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COVID-19的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在口腔专科医院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0-05-29胡志萍黄瑞哲代泉张毓蓉李艺凡曹晓婷韩雪阳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手写流行病学准确率

胡志萍 黄瑞哲 代泉 张毓蓉 李艺凡 曹晓婷 韩雪阳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陕西省牙颌面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O-19)肆意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加强了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由于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高速涡轮手机产生大量水雾、气沫、气溶胶,若有潜伏期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诊并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极易导致疫情蔓延[1]。因此,如果不是口腔颌面部外伤、颌面部间隙感染、牙科急症等口腔急重症患者[2],护士向患者及陪护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建议在医院官网与医生进行网上病情咨询,择期进行治疗。加之口腔医院没有设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故口腔患者前来医院就诊时的预检分诊就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按照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3]的规定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4]的相关要求,加强预检分诊,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有效降低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我院开发并于2020年2月8日开始使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在进一步规范开展预检分诊筛查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预检人员的感染风险。现将基本模式和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3日-2月7日使用传统手写登记的接受预检分诊人员资料2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患者198例,家属/陪人42例;2020年2月8日预检分诊系统上线使用后,随机抽取2020年2月8日-2月18日接受预检分诊人员资料24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患者192例,家属/陪同人员48例。两组患者及家属/陪人的一般资料及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预检分诊程序和内容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和陕西省卫健委的文件要求进行。由于口腔专科医院不设发热门诊,也不是定点收治医院,因此,当患者体温正常,无流行病学史,患有口腔急症时,医护人员会严格按照疫情中的口腔诊疗防护规范要求[5],为患者进行应急处理。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手写登记模式,护士询问病情,监测体温并登记,核查患者身份证,将身份证上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出生年月抄在登记本上,再询问并登记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呼吸道症状、联系电话、人员类型(患者或陪人),填写登记日期。

1.2.2观察组 采用电子预检分诊系统登记模式,护士询问病情,监测体温录入系统,患者将身份证放在身份证读取机上自动识别并录入信息到统计表。按照国家卫健委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6]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呼吸道症状”有4个选项(可多选),包括:(1)干咳。(2)鼻塞。(3)流涕。(4)咽痛。“流行病学史”有5个选项(可多选),包括:(1)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 d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5)无。“人员类型”下拉框选项选择“患者”或“陪同人员”。需手动录入的项目包括:联系电话、实测体温,如有特殊情况,在备注栏中录入。系统自动生成记录的日期和时间,时间精确到秒。预检分诊岗位的护士均为接受过岗前理论及操作培训且考核合格者。

1.3评价指标

1.3.1信息登记用时 指从护士测量体温到信息登记完整所用时间。

1.3.2工作效率提高率 计算方法:(对照组登记时间-观察组登记时间)/对照组登记时间×100%。

1.3.3信息登记准确率 指排除字迹无法辨认、信息涂改、登记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后,信息完整、准确率;同时通过医患近距离接触的频次评价交叉感染的风险。

2 结果

两组患者及家属/陪人信息缺陷数、登记准确率及登记用时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预检信息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医护人员与患者/陪同人员的接触时间 在疫情初期,手写登记预检分诊信息时,护士询问完病情后需要手写登记全部所需信息,平均耗时(80.69±37.44)s。使用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后,身份证上的全部信息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取并记录,护士仅需手动输入“联系电话”一项内容,剩余项目护士只需点击选项完成。平均信息登记时间(44.44±7.31)s,比之前手动填写时间节约了45%,提高了预检分诊工作效率。

表1 两组患者及家属/陪人信息缺陷数、登记准确率及登记用时比较 例(%)

注:*为t值。

3.2预检信息系统可提高信息登记的准确率,保证疫情筛查、信息追溯工作更为严谨 传统的手写登记过程中信息登记不完整、难以辨认、修改等情况时有发生。虽然通过患者在医院诊疗系统中留下的信息可以进行部分补充完善,但还是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信息追溯的困难。此外,手写登记本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道症状4项内容和流行病学史4项内容未逐项列出,医护人员在询问时容易出现漏项,影响预检分诊信息的准确性。预检分诊电子系统可自动读取患者及家属/陪人的身份证信息,流行病学史及呼吸道症状的询问项目以选项的方式出现,医务人员不会遗漏询问项目,保证了预检信息的完整、准确。通过使用预检分诊系统,不仅可有效规避由于手工记录带来的信息不完整,还可通过系统工作界面的设置,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

3.3防范医务人员感染 预检分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感染风险较高,如何规避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应用预检分诊系统进行身份信息登记过程中,不需要与患者等手接触,避免接触传播;通过提高信息登记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医患近距离询问交流的时间,降低飞沫传播的感染率;取消登记本和笔,避免了物品交接、保存过程中的污染;笔记本电脑、鼠标、读卡器每日4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7]。疫情中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能够从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途径的角度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3.4促进预检分诊信息共享,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预检分诊系统设计为多部门授权信息共享,预检分诊护士采集的所有信息,护理、医务、感控、信息中心等管理部门均可在工作站中自动查询,减少了管理部门之间信息转达的步骤,且获取信息全面准确,如出现特殊情况,管理部门可及时查询信息,追踪监控并处理。预检分诊系统还可按照确切的时间点(精确到分钟)查询某一时间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患者/陪人信息、人员分类、预检人次,进行统计并导出数据,方便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全院诊疗工作统计与分析,提高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使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检分诊电子系统,通过自动读取身份证信息,按诊疗规范设置和不断更新流行病学史及疾病症状筛查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预检分诊信息登记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同时,便捷准确的信息数据也有助于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统计分析与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检分诊系统项目分类清晰,操作简单便捷,查询统计功能完善,建议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手写流行病学准确率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我手写我心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抓住身边事吾手写吾心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