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5-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监护室针对性重症

芦 雁

(沈阳市肛肠医院ICU,辽宁 沈阳 110044)

处于ICU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一般具有病情危重的特点,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24 h监护,重症监护室为了方便患者的治疗和监护,在病房中配备了现代化的抢救设备。由于患者病情发展需求,重症监护室会应用多种现代化设备,但是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理念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病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重症监护室要求严谨,患者在治疗期间会产生不适感。本文研究以60例ICU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为例,分析探讨在其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中的60例清醒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患者均无精神与智力障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其中对照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43.50±7.96)岁,其中疾病类型为直肠癌12例,11例结肠癌患者,6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他疾病类型者1例;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7~60岁,平均年龄为(43.50±6.88)岁,疾病类型:其中11例直肠癌,10例结肠癌患者,7例坏死性筋膜炎,其他疾病类型者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以下3点:①了解患者的年龄、信仰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知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把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态度以及想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通过和患者进行频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变化情况。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对患者给予一定的情感支持,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2-3]。②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改善病房环境,调节病房环境中的温度以及湿度,定时进行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整理,进行等光强度的调节,达到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的目的,在病房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布置,注意在护理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避免大声喧哗,合理分配患者治疗和护理时间,将护理操作方式尽量集中,合理调节设备警示声音,避免影响患者休息时间以及睡眠质量。护理人员要监督患者减少病房探视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家属探视条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柱[4]。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相关知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不充分,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相对严重,而且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心理状况充分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效果,在最大限度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对患者提供护理优质服务以及常规检查项目时,需要为患者提供一定的语言支持,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5-6]。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表进行评价对比,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采取HAMA和HAMD评分表进行评价对比,评价项目各12项,分界值为1~5分,总分值为6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7]。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试验中涉及的所有研究数据采用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只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研究数据对比P<0.05表示研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没有明显差距,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注:*t、*P均为护理干预后统计值

2.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数据对比没有明显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A和HAMD得分比较(分,)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A和HAMD得分比较(分,)

注:*t、*P均为护理干预后统计值

3 讨论

在临床上,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般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大多患者都是出现严重创伤,脏器衰竭以及进行清肺复苏等症状后事实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严重、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方法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而且由于ICU重症监护病房会严格控制家属探视时间,患者处于陌生环境,可能会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状况。相关研究资料表示。ICU重症监护患者在清醒以后由于病房环境、重症监护科室的特殊性以及疼痛因素等多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这些影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措施往往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8-9]。

本文研究资料表示: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差距,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不明显,P均>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均<0.05。研究数据充分证实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原因如下:①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针对性护理措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更强调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护理措施的制定,以患者角度为切入点,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等特点,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能够在最大限度内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重要意义。②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年龄普遍较大,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的缺乏,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针对性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负面情绪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配合程度[10]。③针对性护理服务措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和重视性,加强了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也进一步缓解了医患关系,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以便于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④针对性护理模式更加符合临床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期待,体现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人性化、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将患者利益置于中心,不断地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11-12]。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和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监护室针对性重症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