。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尿mAlb、GFR来判断糖尿病肾病,虽然具有一定筛选效果,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二者诊断糖尿病肾病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13]。有学者长期观察糖尿病患者发现部分患者的尿mAlb为阴性,且还有一部患者在煤科院干预的情况下由阳性转变为阴性,提示尿mAlb并不稳定,所以尿mAlb不能准确的判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情况[14]。

GFR评估糖尿病肾病采用的是内源性标志物估算法与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法,其中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法不仅价格昂贵,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不适用与临床,内源性标志物估算法虽然经济适用,但血清Cr很容易受到脂血、溶血、体内代谢水平、蛋白质摄入、个体肌肉量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使用Cr计算eGFR也存在局限性[15]。基于尿mAlb、GFR判断糖尿病肾病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临床还需一种更加敏感的早期肾损伤指标,并联合尿ACR进行检测,以促进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16]。SAA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降解产物可以原纤维的形式沉积于各器官中,引起各器官严重慢性炎症并发症,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出现损伤和基底膜功能降低时,SAA水平可急剧上升,能将中性粒细胞激活,产生胞内活性氧,致使组织氧化应激,进而导致肾血管和肾脏实质细胞坏死[17]。

研究显示,当中性粒细胞被刺激后,可分泌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作用于肾脏而引起炎症,导致肾小球增生-肾小球硬化,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所以SAA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18]。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在全面治疗后,其CysC水平出现了显著降低,且与GFR降幅呈负相关,与24 h尿白蛋白、LDL-C、HbA1c呈正相关,所以其也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19]。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ACR和血清eGFR、SAA、CysC水平依次提升,且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血清SAA、CysC具有一定价值,且糖尿病肾病组尿ACR与血清SAA、CysC由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或二者联合检测(P<0.05),说明三项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胱抑素C(CysC)、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较高,优于各指标单项或二者联合检测,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肾小球标志物肾病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