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息肉患者应用吊线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罗哌卡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0-05-20吴子年

药品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罗哌单孔卡因

吴子年

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普外科,江西 上饶 335500

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病变总称,包括非肿瘤性息肉及肿瘤性息肉,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不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及胆囊功能。临床上通常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疾病,并且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瘢痕、微创,在临床上逐渐应用[1]。但临床实践时发现术中操作易出现相互干扰现象,影响重要管道处理及胆囊三角显露时,增加手术风险及手术难度。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胆囊息肉患者,实施吊线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在术中应用罗哌卡因注射液,观察患者疾病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52例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排除标准:①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症患者;②存在恶性肿瘤、血液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③存在胆囊壁萎缩、急性胆囊炎患者。观察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9.56±1.68)岁;其中胆囊息肉患者1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8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52±1.54)岁;其中胆囊息肉患者19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7例。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观察组实施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体措施包括: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上缘6mm处做一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20mm左右,将患者皮肤和浅筋膜浅层切开,使用气腹针进行穿刺,构建人工气腹,放入10mm Troear,将30°腹腔镜置入其中,从而探查患者腹腔情况,从切口左上侧置入10mm Troear,经套管将主操作器械置入,使用大弧度肝针进入患者腹腔2.0cm后,于右侧剑突及肋缘下置入2根缝线,使用持针器预夹胆囊壁,决定最佳悬吊点后,穿刺胆囊预夹点,缝出腹壁,将悬吊线固定于腹腔中胆囊底部及胆囊Hartmann袋,将胆囊三角及胆囊床充分显露,如胆囊具有较高张力,穿刺点在胆汁外漏时使用钛夹进行夹闭。将胆囊三角充分显露,应用分离钳、电凝钩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使用电钩对胆囊床进行游离,将胆囊彻底清除,并于胆囊床及胆囊三角区使用手术止血纱,并以胆道穿刺针向胆囊床及胆囊三角区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H20140763)5mL。对患者腹腔进行清洗,将手术器械取出,放气,关闭切口进行缝合。

对照组实施完全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体包括: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上做一弧形切口,长度约为25mm左右,从切口中部下缘置入10mm Troear,将30°腹腔镜置入其中,从而探查患者腹腔情况,从切口右侧上缘置入5mm Troear,经套管将抓钳置入,从切口左侧上缘置入10mm Troear,经套管将主操作器械置入,剩余操作同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腹痛、发热、胆囊破裂、胆管损伤等;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具体包括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对比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术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术后实验室结果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术后实验室结果指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术后实验室结果指标对比观察组术后TNF-α水平、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胆囊息肉临床上较为常见,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病变类型的总称,如非肿瘤性息肉及肿瘤性息肉,以绞痛、脂餐后右上腹疼痛、上腹闷胀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该疾病发病因素复杂,认为与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具有密切联系。并且胆道及上消化道解剖异常、肝硬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均会诱导患者出现胆囊息肉疾病[3]。

临床上在治疗胆囊息肉疾病时,通常会实施完全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方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彻底切除患者病灶。但临床实践时发现该手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4]。例如:该手术实施时操作器械放入位置太过集中,不能够操作三角,手术器械之间互相干扰,对操作造成影响,从而延长患者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并且腹腔镜与操作器械趋于平行,手术器械容易互相遮挡,影响医师手术视野清晰度,从而增加胆囊周围器官损伤、术中出血等发生率,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5]。随着医学水平的持续上升,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逐渐开始应用,治疗胆囊疾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胆囊息肉患者中实施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病情康复。这主要是因为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将手术视野进行充分显露,提升助手及手术实施者之间的配合程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该手术实施时手术视野、显示屏、操作器械处于同一水平线,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术中出血量,减轻血管及附近脏器损伤,提升手术操作精确性[6-7]。术中应用了手术止血纱及罗哌卡因,手术止血纱是坦然植物纤维经过生物技术提纯处理后支撑的纤维丝织物,可控制大面积的渗血,也可按压在骨瓣下座位骨蜡的补充剂,而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麻醉和止痛的作用,药理学特点为心脏毒性低微,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较为明显,还可收缩外周血管,故而可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且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增加手术操作空间,置入的手术器械较少,加大器械间距离,操作灵活性增强,手术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实施胆囊管分离操作时,悬吊线对胆囊壁上的一个点发挥作用,挤压较轻,压力较小,有效避免小结石被挤入胆总管[8]。

综上所述,在胆囊息肉患者治疗中实施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术中应用罗哌卡因注射液,安全性强,可缩小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TNF-α水平、CRP水平,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罗哌单孔卡因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