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探索

2020-05-28下玉年周海林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物质文化主体参与

下玉年 周海林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和几任校长的共同努力,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凸显出“主体参与”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主体参与”的学校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环境为先,注重物质条件的保障;育人文化建设方面,管理为要,彰显自主发展的情怀;课程文化建设方面,德育为本,崇尚身心健康的要义;课堂文化建设方面,学生为重,追求教学效益的优化。

关键词:主体参与 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 育人文化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主体参与、自主发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和几任校长的共同努力,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凸显出“主体参与”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主体参与”的学校文化。

一、物质文化建设:环境为先,注重物质条件的保障

校园既是教育场所,又是文化中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景点都能给人以启示,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体现,让每一位师生愿意在校园逗留,是学校环境文化的追求。“自主参与”的学校文化,首先要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源泉。作为省级绿色学校,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从文化灯箱到文化石,从电子显示屏到文化墙,从建筑与道路的命名到文化景点的搭建,从场地安排到温馨提示,都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设计楼层文化,充分发挥师生的想象力和发明力,以教室环境布置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环境是教师成长的“温床”。学校开辟5间“集体备课活动室”,作为教师沙龙专用教室;在图书馆专设教师休闲阅览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升教师文化品位。为了提升教师在学校工作的幸福感,学校更是做足人文关怀: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教师办公室;为所有教师准备了午间休息室;改善进餐环境,满足教师卫生、舒适、营养用餐的需要;开放学校体育馆,鼓励教师工作之余积极锻炼身体;教师生日,工会将蛋糕送到其家中或者办公室,努力营造“家”的氛围。

学校以素质教育“5+2”工程为抓手,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艺术节、英语节、经典诵读节等,为有艺术才华的学生搭建舞台,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及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面向贫困学生实施助学金制度,最大限度地减轻此类学生的入学负担,每年提供助学资金30余万元,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此外,学校还扎实推进“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活动,让留守学生“人人有结对、学业有指导、亲情有呵护、生活有保障”,为困难学生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给他们以家的温馨。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首批STEM试点学校”。

二、育人文化建设:管理为要,彰显自主发展的情怀

(一)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教师队伍是铁打的营盘,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自主参与”的学校文化要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学校倡导有效科研,着眼于专业素养自主发展,着力于教师团队的合作创新,让教师个体智慧和团队智慧相互激发。学校先后组建了多个教师核心团队,如供教师学习、反思、交流的教研组团队,以“主体参与”教育课题研究为支撑的课题组团队,倾力于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心育”团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课组团队以及发挥教师主体地位、人人都投入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等,为教师的学术科研和专业发展牵线搭桥。团队围绕“主体参与”教育开展了多项子课题的研究,形成了省、市、校三级课题网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丰富了“主体参与”的内涵。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勇担重任,科研素养得以大幅提升。

学校“主体参与”教育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激发并凝聚每一位教师参与学校发展的热情和智慧。历时半年编写的《泰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开题到拟定再到定稿,充分发挥了教职工代表的主体性。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部分教师代表和干部团队全体参与讨论,建言献策:抓住教师节契机开展“教师节献礼,我为学校发展建一言”活动,同时激起各个教研组的教代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对学校“十三五”规划反复论证。数易其稿的规划最终在教代会上全票通过。在实施民主管理过程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人文化的团队管理工作。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讨论,还是“十三五”规划草案的审定,学校都將其作为人心凝聚、文化认同、愿景分享的历程。教职工在学校民主管理中也充分发挥了主动参与、民主决策、科学谋划、合作实施的主体精神。

目前,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特聘特级教师兼正高级教师2名、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名、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名、泰州市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名、泰州市学科带头人7名、泰州市三级骨干34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3.92%。近3年来,陈美琴、陈燕等4名教师在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黄晓芹等8名教师在省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张东坡等50名教师在泰州市优质课或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严春燕等23名教师在市直优质课或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学校2018年荣获泰州市教育局年终考评优秀等级。

(二)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信心

我校力求在学生管理中找到践行“主体参与”教育的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在能力提升过程中不断体验成长和成功,树立自主发展信心,实现培养“会修身、会学习、会生活”的学生发展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学校管理中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在学生中实行自主管理,不仅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主体意识、管理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管理的作用发挥越好,学校就会管理得越好。具体举措有:

一是通过班级自治,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各班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制订班规班约,使班规班约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在班级干部的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班干部工作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采取“值日班长轮换制”,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二是依托学生会,形成学生自主管理基础。校学生会设置学习部、宣传部、文艺部、纪律部、生活部、体育部这6个部门,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作用。三是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拓展学生自主管理空间。“声之韵文学社”“平安社”“齐礼社”“青年志愿者社团”等29个学生社团,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课程文化建设:德育为本,崇尚身心健康的要义

