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5-28李飞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李飞

【摘 要】中华上下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岁月的积淀中,产生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发展非常有帮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慢慢消失,这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上属于语文学科的范围,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还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初中时期不仅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要想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创新

一、前言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在西方的各种思想以及网络虚拟文化的冲击下,当代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慢慢降低,培养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刻不容缓,这个重担主要压在了语文教学上,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一重任就自然的落在了语文教学之中。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各朝各代很多人的精力积累下来的,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1]。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有消失,这说明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也能够指引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初中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当前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判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考试成绩不是教学的目的,初中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品德。

(三)树立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很多教师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大,这是错误观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是每个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促进学生民族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将传统文化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

将传统文化贯穿在这个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而且,语文知识点可以与传统文化融汇贯通,在提升学生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在大多数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属于比较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受网络信息的感染,现在学生大多沉迷于网络世界,在网络上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多经过改编,与实际的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道德品质的教育和陶冶情操的素材,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考试内容以及知识点,还应该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融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认真准备教案,课堂的教学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教材和教案,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对教材进行创新运用,教学完全是应对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扩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扩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的特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成为文化素养高尚之人,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语文辩论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论,也可以多举办一些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这些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而且也为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要有目的性,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指导,尽量从简单的传统文化认识慢慢向更深层次的内容转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中国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优秀作文赏析,然后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例文。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例文数不胜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作文教学,在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同时积累传统文化。熟练背诵文章时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学生在背诵文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了解文章中的含义以及手法,在实际的写作中,学生可以将学习的写作手法应用起来,也将自己积累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在写作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为自己积累宝贵的财富。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学办学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出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每天都能够在校园内部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例如可以在校园中粘贴一些名言古训,以此来激励学生。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部的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将整个班级布置地更有文化气息,将一些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名言警句字画等挂在教室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来布置教室,将初中语文课本上涉及到的有名诗句或者画作等布置到教师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支持学生在课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量,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同时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利的读物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就可以推薦学生熟读一些我国经典的书籍,例如四书五经等,让学生在相关经典著作的阅读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参观本地的一些文化遗产或者历史博物馆,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尊重。

四、结语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教师应该是这一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即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播。积累了许多的精华,这些文化的传承不能在我们手上中断,教师应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斌.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教师,2015(16):68.

[2]徐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3(28):41.

[3]刘海芬.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4):75~76.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