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0-05-27陆俊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陆俊箐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师的重要责任。高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掌握正确的历史概念,形成历史学习中分析、比较、综合的良好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策略

历史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实,探究历史现象。而形成了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就能够深入分析和发现历史过程,从而科学合理地评价历史课题。但在当前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不注重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思维”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实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创新教育。

一、优化问题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潜力

问题是思维的源头和动力,只有不断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教学范围内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探索,进而掌握知识的脉络。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优化问题式教学模式,善于诱导,通过层层设问推进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再进行积极的探究,通过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分析与加工整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古代商业的发展》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学生从“西汉对外贸易取得发展”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而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秦半两”与“汉五铢”的图片,以此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长安城的平面图,认真思考:“商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是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展示自身个性,尽情发挥潜能,同时还能使其逐渐树立起良好的问题意识,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基于知识的衔接不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既传知识又教技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

二、挖掘教学重难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教材中重难点内容的深入挖掘,将课文、练习、图片等众多板块综合起来,找到其中隐藏的历史规律,以此不断开发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做到提炼、理解和深入。

以《辛亥革命》的教学实践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包含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内容,如果让学生采用传统“做笔记”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条理地记忆各个知识点,但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全面了解知识内容,甚至还会影响听课质量。而思维导图可以让他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关键词、箭头、线段等方式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地感受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他们以此为基础进行横向或纵向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制定和抛出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对历史活动的参与热情,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多元化思维。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涵,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利用类比式启发教学,引导学生从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核心成就、代表人物、科学理论等方面找出异同,从而培养其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分别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工业革命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通过横向比较可知,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纵向比较可知,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一项巨大的成果,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规模、发展时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四、实施多学科融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展高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判断,这个多角度既可以是学科内部的,同样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突破学科的“桎梏”,将“互联网+思维”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以历史学科的学习带动多学科的学习,以一个知识点引出多个知识点的新局面。

以《抗日战争》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具有丰富人文性的文学作品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如,孙犁的《荷花淀》、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茅盾的《白杨礼赞》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中华人民为了保卫祖国不受侵犯,投身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英勇事迹,促进情感升华,帮助他们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再如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发展为何如此迅速?而其地理位置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可将地理知识引入课堂,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學生从英国的地势、河流、气候等方面分析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其思路,从而逐渐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深入钻研和利用教材,通过问题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多学科融合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其今后解读其他知识与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邹晓霞.培养高中生历史创新思维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0):12.

[2]王斌. 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李旭皖. 思维导图对高中生历史理解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D].扬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