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对眩晕的治疗作用研究

2020-05-31董胜寿张晓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补阳气虚血瘀

董胜寿 张晓忠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倘若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较为轻微,患者在闭目之后眩晕症状便会得到较为明显的缓解。但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患者的疾病严重,则会呈现出程度不一的旋转不定以及无法站立之表现。在此同时,部分患者还会合并呕吐、恶心等症状[1]。如果情况严重患者还会就此昏厥。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普遍性症状,其在多类疾病中均可出现。有文献证实:对于气虚血瘀型眩晕疾病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2]。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气虚血瘀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得出心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气虚血瘀型眩晕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相关检查,受试者确诊,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本疾病的诊断标准[3]。

依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16例,年龄区间为46.25~84.52岁,平均年龄为(61.24±1.24)岁。患者病程区间为3.21~33.25年,平均病程为(16.25±2.51)年。观察组男患者33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47.52~85.62 岁,平均年龄为(62.14±1.64)岁。患者病程区间为3.25~33.34年,平均病程为(16.21±2.24)年。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抗凝、扩张血管以及降血压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详细处方为:地龙、生甘草、天麻、泽泻、银杏叶、川芎、生山楂、当归、赤芍、葛根、丹参、黄芪。对于颈项僵直者,家用桂枝以及威灵仙[4]。而高血压症状显著者,增加生龙牡、杜仲以及钩藤。合并失眠症者,使用夜交藤、炒枣仁。合并耳鸣症状者,家用石菖蒲、胆南星。上述药物煎水去渣。药物剂量为300 mL,分为早晚2次服用。治疗时间为20 d,在此之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实验使用卫计委颁布的关于眩晕症治疗标准,分析疗效[5]。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既往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既往临床症状有所减少,其对于四周旋转感消失,可以独立生活、工作。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视为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详细包含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6.00%,观察组为 9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见表1。

2.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血浆比黏稠度、全血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见表2。

表1 两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

注:和干预前相比,*P<0.05.和干预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气虚血瘀型眩晕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组实验证实: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取得的效果明显更好,P<0.05。

药物中的赤芍、地龙、当归、川芎、丹参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生山楂能够降脂化淤、消斑。葛根以及泽泻可升阳降浊。天麻可增加止眩效果。银杏叶可实现利水降浊和益心敛肺的目的。而生甘草为甘缓补中的良药[6]。

古代医书《景岳全书·眩运》中有云:“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7]。

有临床研究证实,在眩晕者之中,以虚为多,在此同时,患者还存在风、火、痰以及瘀症 。所以说,患者有时表现为以实掩虚。和青年人相比,中老年患者的五脏之气渐表,继而表现出现气虚血阻以及脉道不畅的症状,这种情况下,血无上荣,脑失所养。因此引发眩晕症。

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之后,能取得补气、养血以及活血的效果。主药为黄芪,其能够起到补气行血的效果。当归、红花、赤芍、川芎以及桃仁为活血散瘀良药。鸡血藤能够补血活血,在此同时,联合地龙共奏通行经络的效果。结合患者具体表现,辨证选药。进而达到元气畅旺、血运通达、驱邪扶正、大脑濡养、脑有所养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眩晕得以治疗[8]。经当代药理实验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可全面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组实验得出的相关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的真实性。另外,其对于红细胞电泳和细胞压积也具备显著的改善作用,进而在根本上提升了患者的血液流动性在根本上实现了其活血化瘀效用[9]。

气虚血瘀型眩晕症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较高,进而导致血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正常人相比均体现出了程度不一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够公允的体现出当前患者血液黏滞性、浓稠性以及聚集性。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加速血液在机体内运行程度,进而取得预期临床效果。且有文献证实,补阳还五汤有着良好的收缩心肌、扩张微血管以及提升局部微循环、改善营养状况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恢复血液动力和血管壁的弹性。对血液可起到稀释作用。尤其是黄芪,其能够经过正性肌力效用,进而加大心排出量。以提升患者心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血液流变学得以改善,令气旺血行,淤血得以疏通。其起到了改善诸多临床症状的效果。

对于存在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病患,择取补阳还五汤开展加味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择取黄芪为主药,其能够全面实现补虚益气和助血运行治疗效果。丹参、当归、川芎、地龙、赤芍能够体现出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生山楂为能够降脂化瘀消斑,而泽泻以及葛根能升阳降浊止眩。天麻为止眩良药,而银杏叶能够利水降浊,起到益心敛肺的效用。生甘草能够甘缓补中。可见,使用补阳还五汤,可提升总体治疗效果。

刘兴华[10]分析了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择取112例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指出:在眩晕疗效方面,观察组(98.21%)高于对照组(76.79%)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尤为显著(P<0.05)。由此能看出,对于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总而言之,对于气虚血瘀型眩晕症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为基础,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其能够实现化瘀通络、升清降浊以及虚实兼顾的效果。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积极恢复血液动力和血管壁弹性,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补阳气虚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话说血瘀证
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血瘀证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