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0-05-28郑晓桔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体育教学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成长,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就需要教师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入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运用有趣的游戏教学法,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系统且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采用差异教学法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这是无法忽视,也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教师要想最大限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体能情况、知识基础等。之后,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保证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能面向全体学生,而非是班级内的部分学生。针对体能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任务,准备一些难度较低的体育活动;针对体能一般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布置一些提高性的任务和活动,使其能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自己;针对体能较强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任务,使其能突破自己,更好地成长。

二、 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所有的体育动作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去思考和分析。例如,在教学广播体操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那么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动作。此时,教师就需要亲自进行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将其中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可以模仿教师的动作,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又比如,在教学蛙跳的内容时,教师也可创设故事情境。将学生分为两人小组,两人对面而站,中间相隔十米的距离。两人中一人是公主,另一位是骑士。骑士需要蛙跳到公主面前解救公主,公主随着骑士一起蛙跳回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参与欲望,也能从中掌握蛙跳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好,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并且,目前很多学生仍旧是独生子女,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促使幼儿能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中的学生需要依次进行跳远,最后計算哪个小组的跳远距离最长。要想取得胜利,那么学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又比如,在教学足球、篮球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 营造良好的课堂秩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要维护好课堂秩序,让学生能拥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提高课堂教学的安全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安全地参与体育活动。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和肯定学生,从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心理发展特点入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学习的欲望彻底激发出来,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铺垫。

五、 采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想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就需要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游戏中,教师就需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促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技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设“蹦蹦跳”的游戏。学生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但是必须要采用蹦蹦跳跳的方式前进。有的学生会模仿小兔蹦蹦跳跳,有的学生会模仿青蛙蹦蹦跳跳。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弹跳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之后,教师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立定跳远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快游戏速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运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完成游戏。

六、 构建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能促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而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此外,教师还需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评价,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实现全面发展,因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差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还需要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勇.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9(33):86.

[2]郭晶.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2+20.

[3]杨杰.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9(25):148.

作者简介:

郑晓桔,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贵阳市东风镇乌当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