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的临床观察

2020-05-31彭曼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阴虚功能性粪便

彭曼丽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慢性功能性便秘作为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疾病,多因饮食及精神压力导致排便次数异常、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等症状,病程多超过6个月,易加重患者身心压力,降低生活质量。众所周知,便秘与肝、肾、肺、脾、胃及肠道等脏腑存在密切关系,肝郁气滞、腑气不通、大肠失运常造成大便秘结,导致功能性便秘[1-2]。《伤寒论》将便秘归为阳结、阴结、脾约,因患者体质不同可出现气虚阳衰、阴亏血少、阴虚肠燥等不同证型,诱发大肠传导无力或肠道失濡。西医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中医则将慢传输型便秘归为虚证,将出口梗阻型便秘归为实证便秘,混合型便秘归为虚实夹杂型,病因复杂且不同症候可相互转化,为帮助病患彻底摆脱疾病困扰,加速病症好转,医师多严格控制饮食因素,给予药物治疗和情志干预,随着中医养生文化日渐兴盛,医师为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推崇中西医结合治疗。穴位埋线以针灸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针具和药线刺激穴位及经络,在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改善脏腑的基础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接诊的86例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本研究经院领导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审核通过,所有参选对象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符合临床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过去1年至少3个月出现2个以上症状,排便费力、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排除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变、遵医性差、精神交流障碍及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4岁,平均(61.3±3.2)岁;病程0.8~9年,平均(4.2±1.3)年。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73岁,平均(61.2±3.3)岁;病程1~10年,平均(4.3±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实施科学生活管理(营造良好身心状态、调整饮食结构、体育锻炼、腹式呼吸锻炼)的基础上实施药物治疗-促动力剂“西沙必利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60928;生产单位: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 mg)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次5~10 mg,每日2~3次;刺激性泻药“番泻叶颗粒”(国药准字Z 10 910006;生产单位:扬州市星斗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中药,每袋装10 g)开水冲服,每次10 g,每日2次;粪便软化剂“乳果糖口服溶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 890034;生产单位:陕西兴邦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0 mL∶50 g)起始剂量每日30 mL,维持剂量10~25 mL,疗程1个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告知患者治疗的意义、步骤及注意事项,安抚病患,准备医疗用具及药物,指导患者取卧位,医师佩戴消毒手套为患者消毒局部皮肤,铺消毒洞巾,可做进出点皮丘麻醉,取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上巨虚、直沟等穴位,于穴位中心附近1.5 cm处用龙胆紫做进出标记,进针时工作人员左手拇指和食指提拉穿刺部位穴位皮肤,右手持针钳钳住埋线,针尖刺入穴位,直刺30 mm提插得气后用枕芯抵住羊肠线缓慢退出针管,三角缝合,羊肠线由进针处穿入患者皮下组织经出针处穿出,紧贴皮肤剪断,将羊肠线埋入皮肤,放松皮肤,并用无菌棉球和胶布固定,穴位埋线治疗期间切记羊肠线埋于皮下组织和肌肉间,线头不得外露,谨防感染,重复治疗时应偏离上次穿刺点,适当按摩再埋线,注意观察患者治疗反应,若有局部明显炎症(红肿热痛),给予抗炎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以尼莫地平评分法和便秘评分量表为评定依据[3],疗效指数为(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痊愈,疗效指数为76%~100%,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粪便次数异常等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疗效指数达51%~75%,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未愈,疗效指数<50%,症状未改善。②症状缓解时间,排便次数异常、粪便干结、粪便量减少。③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QOL)量表为评定标准[4],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进行评估,总分60分,极差<20分,差21~30分,一般31~40分,较好41~50分,良好51~60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2.3 生活质量: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26.5±5.3)分与对照组(26.3±5.5)分无明显差异(t=0.172,P=0.432);治疗后,研究组评分(55.6±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6)分,差异显著(t=16.003,P=0.000)。

3 讨论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便秘发病率达9%~13%,可发于各年龄段,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老年患者多于青壮年,因患者对该病认知不足,仅极少部分患者就诊治疗,致使长期便秘者出现痔疮、肛裂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5-6]。研究发现,滥用泻药、肠管器质性病变、进食少或缺乏纤维素均可引发便秘,近几年随着民众工作生活压力加大,饮食结构改变,缺乏运动,导致便秘患病率呈递增趋势,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作为临床常见便秘类型,病因复杂且病程迁延,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问题及全胃肠功能障碍,受困于不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诱发慢性病症[7-8]。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完善,当前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案得以改进,现今常用疗法有生活管理、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因使用方便且药效确切广受医患认可,当前已成为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应避免长期滥用泻剂,以免诱发泻剂性肠病,笔者实践发现,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多无法根除病症,疗效不甚理想,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加剧病情,同时易破坏肝肾功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国民中医保健意识日渐提升,民众倾向于选择中医疗法强身健体,改善病症。穴位埋线疗法作为针灸理论、中药学及现代物理学结合的产物,医师借助针具、药线、穴位的生理物理作用及生物化学变化,治疗疾病,中药随穴位和经络遍布机体内部,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平衡营养,调和气血,调动人体能量,进而发挥治病功效。实践证实,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排便次数异常、粪便干结、粪便量减少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效果佳、起效快,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穴位埋线治疗借助针刺和埋线双重效应,医师针刺穴位以刺激皮肤,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埋线则将刺激信号、能量、中药借助疏通经络传入体内,不仅能提高针灸针在体内的针刺效应,同时可长时间保留吸收,进而充分发挥药效,加速病症好转,同时可减少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穴位埋线治疗作为复合性治疗方法,集聚多种刺激效应,在复杂生理环境中持续高效作用于病变组织,抑制相邻病理信息,调节脏腑,通过神经-体液调和功效调整脏腑,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应激能力,平衡机体内环境,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线作为异体蛋白,针刺埋入穴位后可引发变态反应,机体细胞分解破坏药线,易吸收药物功效,诱发局部和全身反应,进而调节与疾病相关的脏腑功能,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9]。尹平等[10]学者于实践中证实,“理焦通腑”法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83.3%优于“安慰剂假埋线”疗法46.7%,加之该疗法简便易操作且安全可靠,便于提高患者遵医性,可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多素体阴虚、津液不足、大肠干涩,以口干少津、心烦失眠、潮热盗汗为临床表现,需滋阴补血、清热生津、润肠通便,中药治疗较为繁琐,为减少医患负担,医者推崇穴位埋线疗法,根据患者病情将羊肠线埋入人体内,借助长效针刺感效应健脾益气、调和阴阳气血、祛病强身,因该疗法疗效持久,可规避每日针灸痛苦,同时能减少患者入院次数,作为新型长效、低创痛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临床医疗中,省时简便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当前多数学者均于研究中证实穴位埋线治疗的优势,医师应改进医疗操作,根据患者病症及体质给予对症治疗,以巩固疗效,加速康复[11]。

总而言之,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阴虚功能性粪便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老年糖尿病阴虚类证候与垂体一甲状腺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