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

2020-05-21刘钰曦吴心怡万崇华

科教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设置满意度

刘钰曦 吴心怡 万崇华 全 鹏 蔡 頠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医学院校培养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历史短,可借鉴的经验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打造、教育理念的创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为提高学生复合竞争力,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提出“五个一”项目,即通过培养一项体育方面的强项、一项艺术方面的强项、一种专业沟通能力“专业英语好”、一种探究习惯的能力“科研与统计分析能力强”,一些人文气质“人文情怀高”。本文以培养“五个一”中的科研与统计分析能力的课程调查为切入点,探讨其对“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把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统一起来的方法体系,开设“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突出“知识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为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应用性人才,本研究238名进行了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已完成“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学习的238名广东医科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活动、授课方式、教师满意度、课程的认识以及建议等。

1.3 统计方法

用EXCEL录入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38名调查对象中,男生65名,占27.31%;女生173名,占72.69%。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8份,收回问卷238份,应答率为100%。

2.2 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的课程设置、上课时间持比较满意的态度,有7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有78.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每周上课时间安排是合理的。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设置是比较满意的,有70.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合理的。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的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2.3 学生对课程教师授课满意度

在对“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通俗易懂中,绝大部分(86.1%)学生表示授课内容通俗易懂,但只有57.1%的学生表示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较为理解;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也达到89.1%。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的教师授课的满意度

2.4 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需求

在本次调查中,有 5.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难度,而88.8%的学生认为实践课对知识的理解是有帮助的;大部分(87.4%)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实用性一般。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课程设置、每周上课时间、理论课与实践课占比总体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24%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21.9%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每周上课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29.8%的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不合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及理论实践课比例持不太合理的态度,因此授课团队应在这三方面进行思考和调整。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对知识的理解是有帮助的,说明学生对于实践课的重视,以及实验课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建议增加实践课或者实践性强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这与开设此门课程的初衷相一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在对老师授课方式是否通俗易懂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授课方式通俗易懂,但有11.4%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对于授课内容,仍有30.7%的学生表示“较为不理解”,有9.7%的学生表示“十分不理解”。这提示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效果,用图文并茂或以问题导向性的授课方式等。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用风趣的语言和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汇报、情景模拟等),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多结合实例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多了解对将来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此外,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信息灌输式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在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共同就解决一个目标,学生之间相互彼此分享,彼此影响,各自思考并付诸于行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学生参与过程中,由于彼此分享的信息不同,彼此的见解与理解方式不同,会让学生彼此之间得到新的理解与认知观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会对问题重新分析理解,给出新观点,得出不同的定论,复杂的问题经过新的定位后,将复杂的、不熟知的问题形态转化为简单的、自我熟知的知识系统里面。这一过程的实施,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况,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则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将知识的传授完美实现。

“调查研究方法与分析”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掌握调查研究原理和知识,并且今后能运用到科研和工作中。教师理论知识讲解后,要学生通过自选课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际。学生自主选题是否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是要通过一定的素质训练后将问题解决来作为依据的,学生在选题后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并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后,能够自主独立的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理论课设置满意度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