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31李云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延续性肌瘤栓塞

李云芳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患者通常会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月经异常、不规则出血、腹部疼痛、下腹部包括等症状表现,对患者健康状况有着严重影响[1]。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该疾病的治疗,可缓解患者各项症状表现,进而控制疾病发展进程,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1]。但围术期护理干预不到位,会使得术中风险增加,影响手术治疗工作的可行性,甚至加重患者原有疾病[3]。为充分发挥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将延续性护理手段应用于收治的部分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患者中,具体研究内容及所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92例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这9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n=46)。对照组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为(34.2±1.5)岁,病程0.6~3.5年,平均(2.1±0.3)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为(34.5±1.6)岁,病程0.7~3.6年,平均(2.0±0.4)年。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的护理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为:

1.2.1 构建延续护理小组:积极对延续性护理小组予以构建,小组成员5名,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小组开展组内讨论,就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延续性护理实施内容加以探讨,并进行优化,以使各项方案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2.2 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由上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上门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协助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去了解患 者身体状态,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另根据护理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护理计划功效的发挥。指导患者对疗养手册填写,每周至少1次,对患者基本情况了解,病情不稳定者,了解次数需增加。由随访小组组长对执行和落实情况加以检查,并依据患者病情和情绪,每2周开展一次评估,以对护理计划不断补充,使各项措施渐趋完善。嘱患者每周3次,到院对身体恢复情况观察。健康教育方式也较为多样,如集中培训式、微信平台推送式等,方便患者掌握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术后康复注意事项[4-5]。

1.2.3 心理疏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社交生活,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可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讲解子宫肌瘤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使得患者从不同方面了解自身疾病,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主动表达个人感受,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6]。

1.2.4 日常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应为每位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规划,鼓励患者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维持患者正常新陈代谢;根据患者机体耐受性和恢复情况,制定户外锻炼计划,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同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勤换衣物,早起早睡,不熬夜。饮食干预具体事项包括:依据患者年龄、病情、饮食习惯等,以饮食计划予以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可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提醒患者对维生素B1、B12等适当补充。

1.3 观察指标: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依据,进行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判定,HAMA得分在7分以下时,表明患者情绪正常;超过7分证明患者可能有焦虑情绪存在;得分不低于14分意味着患者确定有焦虑情绪产生;得分不低于21分表明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得分不低于29分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焦虑情绪。HAMD评分低于8分时,意味着患者情绪正常,介于8~20分这一范围时,表明患者有存在抑郁情绪的可能;得分在20~35分时,可以肯定患者存在抑郁症,最终得分在35分以上时,表明患者有严重抑郁症。另对两组发热、感染、胃肠道反应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将这9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研究数据置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予以统计处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用()和t表示检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数(%)和χ2表示检验,当所得P值在0.05以下时,意味着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心理状态不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表现,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该疾病的治疗,在缓解阴道异常出血、痛经、肌瘤压迫症状方面发挥这重要作用。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存在疼痛、阴道血性物质外流、月经异常和栓塞后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为此,必须重视对子宫动脉穿刺术患者的院外护理。

延续性护理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美国,指的是保证高危患者变换医疗场所后可得到连续、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实施的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保证患者在不同场合中获得连续、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的特点体现在它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延续性、协调性和合作性,可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服务[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选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重视延续性护理的开展,首先,行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其自我照护能力增强,可积极主动在康复全程参与,进而为预后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9-10]。其次,行心理疏导,可增强患者遵医依从,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而为预后的改善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行饮食护理,可增强患者体质,促进康复进程;同时,联合其他康复方案,可为病情改善创造理想条件,方便患者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提高注意事项防范水平,保障临床安全。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理状态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这一结论证明延续性护理可缓解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患者负面情绪;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证明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的安全程度。表明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与现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符合,旨在使患者在院外,获得全面、周到的照护,通过其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而为预后的改善创造理想条件。

总的来讲,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在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肌瘤栓塞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