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总和法和数值模拟对某沉降地基的综合计算及预测

2020-05-24陈正国于文泉胡红岩任世辉郑帅恒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西东总和厂区

陈正国,于文泉,胡红岩,任世辉,郑帅恒

(1.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哈尔滨15003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1 工程概况

某厂区位于哈尔滨哈南工业新城,于2015 年动工,主要对原倾斜地形进行填土整平,填土厚度较大,上方修建厂房、道路。厂区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地勘资料充分,地层数据充足。

由于填土层较厚、压实度不足、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地基产生了沉降变形。为探究沉降变形的时空规律,本文在厂区东西向和南北向各布置4 个剖面,共设置16 个控制点,采用分层总和法与数值模拟分析,对该地基的沉降变形进行对比计算。

2 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沉降计算

利用土力学中分层总和法对沉降量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结果如图1 和图2 所示。

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厂区沉降东北侧最大,约70cm。该处水位埋深最大,填土最厚,西北侧沉降最小,小于1cm,填土最薄,即沉降量由西至东逐渐增大,与填土厚度基本一致,说明影响厂区沉降主要因素为填土厚度与水位,填土越厚、水位越深,产生的沉降也越大。

3 基于数值模拟的沉降变化规律

3.1 模型的建立

模型以厂区为研究对象,取地表以下44m 建立三维模型。模型采用六面体单元建立,根据卫星图,沿X方向(北南向)取250m,Y方向(西东向)取355m,Z方向取44m。根据钻孔数据将地基土分成7 层,其中0 层为填土,厚度不均匀,1~6层为性质不同的粉质黏土,并根据实际地下水位数据,建立地下水位面。剖面设置不变,在16 个控制点处设置位移监测。

图1 西东向剖面地基沉降

图2 北南向剖面地基沉降

3.2 数值模拟结果曲线

根据模拟监测结果绘制最终沉降折线图,如图3 和图4 所示。

图3 为厂区西东向不同剖面沉降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沿模型y轴方向沉降量逐渐增大,在y=315m 处各剖面沉降值最大,最大值为77.62cm。

图4 为厂区的北南向不同剖面沉降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沿模型x轴方向沉降量变化。各个剖面在x=38m 处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77.62cm。

图3 西东向不同剖面沉降变化曲线

图4 北南向不同剖面沉降变化曲线

综合以上,整个场区出现最大沉降位置出现在填土最厚,地下水位最低点处。

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提高厂区沉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将分层总和法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知: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结果为70cm;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最终沉降结果为77.6cm,2 种计算模式得到的最大值相近,最大位置均位于厂区东北角。各剖面整体沉降趋势一致,数值模拟得到的曲线变化更为稳定,波动更小[1]。

5 沉降预测

参照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及已变形特征,本文通过固结原理中固结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计算推算目前沉降量,并预测今后的沉降情况。

经推算,填土与厂房自2015 年开始回填,历时约0.5~1a,填土的回填与夯实对地基土产生附加作用,使土体开始产生固结沉降。随后厂房修建继续产生附加荷载。故自动工至2016 年约1a 期间,土体沉降最快,沉降量占总沉降45%,沉降量约34cm。

由于填土为新填,孔隙比较大,填土的固结沉降量随时间不断增加,下覆地基土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继续固结,固结速率有所减缓。至2018 年下半年,土层沉降已完成约60%,约45cm。

计算得到地基最大绝对沉降值为75cm。规范要求固结度达到90%时,土体充分固结完成。故预计地基还会产生约20cm 的沉降,将在未来8~10a 内产生,至2027 年固结充分完成,故现场还会存在地基稳定性问题。由于厂区有挡墙和地面钢筋网的制约,可见地面沉降不会很大,但局部管线处限制土体沉降,可能在管线周边产生塌陷、管线破坏等局部问题,造成损失。

6 结论

通过分层总和法、数值模拟和固结原理,综合分析厂区沉降变形的时空规律,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空间上,厂区最大沉降位于东北处,最大沉降达到70~80cm,由西自东产生不均匀沉降;时间上,厂区已完成60%的固结沉降,大约在2027 年土体充分固结完成,达到规范规定的90%;

2)沉降主要影响因素为填土厚度和地下水位;

3)沉降的继续发展会对厂区产生局部问题,造成一定损失,建议进行地基加固。

猜你喜欢

西东总和厂区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巧解最大与最小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无问西东 只因一个热爱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小型开关设备厂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我总和朋友说起你
西东2014两广诗歌年展
降低双氯芬酸钾片中有关物质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