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美的历程》

2020-05-27严丰颖

青年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阅读体验

摘 要: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便受到普遍的赞扬与极高的接受度,其中透露出来的实践美学观点一向是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笔者通过对其诞生的特定时代背景进行发掘来解答读者阅读中普遍对文本存在的疑问;并且结合基因与文化对于人类心理的影响,对本书中最为重要的民族审美心理积淀说的美学观点进行个人的阐发与释义。

关键词:《美的历程》;阅读体验;社会背景;民族审美心理积淀说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的“现象级”著作《美的历程》在图书市场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轮美学热,近年来,对《美的历程》的解读因其内容的广博、时代的特色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重新回到80年代的历史语境看待《美的历程》所承载的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美的历程》看似瑕疵的布局和一些不足之处就取得了某种合理性;而贯穿全书的中华民族主体性心灵发展过程的“审美心理积淀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广阔的探讨空间。本文将围绕以上两个维度对《美的历程》展开评析。

二、匆匆的“及时雨”:《美的历程》时代背景与创作

冯友兰评价《美的历程》:“它是一本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史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美的历程》颇有几分史诗级的意味,然而与其内涵地位不太相衬的却是其有些薄的厚度,200余页说尽中华上下几千年,李泽厚自称为一次“匆匆”的“美的巡礼”。

全书的第一章、第二章显然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如何用明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迅速走入美的第一站,如何最快、最大限度地激起并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个作家极力实现的目标,李泽厚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成功。无论是精炼的语言、清晰可供推敲的逻辑关系还是亲和的叙述口吻,《美的历程》都让人着迷。然而,到后面几章,不难发现李泽厚阐发理论性的观点与评析解释就愈少,尤其以“盛唐之音”及以后的章节凸显得尤为明显。大量诗歌内容的罗列、略带散文化倾向的抒情评论。《美的历程》仅用2~3个月便完本,很多章节是来源于李泽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笔记,但这并不能完美解释《美的历程》为何给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

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社会环境具有异常紧密的联系,《美的历程》并不是一本标准的文艺专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一篇“科普”或是“启迪”著作,其受众是千百年来游走在美学领域大门之外的普通民众而不是文坛与思想界的精英知识分子,是新时期独有的产物[4-6]。

自20世纪以来,救亡图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焦点,“美”长期处于被主流忽视放逐的状态。建国以来尽管所谓四大美学派别的论争如火如荼,此次讨论也仅仅局限于学界。《美的历程》问世之时,10年浩劫刚刚结束,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从小灌输的信念已经垮台但又苦于找不到新的替代,1980年潘晓在给《中国青年》的信中追问“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我整个人生的寄托方向及支点没有了”代表了改革开放之初青年人普遍的人生意义的迷茫与失落之感。这种迷茫之感不仅仅来源于十年创伤造就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源于20世纪以来中国人归属心理的普遍缺失状态的延续与世代积累。

四个现代化的热切号召不能回应“潘晓们”的迷茫与失落,但是《美的历程》给予了他们一定的精神慰藉,让他们在浩荡历史中寻回宁静的、美的享受。李泽厚从美的角度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做出了系统的回答,弥补了五四时期只关注现世生存的共同心理(趋向于负面的性格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广大中国人民美的意识的唤醒。对于或迷茫或失落甚至于伤痛的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一剂可以舒缓的良药。

而看似“虎头蛇尾”的布局恰如小说中的留白艺术一般,给予了读者自行感悟的空间,诗歌与绘画的美本身更多地依赖于人的个性体验,即使大致情感方向人人皆懂,细枝末节处却总是不尽相同。“一切尽在不言中”或许才是体悟的最高境界。开篇的几章已经完全昭示了李泽厚的美学观点,读者在领悟的基础之上自行探索,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么?并且受众本身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过于精深的阐释与理论的渲染岂非背离原本“科普”“启迪”的意味。

