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快速康复护理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效果

2020-05-31王炎焱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直肠癌康复发生率

王炎焱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结直肠癌是我国高发性癌症类型之一,且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结直肠癌的临床发病率不断提升[1-2]。结直肠癌初期不易诊断,因此尽早投入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3]。如何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临床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以快速康复护理对比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利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将1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75例,针对所有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展开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其中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6.47±2.68)岁,结肠癌45例,直肠癌35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47.23±2.95)岁,结肠癌46例,直肠癌34例,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且满足手术治疗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临床依从性良好,可积极配合本次实验。排除标准:①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②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及其他器官器质性疾病者;③存在传染性疾病、凝血功能疾病;④患者及家属无法配合本次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干预,需做好营养支持,完善肠道准备护理、疼痛控制、病情观察,并做好引流管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①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临床反应,术前3 d需进行机械性灌肠,并给予肠道制菌剂,术后12 h需进行禁食,再次清洁性灌肠后,术前4 h禁饮,完善术前准备。②术中需做好病情监控,若见生命体征变化,需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密切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③术后需给予镇痛,留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吸氧,持续24~72 h,维持其氧饱和度在98%以上,确保其无异常反应后方可进食。④维持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展开有计划的康复锻炼,初期协助其进行翻身,随后进行简易的下肢活动。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拔除胃管后,可饮用少许温开水,术后造口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饮食,调节饮食结构,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维生素丰富的少渣食物为主;避免摄入高油脂、刺激性食物,维持营养均衡[10-11]。

1.3 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差异,包括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体质量下降数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24 h、术后3 d时的VAS评分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独立样本,正态分布,均数比较以及总体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体质量下降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VAS 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 h(5.45±0.28),术后24 h(3.56±0.71)与术后3 d(2.64±0.14),对照组患者术后6 h(7.71±0.64),术后24 h(5.64±0.88)与术后3 d(4.38±0.65)。两组对比结果,术后6 h(t=2.723,P=0.001),术后(t=2.882,P=0.001),术后3 d(t=2.964,P=0.001),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17±1.28)h,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64±4.29)h,两组对比结果(t=4.915,P=0.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1 例(1.33%)、肺部感染0(0.00%)、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33%)、伤口感染0(0.00%)、肠梗阻1例(1.33%)、腹腔脓肿发生率1例(1.33%),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33%;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4例(5.33%)、肺部感染2例(2.67%)、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4.00%)、伤口感染2例(2.67%)、肠梗阻3例(4.00%)、腹腔脓肿发生率3例(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χ2=11.65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43 例(57.33%),满意30例(40.00%),不满意2例(2.67%),腹壁美容满意度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6例(48.00%),满意28例(37.33%),不满意11例(14.67%),腹壁美容满意度为85.33%,两组腹壁美容满意度对比结果(χ2=18.622,P=0.001),观察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手术治疗中,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由此可见,围术期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12-13]。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其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其疼痛改善效果、胃肠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促使术后恢复效率,降低临床并发症风险,改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直肠癌康复发生率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