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对厌学学生的教学策略

2020-05-25杨旭怀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家校互动

杨旭怀

摘要:厌学学生常常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抱着一种抵触的心态。日常教学中首先要理顺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积极作用,转变对读书的理解,这样才能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育。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后,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全面配合,如果脱离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厌学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家校的通力合作,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厌学心理;教学时机;群策群力;家校互动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思维能力是有区别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进行归类,因此,人为地出现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区别,把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定义为学困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所谓的学困生,厌学的情绪比较浓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教育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心理疏导目的明确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学中对厌学学生的教学策略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可搞一刀切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得知,对厌学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疏导上下手,让他们克服恐学的心理,对学习不再感到厌烦,然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一是降低难度,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学习,循序渐进,随着基础知识积累的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慢慢地提高了,这样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地进行学习生活了。二是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厌学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不好的。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厌学学生则不利用时间去学习,相反他们想方设法去玩耍,一有机会就嬉戏打闹,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行动当中,白白错失了学习良机。三是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厌学学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其中一点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好,没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同样的时间内达不到有效的学习效率,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信心,只有信心十足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对于厌学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厌学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歧视,所以他们在行为上也出现叛逆,有的教师就把他们定性为双学困生,学习行为习惯差,思想品德意识差,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一种评价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纠正。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适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时时关注厌学学生的行为表现,随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不能让他们的思想开小差,人在课堂而心在天空,这是不行的。只有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才能引导他们很好地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厌学学生回答,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自卑的心理,逐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物理演示实验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课,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够完成演示实验。厌学学生他们往往在行动上比较敏捷迅速,这时教师让他们搬运实验器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帮助调节天平等小事,哪怕是放个砝码也行,就是不能让他们闲着无事可做。厌学学生一旦闲着无事可做.那么他们的思想也就闲着,就开始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起来,有的时候甚至于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追求心理上的刺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从而主动地参加许多的物理小实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三、发挥集体力量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对厌学学生的教育,需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厌学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只失单的孤雁,在全班师生心目当中他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那么接下来的工作,组织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厌学学生,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成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根据厌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他们进行分类分组,分成不同档次的组别,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育。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兵教兵”的方法,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厌学学生,在强大的班集体的力量之下,帮助厌学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学习习惯,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全方面得到发展。

四、家校联合共同教育

学生的学习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够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培养和自己主观努力。厌学学生他们的思想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因为家庭而放弃了学习的念头,所以在教育培养厌学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实施科学的教育。

作为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学生的教师,所以他们也应该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和学校一起共同肩负起培育学生的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教育。

五、结语

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接受的难易程度对他们展开合理的教育,将他们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他们,也是舞台上最闪亮的一颗星。

注:本文为2018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研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乡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18]CJHB16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佳颖.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对厌学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J].继续教育研究,2018(3).

[2]李泰岳.家庭教育理论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6(9).

[3]徐佳琦.家庭文化对厌学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

[4]李泰岳.家庭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12(12).

[5]李嘉琪.农村文化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影响[J].中小学德育,2016(6).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家校互动
浅谈中学女生体育课厌学心理特征及对策
基于CMS的班级网站的建设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
新媒体视角下中职学校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