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31林海容王芷妹梁煜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肺部哮喘发作

林海容 王芷妹 梁煜玲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 肇庆 526400)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多种炎性细胞的参与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建议要积极进行治疗,哮喘患者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本病遇诱发因素后急性发作,表现为咳嗽、气喘、喘憋、胸闷等症状,肺部听诊有湿啰音和哮鸣音,具有反复发作、急性发作、较难治愈的特点,患者常入院治疗,也是护理的常见疾病。本病病程短,对患者的身心均有不利的影响,严重者造成呼吸系统损伤,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1]。由于临床的治疗多从改善症状入手,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症状的缓解,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有重要意义。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的躯体、心理的舒适性为目的,注重护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以达到身心 的愉悦舒适[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9±10.4)岁,病程1~15年;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6.4±10.1)岁,病程1~1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哮喘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3 d内,喘息时间不足24 h,意识清晰,能独立回答问题;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支气管异物、合并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入组前48 h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急性发作时的表现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使用平喘、解痉、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给予吸氧,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观察症状变化等。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①心理舒适护理:本病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呼吸困难症状较为明显,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多安慰、开导患者,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若患者烦躁不安,可播放音乐或开电视转移其注意力,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心理舒适度[3]。②生理舒适护理:哮喘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端坐前弓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正确呼吸;若患者发生强迫受限体位,护理人员应给予软靠背垫或软坐垫,确保身体处于舒适、放松状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药物滴入方式缓解气道痉挛,并使用雾化吸入的方式保持气道湿润,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排痰,排痰不畅者使用柔软吸痰管吸痰,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以维持呼吸通畅;需要吸氧的患者,选择适宜的吸氧用具和吸氧方法,保持氧流量在1~3 L/min,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喷雾剂,严格遵医嘱用药[4]。③环境舒适护理: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清扫病变,每日早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严格执行病房探视制度,减少外来人员的走动,降低外源性感染率,同时禁止病房内吸烟,避免诱发哮喘;及时更换病床用品,每日更换病衣、病裤,保持衣物及病床的整洁[5]。④社会舒适护理:构建社会舒适氛围,护理人员应保持与患者家属、朋友的沟通,促进亲友多陪伴患者,给予精神和心灵上的支持,获得心理的慰藉和满足[6]。

1.3 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包括咳嗽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肺部感染、酸碱失衡、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应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75%TEF、50%TEF、25%TEF、PTEF/VT,评估肺功能改善情况;采用WHOQOL-100中文版量表评估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采用自评量表统计护理满意率。

1.4 观察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肺部感染、酸碱失衡、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各指标比较:见表3。观察组护理后75%TEF、PTEF/V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50%TEF、25%T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比较:见表4。观察组护理后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各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各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据统计,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7]。其发病有季节性,春秋季发病率高,寒冷地区较温暖地区高,夜间多发。发作时患者突感胸闷、咳嗽,出现气急,痰黏稠不易咳出。继而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以至患者被迫坐起,两手前撑,大口喘气,表情痛苦。严重时,口唇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常伴有心悸、头晕。咳嗽初为干咳,待咳出浓痰或液状痰后,病情就会好转。哮喘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较大,多由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收治的急性哮喘患者大多采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将药物直接弥散到呼吸道中,达到解痉平喘的效果[8]。但对于患者来说,大多抱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干预的密切配合。舒适护理模式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指在通过护理减轻患者身心不适感,使患者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和愉悦,从而加快病情的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9-10]。本研究中,舒适护理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方面入手,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能确保患者获得心灵上的愉悦,满足身心需求,减轻不良情绪所致的应激反应,提升治疗依从性,能够获得心理支持和慰藉,提高心理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舒适护理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提升自我管理和防范能力,改善疾病的预后和转归[11-12]。再者舒适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十分重要,有利于机体肾上腺功能的改善,降低药物用量,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13]。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加快症状缓解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部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