而正是因为居于20世纪80年代,书中存有一些似乎不符合如今文学史的论述,但在当时无疑是符合研究情况的。暂时将这些具体细节放置一边,看待《美的历程》的对中国人的美学心理启蒙(或者矫正)方面的作用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三、遐思漫想:浅谈民族审美心理积淀说

读罢《龙飞凤舞》与《青铜饕餮》两章,李泽厚展现的美的世界带着惊心动魄的美丽,尤其是民族审美心理积淀说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早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是文化以及积淀的文化心理,而是附着于基因上的某些生物性本能。哪怕文明发展至如今,在戶内面对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人们依旧止不住心悸。图腾亦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此之前,人类对于超越自身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大多直接作用于现象本身。比如面对闪电与雷鸣或许会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天收回怒火,或许这是巫术(祷词)最初的萌芽。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不仅在自然现象出现的时刻祈求,祈祷更具有功利性与实用性,为了使得自己的祈祷准确地被祈愿者接受,人类才萌发了绘画或者在石壁上雕刻出被祈愿者形状的举动。

对于大自然的敬畏,或许远比图腾时代要早,就烙印进了基因。然而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的臣服与求饶心理从何而来,是由猿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所保留的生物性本能吗?似乎不然。从未见过猎物向猎手主动求饶祈求生路,动物同一种群内部的纷争无外乎权力与繁衍,自然界总是在这两大方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与残酷——败者或死或逃,从未有转过身表示臣服、祈求饶恕的。

文化对于心理的塑造效率远胜于基因对某种具体心理的固定。正如《美的历程》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们最开始描绘或者雕刻的是具有某种内涵的完整图案,经过发展逐渐演变成有意味的线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前提是文化的世代传承。就好比早已没有人懂得那一条条打满结的绳子传达出的信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意味不明的图案,有意味的线条在失去文化传承的人眼中也不过是无意义甚至无美感可言的线条。

最开始的几代先辈们把图案变为线条,他们从线条中提取的是有意味的内容,通过线条解读象征的文化内涵,可视为ab的过程;而中间相隔几代的人类,他们或许早已不知道线条所代表的原本完整图案。毕竟在原始社会中的信息传承都是极受限制的,只有最重要的核心讯息可以在生死交替中得以流传,而这一流传很大程度上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丢失甚至删改。但只要知道线条象征的文化内涵,便可以通过文化内涵解读这些线条,从而使线条保持“有意味的形式”,这便是一个ba的过程。甚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线条的解读要经过bc、ca的曲折过程,而发展到了现在,我们并非通过线条读懂背后的文化心理,而是很大程度上根据其他资料解读出文化心理,而倒推出承载着意味的形式。

综上,李泽厚的审美心理积淀说不可谓不巧妙,其关键就在于中华文化未曾中断的延续与发展,心理伴随着文化世代延续,即便某一时期的文化丢失难寻,人们也可以根据文化心理巧妙地进行倒推,一窥历史的片段。

在相当长一段時间内,人们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审美心理的积淀,习惯于依据划分为许多个特定时期,而缺乏贯通古今的眼光,缺乏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研究的能力与魄力。李泽厚的这一观点为史学研究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可能与理论支撑。

四、结语

《美的历程》作为80年代轰动一时的“现象级”著作,除文学价值之外,社会价值也不容忽视,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透视特殊历史环境下民众的普遍美学心理,还可以探寻李泽厚美学思想的特征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杜维明,徐友渔.李泽厚与80年代思想界[J].开放时代,2011(11):40.

[2]李泽厚,戴阿宝.美的历程——李泽厚访谈录[J].文艺争鸣,2003(1):43-48.

[3]蔡仪.评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特点[J].文学评论,1990(10):39-46.

[4]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徐洁.古代文艺的巡礼——简析《美的历程》[J].名作欣赏,2015(6):59-60.

[6]李延妮.浅析《美的历程》中的美学思想[J].艺术评鉴,2017(8):152-153.

作者简介:严丰颖(1999—),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阅读体验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的生成探究
林格伦笔下的顽童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