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2020-05-30曾彦钦林秋娟林福忠蔡鹤鸣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8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脑膜炎琼脂菌落

曾彦钦 林秋娟 潘 平 陈 震 林福忠 蔡鹤鸣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州 350008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of frog)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中的分类名称是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meningoseptica),是蛙白内障-歪头病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患蛙的症状为歪头斜颈、白内障、在水面上转圈、皮肤溃烂。大小蛙都会患该病,成蛙更常见,发病率可达50~80%,若无有效治疗,患蛙基本都死亡,蛙场的损失很大。从建阳某蛙场分离出6株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对其进行21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敏纸 由Oxoid ltd.Basingstoke(Hampshire Englang)生产,批号2019-05。

1.1.2 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材料 AHM培养基、RS培养基、甲苯胺蓝-DNA酶琼脂、各种细菌生化鉴定管和鉴定试剂,由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麦康凯琼脂、普通营养琼脂、营养肉汤、蛋白冻由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1.3 健康成蛙 从德化某无病健康蛙场购得,体重175~235 g,每只先喂服红霉素7mg(有效成分),连喂服3 d,再观察7 d,确定健康无病,备用。

1.2 方法

1.2.1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离与鉴定

1.2.1.1 病原菌分离 无菌操作取患蛙脑组织和心血,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RS培养基琼脂平板,35℃培养48 h。普通营养琼脂上的菌落光滑圆整、半透明、微隆起、浅黄色、湿润、直径0.8~1.2 mm,接近纯培养。麦康凯琼脂上菌落生长贫瘠,培养72 h后菌落直径0.3~0.5 mm。RS培养基平皿上无菌落生长。

选普通营养琼脂上的典型代表性菌落,以氧化酶试纸和过氧化氢酶试剂检测所选菌落,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呈强阳性;挑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呈阳性得菌落,再画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48 h,获纯培养物。

1.2.1.2 镜检 纯培养物革兰氏染色,12.5×100倍油镜下观察呈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1.2.1.3 细菌生化试验 挑取纯培养物,穿刺AHM试管斜面,接种七叶苷、明胶、葡萄糖、ONPG生化鉴定管。在AHM试管斜面上,48 h,培养基不变色仍为浅紫红色,线状生长不运动,底部生长不良,表层生长良好为好氧,无气泡。24 h七叶苷黑色强阳性,48 h明胶液化(6℃)阳性,ONPG黄色阳性或阴性,72 h葡萄糖发酵弱阳性。其它细菌生化试验结果(48~72 h)为:DNA酶试验阳性、尿素酶试验阳性(初次分离株为阳性,部分菌株传代后转为阴性)、半乳糖发酵弱阳性、果糖发酵弱阳性。枸橼酸盐试验阴性、V-P试验无色阴性、靛基质试验阴性、硫化氢试验阴性、甘油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半固体培养基线状生长、蔗糖阴性、麦芽糖阴性、甘露醇阴性、海藻糖阴性、水解淀粉阴性,甲基红试验阴性、阿拉伯糖发酵阴性、水杨苷发酵阴性、乳糖发酵阴性。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

1.2.2 动物试验 将分离到的3脑株和4脑株(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七叶苷、明胶液化、ONPG和DNA酶试验均呈强阳性)分别接种营养肉汤,以其48 h培养物各0.1mL混合成0.2mL,背部皮下注入健康成蛙(试验组4只,对照组3只)。试验成蛙注射菌液后的第24 h,注射局部充血肿胀,48 h后针口破溃发白,72 h后背部皮肤大面积破溃,分别于注射菌液后90~120 h死亡,但无发现歪头和白内障症状。剖检,注射局部皮肤破溃,肝肾充血肿大、有出血斑。无菌采取濒死试验蛙心血,分离出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对照组3只成蛙均存活。

1.2.3 药敏试验 先将6株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36 h,以接种环钓取菌落混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再以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均匀涂抹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涂满不留空隙。再以镊子夹取药敏纸片贴在待测菌的琼脂平板上,并用镊子轻压纸片。注意无菌操作和编号。培养24~36 h,测量抑菌圈直经。

2 结 果

2.1 药敏试验结果 红霉素(23.8 mm)、阿奇霉素(20.8mm)为相对高效药物;中效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氟苯尼考(19.3 mm)、强力霉素(18.3 mm)、万古霉素(15.5mm)、壮观霉素(14.7mm)、头孢派酮(14.3mm);低效药物有蒽诺沙星(11.8mm)和阿米卡星(9.8 mm);庆大霉素(0 mm)、氧氟沙星(4.3mm)、环丙沙星(0 mm)、诺氟沙星(0mm)、头孢噻吩(0 mm)、阿莫西林(0 mm)、氨卞西林(0 mm)、多粘菌素(0 mm)、复方新诺明(0 mm)、四环素(2.6 mm)、杆菌肽(0 mm)、链霉素(4.1 mm)为无效药物。

2.2 治疗效果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对高效的药物对原发病蛙场(建阳蛙场)进行治疗。按每千克蛙重使用水溶性硫氢酸红霉素20 mg(有效成分)、氟苯尼考可溶性粉20 mg(有效成分),合用治疗。先估算每池蛙的只数,再估算每池蛙的总蛙重,算出每池蛙的2种药用量。先以适量水溶解硫氢酸红霉素和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再搅拌均匀混入蛙食料。全场用药5 d,停药3 d,再用药3 d。经治疗,蛙群基本停止死亡。停药后,直至蛙售完近50 d,未再使用任何抗生素。

表1 21种抗生素对6株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的抑菌圈直径(mm)

3 讨论与小结

1)参照《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中的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伊丽莎白菌属(Elizabethkingia)内容,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确定其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即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很严重,很多在畜牧水产上常用的抗生素如磺胺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已基本失效,就连目前人医常用的头孢派酮(新药)也只是中效药物。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和医院获得性感染,被感染病人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伊丽莎白菌属导致的临床感染越来越多,逐渐引起公共卫生部门的关注[1]。

3)蛙的养殖密度很高,一定要有充足的洁净水源(最好是深井水或水库源头水),不可用别的水产生物养殖场的废弃水。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的防疫应从水源、引种、隔离、消毒等多方面入手。

猜你喜欢

脑膜炎琼脂菌落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基于图像识别的菌落总数智能判定系统研制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Vaccination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