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汉族丧葬舞蹈研究

2020-05-28陈爽娇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汉族

摘    要:葬礼是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民间风俗事项。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观兴镇三关寨汉族C姓人家丧葬仪式为例,简述了仪礼程序,分析了丧葬仪式舞蹈“对脚”的表演形式及具体舞蹈动律,探究了该舞蹈在仪式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脚”是丧葬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当地汉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汉族;丧葬舞蹈;对脚

民俗学中将人的一生中的从出生到成年、婚嫁最后死亡等几个重要仪式划分为诞生礼、成年礼、结婚礼和丧葬礼。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点,也被看作是人生旅途的转换。徐俊六认为,“丧葬是当下中国乡土社会中最具典型性特征的民间活动,是村落传统与民间宗祠祭祀礼俗集中展示的舞台”。①丧葬仪式程序复杂、内容繁多、影响深远,是社会形态及社会关系最集中的体现。

一、丧葬仪礼概述

三关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观兴镇,寨子居民均为汉族。根据当地民间习俗,从亡人落气到下葬,需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为其送行,具体仪礼程序由孝家请的“掌壇师”来主持。观兴镇境内的“掌坛师”均为男性担任,有佛教、道教和儒教三个派别,每个派别所举行的“法事”不同,全镇境内丧葬仪式主要为佛教“法事”。三关寨C姓人家丧葬仪式是请观兴镇光华村的佛教“掌坛师”主持整个仪式,为亡人“做法事”,历时共五天。第一天C姓老人落气后,子女就去请“掌坛师”。“掌坛师”及助手共六人,到孝家布置好灵堂后开始做“开路烧引”、“启白诵经”、“承服上孝”、“祭奠对案”四场法事;第二天法事程序为“出纸”、“开坛告灶”、“悬旛”、“关白土地四值”、“申请謄録”、“三府”、“仰白奏”、“朝殿过案”、“祭禄”、“演天坑”、“辞灵”、“发引”、“饯行”;第三天“送上山安葬”、“申请开路”、“开路表”、“申请中元”、“东狱”、“酆都”、“焰魔”、“十王”、“申请地藏”、“地藏表”、“关搞城隍”、“险境”、“鬼王”、“领诏”、“开方”、“破狱”、“召亡”、“安灵”、“答地”;第四天“请水洒净”、“宣演冥王”、“斋儀”、“申请消灾”、“禳星朝斗”、“消灾表”、“赈济孤魂”;第五天“十王表”“十王忏”、“熏香穿戒”、“辞灵献袱”。

整个丧葬仪式包含了祭祀天地神明,为亡人开路、解冤、送灵,给子女后代禳灾祈福等内容。“丧葬仪式往往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②仪式中“掌坛师”唱经书,跳“对脚”,以锣、镲、木鱼、钹等民间乐器作为法器,边唱边跳边敲。

二、丧葬舞蹈“对脚”解析

丧葬舞蹈“对脚”是第二天法事“朝殿过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朝殿过案”又叫“过十二殿”。十二殿,每一殿代表一个地狱,根据“掌坛师”的解说大致为亡人在生前有做过错事、坏事,死后就会被拉到地狱里受苦。这一坛法事的最主要作用是为亡人解冤,让他“免受惩罚”。“朝殿过案”这场法事前会在堂屋面前的院坝里放置两张桌子,中间隔开一段距离,桌上放置两摞板凳,再将一块木板横在两方板凳之间,意为“搭桥”。“掌坛师”身披袈裟,手里拿一个海螺走在最前,其余五个助手收提锣、钹等法器走后面,边走边唱经书,孝家子孙每人手持一支点燃的香烛跟在最后。“掌坛师”带领孝家子孙围着两张桌子穿过“桥下”绕八字,每过“一殿”掌坛师就要带领孝家子孙弯腰敬礼,表示朝拜“殿王”。

丧葬舞蹈“对脚”又叫“仙人乐”,是“朝殿”开始之前和过完每一殿后由“掌坛师”带领其助手跳的。前方第一人转身与第二人跳“对脚”,再由第二人转身与第三人跳,直至第五人与第六人跳完。

“对脚”脚下动作为主,以左右脚交替斜前方点地对脚为主要特征,其具体表演形式为如下:准备,前面一人转身与第二人相对而立,双脚为自然脚位,中间间隔大约一米,两人相对鞠躬。“对脚”动律1:第1拍,两人伸出右脚,向左前方脚尖点地,左腿保持直立状;第2拍,右脚撤回;第3拍,伸出左脚,向右前方点地右脚保持直立状;第4拍,左脚撤回;5—8拍重复1—4拍动作。“对脚”动律2:第1拍,左腿小跳,屈膝,同时伸右腿,向左前方脚尖点地;第2拍,右腿快速小跳回原地,屈膝,同时伸左腿,向右前方脚尖点地;一拍一动,3-4拍、5-6拍均重复1-2拍动作;第7拍准备变换位置,左腿在点地状态向前迈步,同时移动重心至左腿;第8拍,以左腿为轴心,向右转身面向,收回右腿。二人变换站立位置后,重复动律1,动律2。

舞蹈结束,二人收脚回自然脚位站立,相对鞠躬。“对脚”有着娱神娱人的作用。通过舞蹈的形式,希望能引领亡人顺利去往理想世界,免受苦难,表达对亡人的祝愿,也是对生人的一份慰籍。同时,唱经、“跳脚”与敲击法器三者集合为整个仪式增添了热闹气氛。

结语

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仪式程序逐渐弱化,在四川省叙永县范围内的汉族丧葬仪式中,只有少数坛门的“掌坛师”会跳“对脚”。随着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丧葬舞蹈“对脚”可能会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深入,而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这对于传承汉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今后四川汉族丧葬舞蹈文化研究提供参考,为传承汉族民间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注释:

徐俊六:《仪式、表征、变迁与功能:一个汉族村落丧葬活动的人类学考察》,大理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第17页。

班富宁,蒋燮:《悲离中的音声观照——评<悲欢离合——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区丧葬仪式音声个案与比较研究>》,民族音乐,2019年第3期,第47页。

作者简介:陈爽娇(1994—)女,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

猜你喜欢

汉族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从汉民族风俗看汉族秧歌的现代审美意识
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比较
民族文化与企业非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沈阳市区汉族尿石症患者结石化学结构成分特点分析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尿液代谢轮廓差异分析
五个民族自治区家庭结构分析
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屈光参数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