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思考

2020-05-26孙涵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高中

摘 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提倡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应当通过体育课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田径属于基础运动,教师应当掌握好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让田径运动发挥出运动价值。文章主要从几方面具体分析了如何把控好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

关键词:高中;田径;训练量;训练强度;教学方法

体育作为高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与健康体魄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体育教师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去制定合理的田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以至于学生对体育田径学习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了严重阻碍。因此,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中生田径训练计划,科学地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从而全面提升田径教学质量。

一、制定科学的田径训练体系

制定科学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可以确保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够符合学生需求。在田径训练体系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促使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提高學生身体素质。在制定田径训练体系时,应当将高中教育作为立足点,根据具体训练管理制度,并有效融合体育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田径训练,从而促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身心压力。在田径训练中加入文化课程,在缓解学生训练疲劳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田径训练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到田径训练的重要性,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身体机能水平[1]。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体育相关视频,如,奥运会、亚运会等,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员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如,播放苏丙添夺冠时的激动人心时刻,刘翔跨栏的流畅等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体会到田径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其更喜欢体育。将室内与室外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创新、娱乐、教育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实际训练活动时,体育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学生身体机能,做到全面掌握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体育教师可以将日常训练与突击训练相结合,通过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身体情况的观察,综合分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际训练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提升整体训练效率。

二、专项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

在高中田径训练中,体育教师在实际田径教学时,不仅仅要合理配置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更要有效地在专业训练与强化训练之间建立的联系,更好地促进训练,提升训练水平。专项训主要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最终达到激发学生运动潜能的目的。而强化训练则侧重提高学生个人身体机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2]。

在进行专项训练时,体育教师不能过于专业或者过于宽泛的训练方法,如果过于专业的专项训练,会给学生造成负担,以至于难以得到应有的训练,过于专业的训练反而会让学生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而过于广泛则会使学生肌肉反应呈现混乱。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训练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日程,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此外,专项训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分配训练强度、训练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个人运动水平。在专项训练中,通过动作的分解,教师的指导,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体育教练应当在保证训练时长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整体提升,为学生个人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

三、科学调控与训练恢复

高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时,很容易忽视训练后的恢复过程,过于注重训练模式以及对学生个人身体潜能的挖掘和训练,使得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不够合理,很难保障学生的竞争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田径训练时,由于超负荷运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提高科学的田径训练方法,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挖掘自身运动潜能,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3]。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策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帮助学生做好训练恢复,例如,可以在训练后,利用游戏,缓解学生紧张感。如,在蹲踞式起跑、途中跑练习中,教师可以按照同质分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学生由于水平相似,会在交流中产生更多共同语言。用数字1、2、3作为组与组的区分,而后教师随机喊数,相应的小组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通过合作学习,比起跑速度、途中跑,提高学生比赛能力,进而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也促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以生为本”原则,体育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热爱运动,进一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身体情况来调节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保障自身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海滨. 浅谈如何把握好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J]. 当代体育科技,2017,23(12):100-101.

[2]吴亚珍.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J]. 体育时空,2017,34(04):134-135.

[3]刘晓岳,时文伟. 浅谈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34(14):178-179.

作者简介:

孙涵(1993年3月——),男,汉族,山东德州人,教育技术学学士,中学助理级,德州跃华学校,从事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教法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高中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