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与失眠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对高血压伴失眠的干预作用

2020-05-31张海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血压人体

张海文

(山东省邹平市西董街道办事处山东省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邹平 2562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失眠成为了当今大多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睡眠太少,对人体的功能负荷较大,特别是血压以及心脏功能方面。长时间失眠会导致神经系统引起的心脏、血管类负荷较重,从而使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增大了人体潜在疾病诱发的概率。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表现症状[1]。失眠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身各组织系统的健康活动状况,长时间的失眠甚至会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根据临床调查研究高血压的引发因素发现,失眠是造成高血压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医学研究中许多高血压患者的发生风险出现大多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有关,睡眠是人体短暂性功能恢复的一个时期,若睡眠质量达不到人体所需求的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压迫就会增强,其血压就会增高,同时患者的心率也会不断加快,增大了其他血管类及心脏类疾病的发生概率。在目前的医学领域,对于高血压伴失眠症状的治疗方式并不全面,大多采用西药辅助以及人体自助调理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治疗期较为缓慢,而且长期服用西药会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2]。本文结合调查研究与试验的方式对高血压与失眠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对高血压伴失眠的干预作用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近日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7.8±16.6)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3±17.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调查发现100例患者无其他隐性重大疾病以及药物刺激性反应,两组患者均被告知且同意此项试验。

1.2 方法:治疗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对患者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症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药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不做干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失眠情况严重者可以利用安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与各项血压指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评价,并作出记录进行比较;同时在治疗后进行血压指标与睡眠指数的比较,做好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根据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进行分析,睡眠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评分及血压指标比较:通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记录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比较:治疗后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良好,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组间与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评分及血压指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评分及血压指标比较()

3 讨论

睡眠是人体进行功能恢复与身体调节的主要活动,通过睡眠的方式对人体各项新陈代谢与组织器官进行一定有益的生命调节活动,在睡眠的过程中人体内的心血管会出现自主性心血管控制的变化,实现人体的血压调节与血管梳理的平衡作用[5]。因此,在睡眠期间人体的心率功能以及外周血管抵抗会逐渐减少,此时会大大降低人体血管及心脏的功能负荷,缓解人体疲劳,达到周期性的人体功能的恢复。

失眠是人体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长达不到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进而影响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的评价是通过对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进行区分,正常睡眠时机体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机制对机体进行调整恢复,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内分泌活动减弱,血压降低。失眠可导致交感神经活跃、升压激素水平升高、血管内皮损伤、胰岛素抵抗,从而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最终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风险升高[6]。据波兰学者的对432例失眠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同比例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失眠率要高于男性患者,并且睡眠时间越少的患者,高血压的风险程度越重。经相关调查研究,在同等因素下,失眠是造成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增加1.6倍),是继肥胖、糖尿病后的最主要诱发因素[7]。

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指在人体内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①每搏排血量;②外周阻力;③心率;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最新发表于《睡眠医学综述》[3]杂志中一项综述回顾了其与BP调节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与高血压发生的可能相关性:与正常相比,睡眠持续时间过短或过长均可能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8]。现代医学中普遍认为失眠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国内外普遍采用高血压与失眠分别进行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即经常使用安眠药来帮助患者解决失眠困扰,同时帮助稳定血压。安眠药分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此类药物在短期内能够对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但长时间的服用会引发强烈的不反反应以及压制抗压药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精神类疾病、药物依赖、人体器官毒性等一系列问题,在药物安全性上有一定的不良影响[9]。

根据以上试验表明:中医学对高血压伴失眠症状上的疗效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与单纯的西方药物治疗相比,中医药能够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证实:干预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和失眠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明显提升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中医药是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最优选择[10]。

在现代社会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诱发人体各种心血管类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长期的高血压不及时有效的降压,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代偿性肥厚和扩大,进而出现功能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1]。一般来说,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是高血压的特点,一旦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容易对人体心脏、脑、肾的器官造成破坏,甚至引发器官病变,严重影响了人体的生命健康[12]。大部分高血压的患者死亡原因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组织器官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较为严重,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体质的下降和心理的变化容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现代医学方面针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一直在不断深入研究,但就目前来说在治疗高血压领域依旧不容乐观[13]。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的是高血压与失眠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对高血压伴失眠的干预作用,失眠会影响人体的血压波动,所以要重视睡眠障碍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来实现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是当前比较优异的治疗措施,通过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医药血压人体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人体可笑堂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