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帕金森护理人员满意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据调查显示[1],帕金森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多见于55岁左右人群,6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占2%,帕金森是具有极高致残率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该项疾病以步态异常、肌肉强直、运动或行为迟缓、震颤等为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生活、自理能力迅速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临床对帕金森患者多实施药物治疗,但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恢复效率,需配合进行护理干预,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避免疾病复发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次随机选择82例帕金森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该护理方法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现就具体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的帕金森患者(n=82)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表),即每组样本数:41例。

实验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8~82岁,平均(70.0±12.0)岁;病程1~14年,平均(7.5±6.5)年;受教育年限0~12年,平均(6.0±5.5)年;初中及其以下学历患者8例,高中学历患者18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患者1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11.5)岁;病程1~12年,平均(6.5±5.5)年;受教育年限0~10年,平均(5.0±4.5)年;初中及其以下学历患者10例,高中学历患者17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患者14例。细致分析、对比2组(n=82)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相关人员审批,本研究遵循自愿、保密、尊重三大原则,凡涉及患者隐私相关内容信息,均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维护患者自身权益,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①依从性较差患者;②其他神经系统损伤患者;③心脑血管血管疾病;④临床资料不齐全患者;⑤发病前伴有精神异常或痴呆患者。纳入:①配合能力较好患者;②家属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患者;③临床资料齐全患者;④符合帕金森诊断标准患者;(5)伴有震颤、肌肉强直等症状患者。注:研究需严格遵循排纳标准,避免降低临床参考价值。

1.2 方法。实验组:优质护理,①安全护理:帕金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协调能力、感知能力较差,极易发生坠床、误吸等不良事件,故护理人员应做好床头提示卡,在交接班时叮嘱接班人员加强巡视,若患者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对床头卡进行更换,以确保患者安全[2]。②护理岗位转移:医院需按照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资历等情况,进行分层管理,每6~8例患者安排一名护理人员,并将科室护士长移至接近病房位置,以确保有突发情况时可及时进行干预。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科学饮食原则,为患者搭配合理饮食,指导其多进食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低盐类食物,切忌禁烟禁酒,在协助患者饮水时,需为其取半坐位。对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需叮嘱其勿进食易反流食物。④行为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可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噘嘴、呲牙、吹吸等动作,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在饮食前可指导患者自行坐起,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行走、移步、洗漱等,提高肢体功能恢复[3]。⑤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对其心理状态有一定了解,对自我倾诉患者,需耐心倾听患者自我需求及内心想法,从而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一个乐观、向上心态实施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整体治疗、护理效果[4]。⑥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家属、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优势、价值,并详细告知其药物具体使用方法、剂量、次数及相关注意事项。引导家属掌握不良反应预防、处理方法,并将临床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方法制成手册,发放于患者家属,以便其可及时进行查阅,避免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5]。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进行常规护理,并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药。

1.3 分析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评估:参考科室自制量表评估,分值:50分,分为高(分值:40~50分)、中(分值:20~40分)、低(分值:0~20分)3个等级,得分、满意度呈正比。

1.3.2 生活质量评估:参考QQLI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食、穿衣、洗漱、步行、上厕所等)改善程度评估,采用2级评分法评估,0分:患者未能在临床人员配合下完成基本动作;1分:患者能在临床人员配合下完成基本动作;2分:患者能独立完成基本动作[6]。

1.3.3 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估:参考Fugl-Meger量表评估,分值:60分,得分、运动功能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SPSS22.0,计量资料(包括: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用t、平方差(±s)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82例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见表1。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2.2 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8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详见表2。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表1 82例患者生活质量评估(±s,分)

表1 82例患者生活质量评估(±s,分)

表2 8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s,分)

表2 8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s,分)

3 讨论

帕金森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损伤疾病,该项疾病由遗传、环境、年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等均为诱发该项疾病原因,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帕金森患者发病后以肌肉、运动功能异常为主要症状,且随着病情加重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越加明显,故需在实施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进行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其运动功能恢复效率[7]。

优质护理服务从安全、饮食、行为、心理、用药等环节出发,为提高各措施实施效率配合进行护理岗位转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施效果。安全护理借助床头卡,提高护理人员巡视过程中重视程度,有效预防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饮食干预从患者康复所需营养出发,对饮食进行控制,避免不良进食习惯、进食方法、饮食搭配方法加重病情,影响康复效果;行为干预从基础性动作出发,逐渐引导、协助患者完成坐起、吃饭、穿衣、行走等活动,逐渐提高其行为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心理护理的实施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配合程度有极大价值,配合进行用药护理,叮嘱患者及时、定量服用药物,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干预,提高其恢复效果,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8]。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进食、穿衣、洗漱、步行、上厕所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且运动功能为(32.56±12.28)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该研究结果与刘丹[9]等相似性较高,刘丹研究证实优质护理应用于帕金森患者护理中,不仅可提高满意度,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这与本次研究一致,故优质护理在帕金森护理中价值得到证实,主要由于优质护理从患者康复需求出发,对临床可影响患者康复因素进行干预,在营造和谐护患关系同时,提高家属、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

综合上述,帕金森患者实施护理服务价值显著,对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极高价值,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帕金森护理人员满意度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