(一)体验式德育,让学生收获健康人格

立足地处城郊接合部和学生中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多的校情,学校注重德育课程化建设,保障学生人格健康。

1.专题德育课程。

统筹设计引领立德树人工作。在整体规划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的同时,学校注重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明晰各年级德育目标:高一年级以“自信、勤学、诚信、规范”为德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高二年级以“自强、善思、开放、明礼”为德育目标,重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高三年级以“自律、坚毅、合作、责任”为德育目标,重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动力和家国情怀。

2.学科德育课程。

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学校明确各学科在课堂中必须渗透德育的内容、目标及任务,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并将契合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学科侧重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历史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爱国精神;英语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公民素养;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气质和创新精神;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锻炼学生体魄,陶冶生活情趣。

3.主题德育课程。

确立班会为德育工作主阵地。学校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对主题班会实行课程化管理,特别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结合各年级实际,设置相应的主题班会课程,如高一年级的《规范与践行》《感恩与明礼》,高二年级的《鉴赏与创新》《自强与和谐》,高三年级的《理想与责任》。学生在主题班会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

4.德育践行课程。

在实验体验中内化道德意蕴。学校注重活动的时代化、生活化设计,将实践活动德育课程专题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治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青春理想教育等专题。通过开展参观德育基地、寒暑假综合实践、军训、社区公益服务、研学旅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2017年,45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目前,“主体参与校园德育文化的建构”市级课题已经成功结题。

(二)“三生教育”德育,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

学校依托学校省级医药课程基地和泰州市直学校唯一的“安全教育体验馆”平台,开展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各项课堂体验活动,掌握生存技能,丰富生活体验。学校开设《交通驾驶模拟体验》课程,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树立了文明出行的交通理念,有效规避道路交通事故,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开设《消防安全教育》体验课程,让学生能够提升消防意识,共筑“平安防火墙”;开设《禁毒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禁毒知识,认识毒品危害,自觉拒绝毒品诱惑;开设《高空安全逃生》体验活动课程,让学生体验高空活动存在的危险,熟练掌握高空逃生技能;开设《心肺复苏》体验课程,让每位学生了解急救知识,学会及时启动救命“马达”,帮他人燃起复苏生机。我校的“三生”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四、课堂文化建设:学生为重,追求教学效益的优化

我们坚持把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差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构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

(一)转变教学方式,探索“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2008年,学校成为泰州市教育局教科研基地。在充分调研校情后,学校明确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抓手在于教学改革。学校将教学设计与实施从“基于教”转向“基于学”。立足于学生“尝试探索着学”,教师让出话语权,让出探究权,给学生较大的学习活动空间,较充分的课堂学习时间:更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由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转向“信任学生、鼓励尝试、提倡质疑”;由教案“执行”转向依据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学习状态对教案“再创造”;由只关注“教师需要的答案”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并相应地调整教学”,着力构建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在研讨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形式和内容。继而,全校各学科开展了针对本学科特点的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模式的全面探讨,最终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各学科“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新模式,主要包含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课后反思学习、巩固学习、延伸学习3个部分,以及自主学习、構建知识框架、小组合作与师生研讨、总结提升、当堂训练与布置作业及课后反思6个环节。教学方式的变革激发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学效益显著提高。

(二)深化课堂改革,建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探索,学校以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为指向,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去“模式化”,即构建富有校本特色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改革体现出三个特性:一是教学环节的丰富性,二是课堂反馈的信息化,三是教学手段的智能化。目前,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习惯;师生平等、小组合作已成为课堂教学常态。学校教学面貌也有了根本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目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的辐射力不断增强,先后有40多名教师分赴云南省及江苏省苏州、无锡、镇江等地送课、交流,学校承办省市级教研活动达60余次。广州市教育代表团一行150多人来我校学习交流。2013年“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获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编入《学校管理标准解读》一书在全国推广。在历次泰州市政府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均荣获优秀等级。

转变学习方式,其核心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核心。教师的责任就是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情境,并有效地指导他们的学习。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主体参与”课堂文化,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市级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泰微课与‘主体参与课堂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该课题研究,学校将借力“泰微课”优质资源,丰富、优化“主体参与”课堂,打造“泰微课”支持下的“主体参与”课堂升级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有效学习的愿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将以善为本,以敏励行,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学校管理向文化管理的层次迈进,努力办成江苏省有特色、有品位、高质态的四星级高中。

(卞玉年,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泰州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卓越校长培训工程成员。周海林,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泰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泰州市首批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首批卓越教师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物质文化主体参与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
物理课堂文化的构建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体育课堂文化构建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