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对患者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5-31靳方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眼表

靳方鹏

(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医院眼科,山东 东营 257231)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眼表疾病,我国发生率为3.01%[1],虽然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但研究显示,翼状胬肉多在睑裂斑上发展而来[2],同时与暴露在紫外线至外向的时间长短有关,长期在室外环境下工作的人更容易发生翼状胬肉[3]。翼状胬肉会破坏角膜实质浅层和前弹力膜,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给眼球运动造成影响,降低视力[4]。临床主要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但单纯使用疗效降低,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虽然操作复杂,但疗效更好,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116眼)翼状胬肉患者,就探讨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 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116眼)翼状胬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眼部烧灼感、瘙痒感、干涩感等症状,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58)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1.47±3.41)岁;观察组(n=58)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2~75岁,平均(51.45±3.4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无手术禁忌证者;②对侧眼无明显眼表疾病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④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者;⑤既往未接受局部药物或手术治疗者;⑥处于进行期或静止期者;排除标准:不能耐受手术者;②对本研 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③睑板腺功能异常者;④合并眼睑炎、泪道阻塞、角膜病者;⑤近1个月内使用激素者;⑥眼部外伤史者;⑦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2组患者均先接受眼压、眼底、视力等常规检查,使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106,规格:24.4 mg∶5 mL)滴眼,预防局部感染,1滴/次,3次/d;每日睡前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6,3 g)点眼。常规处理后2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使用10倍手术显微镜辅助操作,术前3次表面麻醉,术中使用肾上腺素和2%盐酸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58,规格:2 mL∶40 mg)进行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开睑后用显微镊将胬肉头部夹住,于胬肉头前端用小圆刀切开,直至角膜基质浅层,剥离角膜浅层,并沿着上下缘将球结膜剪开,同时将翼状胬肉颈部剪断,分离并切除胬肉组织,清除球结膜下变性组织,确保不会损害球结膜,角膜创面用刀刮平,将巩膜表面的增生组织清除,压迫止血,单丝尼龙线缝合。观察组再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术眼角膜缘处将球结膜分离到角膜缘内,并沿此边缘将其弧形切开,取4 mm×4 mm结膜移植片移植到胬肉切除处,确保切除处角膜与植片角膜缘重合,显微尼龙线缝合,并使用抗生素眼膏包盖。

1.3 观察指标:对比2 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角膜散光度(CAD)、裸眼视力(UCVA)]、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SIt)试验、泪液羊齿状物试验(MFT)以及术后并发症(炎性反应、烧灼感、异物感、结膜充血)和胬肉复发率。①BUT:<10 s表示泪膜功能不稳定,>10 s表示泪膜功能稳定;②SIt:正常范围10~25 mm,<10 mm表示异常;③MFT:Ⅰ、Ⅱ级表示泪膜功能正常,Ⅲ、Ⅳ级表示泪膜功能异常[5]。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质量对比:手术前后2组患者CAD、UCVA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7 d、30 d 2组患者CAD明显降低,UCVA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CAD、UCVA对比[n()]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CAD、UCVA对比[n()]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BUT、SIt对比:手术前后2组患者SIt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7 d对照组BUT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d BUT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BUT、SIt对比[n()]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BUT、SIt对比[n()]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MFT对比:术前2组患者MFT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7 d、30 d 2组患者MFT Ⅰ、Ⅱ级比例明显增加,且观察组Ⅰ、Ⅱ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MFT对比[n(%)]

2.4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胬肉复发率对比: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流泪、眼痛等不适症状,1 d后减轻,术后7 d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个月,2组患胬肉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胬肉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非甾体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抗代谢药物治疗、激素治疗等[6],但却不能根治,因此主要手段还是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操作简便,且具有效果,术后7 d、30 d 2组患者CAD明显降低,UCVA明显升高(P<0.05),说明翼状胬肉切除能有效改善视觉质量。但手术治疗却容易给患者眼功能和眼表结构造成损害,因易损伤的原因,术后复发率也高,大大的降低了患者治疗信心[7]。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通过移植瓣连续缝合,降低患者不适症状,既美观,也能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且相比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更低[8]。泪膜是确保眼表上皮细胞正常功能和结构的基础,结构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参与了泪膜形成,二者存在相互的影响[9]。

术后7 d对照组BUT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翼状胬肉切除会降低泪膜功能,分析是翼状胬肉手术容易导致眼表上皮机械性损伤,引起术后炎性反应,最终导致组织水肿,影响切口愈合,损害泪膜的黏蛋白层[10-11]。其他多位学者均做过类似的研究,均取得了相同的效果,有力证明了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12-18]。SIt能反映水样性泪液分泌量,结果显示,手术前后2组患者SIt对比无差异(P>0.05),且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眼表结构恢复,增加眼表黏液分泌。2组患者术后7 d、30 d Ⅰ、Ⅱ级比例和术后并发症、胬肉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进一步说明联合二者方法能促进泪膜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胬肉复发率。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对患者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促进泪膜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胬肉复发率。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眼表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睑板腺处理对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眼表的影响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观察与干预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