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研究

2020-05-26谢春晖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初中音乐研究

谢春晖

[摘要]合唱作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重点,亦是难点。在初中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合唱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合唱学习中;要不断创新合唱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新颖多样的形式中学习合唱,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合唱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听、想、唱、情等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研究

一、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合唱教学必不可少。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流行音乐,所以他们对合唱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兴趣,致使合唱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受升学考试制度影响,学校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和家长对音乐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合唱教学同样受到冷落,也就无法达到合唱教学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合唱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合唱曲目难度增加、对合唱能力要求变高。这对原本音乐基础就不扎实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种较大的挑战。很多初中生在唱歌时气息把握不好,在演唱过程中,时常有走音和吐字不清晰的情况出现。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初中音乐教师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以及音乐素养进行不懈的努力。

二、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要注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课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让其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音乐世界,并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对合唱的兴趣。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合唱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参与到合唱学习中。

比如说,在教学歌曲《爱我中华》时,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不仅让学生学会演唱该歌曲,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合唱的方式对该歌曲进行练习并熟知,从而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效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为此,在教《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比如播放爱国主义题材歌曲,通过营造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的合唱视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感知到整个合唱过程是如此的气势磅礴,听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深深地震撼。当学生仍然沉浸其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爱我中华》的学习中去。此时学生的合唱兴趣也已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这样一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会更轻松更容易了。

三、指导学生掌握合唱的方法和技巧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而单一的初中合唱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在传统的初中合唱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对所要教学的歌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对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浅显的讲解,让学生对该歌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进行歌曲教学,而歌曲教学的方式无非就是教师自己唱一句,让学生跟唱一句。这样一来,学生仅仅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一节课下来,有关歌唱的方法和技巧学得很少,而只是大概地会哼唱歌曲,久而久之,就导致对合唱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会对合唱失去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合唱知识与技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新颖多样的形式中学习合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

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帮互助,自主探究。

首先,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合唱的理论与技巧,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打牢合唱的基础。待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发声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发声比赛,选一首学生们都感兴趣的歌曲,然后让学生就该歌曲进行发声的比拼。这样,学生会为了比赛获胜而使出浑身解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因为这样,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学习中去。合唱中的肢体动作通常简单而优美,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

最后,教师要根据合唱教学的内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融入课堂,融入到所要学习的歌曲当中去,并对合唱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能改变传统僵化的合唱教学模式,也是初中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合唱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教师就不能囿于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合唱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合唱能力做出不懈努力。

四、提高学生的合唱实践能力

合唱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合唱训练,因为只有经常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对歌曲的谱子进行识别,并且有意识地训练识谱能力,从而有效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具备合唱的基本能力。

如今还有许多初中生对合唱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不就是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一块儿唱同一首歌曲吗?这并没有什么困难的。而且合唱是大家一块儿唱,自己唱得好与不好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这么认为,那么合唱效果自然就不佳。所以,教师应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识谱训练,懂得并掌握合唱的技巧,从而让合唱训练变得简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唱训练的效果。例如在区分大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可以选取备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方式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合唱方法。

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情感训练,因为情感是合唱的灵魂,所以,切不可失了灵魂,使合唱变得死气沉沉,丝毫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合唱时,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训练。合唱能力的提升过程是长期的,而且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总而言之,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合唱水平,教师要不断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让音乐也为他们忙碌而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合唱作为初中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听、想、唱、情等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初中音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