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26卢文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问题小学语文

卢文英

[摘要]中小衔接一直是小学高年级阶段中的重要工作,而在具体的学科当中,做好学科的中小衔接工作也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中小衔接方面,教师首先要掌握小学和初中在语文学科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找出对策;其次,要掌握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第三,要把握中小学语文学科衔接过程中的相关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学生始终保持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小衔接;问题;有效措施

语文是从小学到中学都一直贯穿的一门科目,虽然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的能力培养方面,又存在一些区别。小学语文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初中语文则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由此可见,从小学到初中,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直延续下去的,而且是处在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之中,但是在延续和深入的过程中,又存在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如何在这个过渡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延续下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做好语文中小衔接过程中所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一、小学与中学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主要区别是学习难度、学习要求不同,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中小衔接工作时,教师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去寻找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水平、衔接重点、参与主体等几个方面。

(一)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语文课堂作为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又是其直接接触的教育主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做好中小衔接方面工作的能力水平,将很大程度影响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的效果。在目前很多小学中,有的教师虽然有一定的语文教学水平,但是对中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学科中小衔接方面的相关理论比较薄弱,比如对语文学科在小学和中学不同阶段的不同点并不能准确描述,对于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重点也比较模糊。还有一些教師,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努力,但还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语文学科中小衔接方面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根据学校给定的大纲来进行,从而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并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过分注重语文学科认知方面的衔接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方面会注重于认知方面的衔接,即在涉及中小衔接的教学过程中,会把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逐渐趋向中学化。比如在教学内容上,会开始有意识地引入一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如一些散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等。此外,他们也喜欢用中学语文的一些学科能力的考核要求来要求学生。在教师看来,这些都能够提前让学生掌握中学的相关语文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学习。但是实际上,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他们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而且在小学就提前讲授中学知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未必能跟上。

(三)和中学的合作程度比较低

中小衔接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开展语文学科中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初中是关键,初中是中小衔接的目的地。但是从目前很多小学语文学科中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和中学的合作方面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积极地与中学语文教师开展合作交流,并不了解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小学生需要具备的一些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他们往往都是“闭门造车”,自己研究,自己开展,在工作上和中学的脱节比较明显。

二、做好中小衔接工作的方法

(一)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科中小衔接工作的第一主体,应当要重视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工作。在此根据行业内语文学科中小衔接方面形成的新理论、新经验,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对此,学校要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要主动开展培训,将当前中小衔接方面的新思想、新方法整合成具体的培训内容,来对教师加以传导,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能够及时跟上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小学也要定期开展一些有关的考核,内容可以是中小衔接重难点、中小衔接理论、中小衔接工作实践等方面,以此来促进教师自我充电、自我提升。此外,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薄弱之处,积极进行自我强化和自我提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二)改变语文学科中小衔接的教育方式

当下,教师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学生在认知上能够跟上中学语文教育,那么其他方面也都能跟上,所以在观念上过分强调了认知方面的衔接,忽略了其他方面(如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等)的衔接。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在观念上,要改变以往“以认知衔接为主”的观念,转而调整成“以全面衔接为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对中学语文学习内容、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全面衔接为目标,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其次是在实践过程中,包括教学、组织测试等方面,教师可以在其中适当引入一些中学的语文元素,并逐步引导小学生去熟悉,同时要做好跟踪观察工作,了解学生在中小衔接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补充。

(三)加强和中学的合作

在开展中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中学是关键,既是中小衔接的目的地,也是学生即将要面对的环境。所以,在开展中小衔接工作过程中,小学要注意和中学的合作,主要是理论层面的合作,小学要积极和中学开展合作交流,了解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和素养,并且结合小学生实际,整合成相关的培训材料,向语文教师进行传达,让教师在中小衔接工作过程中能够自觉注意到这些关键细节,并且采取有效对策帮助小学生来提升。

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学进入到中学,是其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转折,所以做好语文学科的中小衔接工作,对于小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语文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推动语文学科中小衔接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

[2]霍兰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6).

[3]曹东仙.自主探究主动发展[J].教学月刊.2002.

[4]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教育实践研究.2006.

[5]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殷寄明.六书的语源学透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问题小学语文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