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与电动吸切器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5-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腺样体等离子消融

罗 勇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盘锦 124200)

腺样体肥大是一类常见的儿科临床疾病,多由于患儿腺样体反复发炎刺激所致的病理性增生所引发,导致患儿出现鼻塞、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严重时或造成呼吸暂停,且可随着炎症的反复不断加剧患儿症状,引发耳部、鼻部、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发育造成影响,需及时通过治疗改善患儿症状。手术是目前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手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效果较先前均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手术安全性及预后影响方面,由于术式的不同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性[1-2]。因此,为对比分析腺样体肥大治疗中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与电动吸切器的临床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腺样体肥大患者共50例,开展临床对比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间样本量均为25例。

对照组,男/女,14/11,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02±2.35)岁;病程5~26个月,平均(15.54±3.24)个月,其中Ⅱ级、Ⅲ级、Ⅳ级肥大患儿4、14、7例。实验组,男/女,13/12,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5 3±2.24)岁;病程区间5~27个月,平均(16.03±3.12)个月,其中Ⅱ级、Ⅲ级、Ⅳ级肥大患儿,5、13、7例。经统计学方法对比2组患儿基线资料后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入院后经纤维鼻咽镜检、鼻咽侧位片检测及口咽检查后均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家属均在知情前提下同意患儿参与研究,并选取手术治疗方式。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手术禁忌证者;排除合并其他类型鼻部疾病者。

1.2 方法: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取仰卧垫肩位实施手术,患儿麻醉后先使用肾上腺素稀释液体进行鼻腔滴注冲洗,促进鼻黏膜收缩,其后经开口器辅助自患儿鼻孔分别插入2支橡胶管,使悬腭垂与软腭被吊起,充分暴露病区。

对照组接受电动吸切术,使用反向鼻窦吸切器实施腺样体切除,先进口腔对腺样体下缘实施切割,其后沿下缘逐步向腺样体中央逐步分层推进行包围切割,口腔切除完毕后,取直吸切头于鼻腔内对突入鼻腔腺样体实施切除,切除结束后使用肾上腺素稀释液浸湿后的纱条实施填塞、压迫止血,术毕[3]。

实验组接受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前先使用70°鼻内镜,经内镜显像系统对病灶位置及手术条件进行观测,其后经双侧鼻孔置入硅胶管,对口腔内软腭进行牵拉,增加鼻咽处手术空间,其后使用等离子消融刀头,以7档功率间断输出模式对鼻腔突入腺样体及咽后壁腺样体进行消融切除,切除后经鼻腔滴注生理盐水冲洗血液,其后进行止血处理,止血后经内镜确认切口无渗血迹象、鼻后孔堵塞状态良好、软腭无水肿后,退镜,术毕[4]。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情况。手术治疗指标包括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及首次通气时间,经统计各组患者上述指标后取各组均数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指标:显效:术后经显微镜及CT诊断后鼻咽部均已恢复正常,无腺体残留,且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无并发症;有效:术后经显微镜及CT诊断后鼻咽部仍残留部分Ⅰ级腺体,且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存在轻微并发症;无效: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且并发症严重。术后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法分别对患儿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疼痛指征进行测评,分为0~10级,共11个等级,且等级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各项数据中,手术治疗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均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P<0.05存显著差异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指标对比:经对比两组手术治疗信息,实验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咽痛持续时间及鼻腔首次通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表1 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2.2 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对比(n,%)

2.3 手术并发症对比:经统计对比后,对照组术后共发现手术并发症患者6例,其中腺样体残留1例,术后出血4例,圆枕损伤1例,总发生率为24.00%(6/25);术后共发现手术并发症患者1例,为术后出血,总发生率为4.00%(1/25)。表明,实验组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χ2=4.1528,P=0.0416)。

2.4 术后疼痛情况对比:经统计两组术后疼痛信息后,对照组术后12 h疼痛指标为(7.43±2.05)、术后24疼痛指标为(6.43±1.82)、术后48 h疼痛指标为(3.85±1.56);实验组术后12 h疼痛指标为(5.19±2.14)、术后24疼痛指标为(4.25±1.97)、术后48 h疼痛指标为(2.23±1.28)。表明,实验组术后各时段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t=3.7794,4.0641,4.0140;P=0.0004,0.0002,0.0002)。

3 讨论

鼻咽部手术作为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手段,且患儿多为儿童,故需通过更具安全性的术式实施治疗,实现对此类患儿的有效治疗,提升患儿治疗、预后效果。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不断发展应用,促使鼻内镜技术开始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具有复杂解剖结构位鼻部手术实施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但对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传统治疗术式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应用研究[5]。

研究结果表明:经对比两组手术治疗信息,实验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咽痛持续时间及鼻腔首次通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各时段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分析原因: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与电动吸切器治疗术式均是临床中针对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手术类型,其中电动吸切器治疗术式是一类较为常用的传统术式,可通过对不同规格类型吸切头的选择,对患儿鼻腔及咽喉部增生腺样体进行有效切除,实现对患儿病情的有效治疗,但手术操作中需通过反复探查、吸切,方可做到对病灶的有效清除,导致手术过程中患儿鼻腔黏膜受损较大,故术后发生切口渗血、出血的风险较高。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电动吸切术中医师术野受限较大,且鼻腔结构复杂,故存在一定的腺体残留概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故具有较大应用局限[6-7]。

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式,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与等离子消融技术发展所形成的一类内镜治疗术式,手术实施中先通过鼻内镜的应用,实现对患儿病灶范围及手术环境的有效观测,其后经鼻内镜辅助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对肥大腺样体进行消融切除,并可在切除腺样体治疗同时对患儿扁桃体腺肥大情况进行有效观测治疗,同时开展扁桃体切除术,进一步解除患儿鼻咽部肥大情况,提升治疗效果,且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中对病灶周边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温度稳定,可对口腔及鼻黏膜均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手术治疗期间可同时利用等离子对伤口进行止血处理,有效避免术后出血、腺样体残留等并发症,进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使患儿麻醉时间同时缩短,降低手术不良影响[8-9]。

综上所述,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与电动吸切器治疗术式对于腺样体肥大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相较后者,低温等离子消融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手术损伤均具有显著优势。

猜你喜欢

腺样体等离子消融
消融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消融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